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57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用于提高生产良率。端盖组件包括顶盖、上塑胶、导电压块、极柱和密封件。顶盖的安装孔沿顶盖的厚度方向贯穿顶盖。上塑胶安装于顶盖,上塑胶的通孔沿上塑胶的厚度方向贯穿上塑胶,且与安装孔连通。导电压块安装于上塑胶,导电压块的装配孔沿导电压块的厚度方向贯穿导电压块,且与通孔连通,导电压块的凸环设于导电压块上且环绕装配孔内壁,装配后凸环抵接上塑胶。极柱的柱体部设于法兰部的顶侧,且穿设于安装孔、通孔和装配孔。密封件套设于柱体部,且夹持于柱体部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件的顶面抵接上塑胶的底面,密封件的底面抵接法兰部的顶面。的顶面。的顶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储能装置(如:二次电池)中,极柱和顶盖之间往往设置有密封件、上塑胶和下塑胶来实现密封,然而极柱和导电压块在铆接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密封件容易发生松动而降低了极柱和顶盖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影响了储能装置的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良率的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用于单体电池中。端盖组件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顶盖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顶盖;上塑胶,安装于所述顶盖上,所述上塑胶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上塑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上塑胶,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导电压块,安装于所述上塑胶,所述导电压块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沿所述导电压块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电压块,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导电压块包括凸环,所述凸环设于所述导电压块上且环绕所述装配孔内壁,装配后所述凸环抵接所述上塑胶;极柱,包括法兰部和柱体部,所述柱体部设于所述法兰部的顶侧,且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通孔和所述装配孔,并与所述导电压块固接;以及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柱体部,且夹持于所述柱体部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所述密封件的顶面抵接所述上塑胶的底面,所述密封件的底面抵接所述法兰部的顶面。
[0005]其中,所述凸环的厚度和高度的比值在0.2~0.8之间。
[0006]其中,所述凸环的高度在0.1mm~1.2mm之间。
[0007]其中,所述凸环的厚度在0.2mm~2.4mm之间。
[0008]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分和辅助密封部分,所述辅助密封部分设于所述密封部分的底部,且环绕所述密封部分设置,所述密封部分套设于所述柱体部,且夹持于所述柱体部和所述顶盖的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其中,所述密封部分背离所述辅助密封部分的表面抵接所述上塑胶,所述辅助密封部分背离所述密封部分的表面抵接所述法兰部的顶面。
[0009]其中,所述导电压块包括装配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装配部的顶侧,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装配部的周面向外延伸形成凸台环,所述上塑胶包覆所述装配部的周面。
[0010]其中,所述上塑胶设有安装槽,所述装配部设于所述安装槽。
[0011]其中,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装配孔贯穿所述装配部和所述连接部,所述凸环设于所述装配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表面。
[0012]其中,所述上塑胶包括安装部分和配合部分,所述配合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
部分的一侧,所述安装部分设有装配槽和标识通孔,所述装配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安装部分朝向所述配合部分的表面,所述装配槽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标识通孔的开口位于所述安装部分的顶面,所述标识通孔连通所述装配槽,所述配合部分设有所述安装槽和所述通孔;所述导电压块包括延伸部分和焊接部分,所述焊接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部分的一侧,所述延伸部分安装于所述装配槽,所述延伸部分的顶面覆盖所述标识通孔,所述延伸部分与所述安装部分的颜色不同,所述焊接部分包括所述装配部和所述连接部,所述焊接部分设于所述安装槽。
[0013]其中,所述装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槽顶壁面和槽底壁面,所述延伸部分的顶面抵接所述槽顶壁面,所述延伸部分的底面抵接所述槽底壁面。
[0014]其中,所述焊接部分的顶面相对所述安装部分的顶面凸出。
[0015]其中,所述安装部分朝向所述配合部分的表面,与所述焊接部分的外周面间隔设置。
[0016]其中,所述端盖组件包括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所述正极单元和所述负极单元均安装于所述顶盖,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正极单元所述负极单元均包括一个所述上塑胶、一个所述导电压块、一个所述极柱和一个所述密封件。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种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侧。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0019]本申请所示端盖组件中,导电压块的凸环抵接于上塑胶,进而抵接密封件的顶面,极柱的法兰部抵接密封件的底面,以使密封件被夹持在上塑胶和极柱的法兰部之间,保证了密封件的装配稳定性,提升了极柱和顶盖之间的密封性能,保证了储能装置的密封性能,从而提升了储能装置的装配良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002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储能装置中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端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端盖组件沿I

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端盖组件中下塑胶、顶盖、防爆阀、正极应激件和负极应激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端盖组件中正极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正极单元中第一上塑胶沿II

I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正极单元中第一导电压块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所示端盖组件中负极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储能装置100,壳体110,端盖组件120,下塑胶10,顶盖20,防爆阀30,正极应激件
40,负极应激件50,正极单元60,负极单元70,防爆栅栏11,第一注液孔101,第一避让槽102,第二避让槽103,第三安装孔104,第四安装孔105,防爆孔201,第二注液孔202,第一配合孔203,第二配合孔204,第一安装孔205,第二安装孔206,第一上塑胶61,第一导电压块62,第一极柱63,第一密封件64,第一转接片65,第一安装部分611,第一配合部分612,第一装配槽613,第一避让孔614,第一标识通孔615,第一槽顶壁面616,第一槽底壁面617,标识部611a,第一安装槽618,第一通孔619,第一延伸部分621,第一焊接部分622,第一顶面623,第一底面624,第一凸环622a,第二顶面625,第二底面626,第一装配孔627,第一装配部628,第一连接部629,第一法兰部631,第一柱体部632,第一密封部分641,第一辅助密封部分642,第二上塑胶71、第二导电压块72、第二极柱73、第二密封件74,第二转接片75,第二安装部分711,第二配合部分712,第二装配槽713、第二避让孔714,第二标识通孔715,第二槽顶壁面716,第二槽底壁面717,第二安装槽718,第二通孔719,第二延伸部分721,第二焊接部分722,第三顶面723,第三底面724,第二凸环722a,第四顶面725,第四底面726,第二装配孔727,第二装配部728,第二连接部729,第二法兰部731,第二柱体部732,第二密封部分741和第二辅助密封部分7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组件,应用于储能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顶盖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顶盖;上塑胶,安装于所述顶盖上,所述上塑胶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上塑胶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上塑胶,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导电压块,安装于所述上塑胶,所述导电压块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沿所述导电压块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导电压块,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导电压块包括凸环,所述凸环设于所述导电压块上且环绕所述装配孔内壁,装配后所述凸环抵接所述上塑胶;极柱,包括法兰部和柱体部,所述柱体部设于所述法兰部的顶侧,且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通孔和所述装配孔,并与所述导电压块固接;以及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柱体部,且夹持于所述柱体部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所述密封件的顶面抵接所述上塑胶的底面,所述密封件的底面抵接所述法兰部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厚度/高度的比值在0.2~0.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高度在0.1mm~1.2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厚度在0.2mm~2.4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部分和辅助密封部分,所述辅助密封部分设于所述密封部分的底部,且环绕所述密封部分设置,所述密封部分套设于所述柱体部,且夹持于所述柱体部和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其中,所述密封部分背离所述辅助密封部分的表面抵接所述上塑胶的底面,所述辅助密封部分背离所述密封部分的表面抵接所述法兰部的顶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东熊永锋王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