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52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内支撑罩、主触点、辅助触点和推动杆部件,主触点包括动触头和与之配合的两静触头,辅助触点包括辅助导电件和与之配合的两辅助引出端,静触头和辅助引出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内支撑罩顶部,动触头和辅助导电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推动杆部件上,并位于所述内支撑罩中;所述内支撑罩与所述推动杆部件配合有用于限制所述推动杆部件发生偏转的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推动杆部件在产品吸合过程中,不会向一侧发生偏转,从而避免辅助导电件与内支撑罩固定辅助引出端的部位发生干涉,确保产品动作顺畅,并避免辅助导电件因干涉到内支撑罩而在产品进行机械寿命试验时发生断裂。进行机械寿命试验时发生断裂。进行机械寿命试验时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0003]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传统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一般只有主触点,当线圈组件工作时,动铁芯动作,通过推动杆部件带动主触点的动触头移动,使动触片两端与主触点的两个静触头相接触,实现连通负载回路。为了监测静触头的接通情况,一些高压直流继电器还包括辅助触点,其辅助触点包括辅助导电件和两辅助引出端,辅助导电件与推动杆部件固定在一起,随着推动杆部件向上移动,辅助导电件也跟着向上移动,直至与两辅助引出端接触而输出监测信号。然而,这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存在以下不足:推动杆部件在产品吸合过程中,受反力弹簧的作用,推动杆部件会向一侧发生偏转,导致辅助导电件与内支撑罩固定辅助引出端的部位发生干涉,从而不利于产品顺畅动作,甚至使产品进行机械寿命试验时,辅助导电件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能避免推动杆部件发生偏转。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内支撑罩、主触点、辅助触点和推动杆部件,主触点包括动触头和两静触头,动触头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静触头端部的静触点对应配合;辅助触点包括辅助导电件和与其两端配合的两辅助引出端,静触头和辅助引出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内支撑罩顶部,动触头和辅助导电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推动杆部件上,并位于所述内支撑罩中;所述内支撑罩与所述推动杆部件配合有用于限制所述推动杆部件发生偏转的限位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凸部和凹槽,所述凸部设于所述推动杆部件,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内支撑罩,或者,所述凸部设于所述内支撑罩,所述凹槽设于所述推动杆部件;所述凸部位于凹槽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凸部与凹槽呈间隙配合,并在所述推动杆部件绕其轴线发生偏转时,所述凸部与凹槽相接触配合。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推动杆部件发生偏转时,所述凸部与凹槽呈线面接触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上下贯通,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U字形或ㄇ字形或V字形或下底开口的梯形或弧形;所述凸部的横截面的轮廓呈方形或至少端部呈外凸弧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带圆角的方形,且所述梯形的上底面向所述凹槽,所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面向所述凹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由其所在部位设置的两个凸筋之间的间隔构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凸筋的横截面的宽度沿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由外至内渐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罩内部设有相互隔开的主触点腔和辅助触点腔,所述动触头位于主触点腔内,所述辅助导电件位于所述辅助触点腔内,所述主触点腔与辅助触点腔之间的隔墙设有让位缺口,所述推动杆部件设置所述动触头的部分与设置所述辅助导电件的部分之间设置与所述让位缺口适配的支连部,所述支连部穿设于所述让位缺口,且所述支连部的两端分别向所述主触点腔和辅助触点腔的方向延伸。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连部与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动触头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所述支连部与所述限位结构的排布方向位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支连部的中心点与所述动触头中心点在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的水平间距大于所述支连部的中心点与所述辅助导电件中心点在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的水平间距。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部件包括弹簧座、推动杆和支架,推动杆上端固定于弹簧座,弹簧座上设置支架,所述动触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该支架中,且所述动触头与弹簧座之间配合有触点弹簧;所述辅助导电件设置在所述弹簧座上,并位于所述支架的旁侧;所述弹簧座背对所述辅助导电件的一侧侧面设有所述凸部或凹槽。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由于所述内支撑罩与所述推动杆部件配合有所述限位结构,使得推动杆部件在产品吸合过程中,不会向一侧发生偏转,从而避免辅助导电件与内支撑罩固定辅助引出端的部位发生干涉,确保产品动作顺畅,并避免辅助导电件因干涉到内支撑罩而在产品进行机械寿命试验时发生断裂。
[0017]2、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凸部和凹槽,使得本专利技术在内支撑罩内部有限的空间内以简单的结构对推动杆部件实现偏转限位。
[0018]3、所述凸部与凹槽呈间隙配合,仅并在所述推动杆部件绕其轴线发生偏转时,所述凸部与凹槽才相接触配合,能够确保推动杆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不会与内支撑罩发生干涉,并在非偏转状态动作更加顺畅。特别的,所述凸部与凹槽呈线面接触配合,能够进一步降低凸部与凹槽的接触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产品动作的顺畅性。
[0019]4、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内侧面的横截面呈外八式,既能满足凹槽与凸部间隙配合的要求,又能保证减小摩擦。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对应的两端分别设为弧面,能够减小推动杆部件在运动过程中偏转时凸部和凹槽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避免刮出塑料屑而影响产品正常动作。
[0020]5、所述凹槽由其所在部位设置的两个凸筋之间的间隔构成,能够确保凹槽所在侧壁的强度,避免所述凹槽直接由其所在侧壁局部掏空形成而造成侧壁在凹槽处的部位的厚度减少。特别的,所述凸筋的横截面的宽度沿所述凹槽的深度方向由外至内渐大,不仅可以保证凸筋的强度更好,还使得凸筋注塑成型时更易于脱模。
[0021]6、所述推动杆部件设置所述动触头的部分与设置所述辅助导电件的部分之间设置与所述让位缺口适配的支连部,所述支连部穿设于所述让位缺口,能够利用所述支连部与让位缺口的配合,提高本专利技术限制推动杆部件偏转的精度。特别的,所述支连部与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动触头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能够确保支连部与让位缺口形成的限位和所述限位结构对推动杆部件的限位在同一方向上,从而对所述推动杆部件限制偏转的效果更
佳。
[002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一;
[0024]图2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二;
[0025]图3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6]图4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推动杆部件等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含两辅助引出端等);
[0027]图5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推动杆部件及其上的各部件的俯视图(不含推动杆);
[0028]图6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内支撑罩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9]图7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内支撑罩的仰视图;
[0030]图8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内支撑罩与推动杆部件部分在组合状态的仰视图;
[0031]图9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内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内支撑罩、主触点、辅助触点和推动杆部件,主触点包括动触头和两静触头,动触头两端的动触点分别与两静触头端部的静触点对应配合;辅助触点包括辅助导电件和与其两端配合的两辅助引出端,静触头和辅助引出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内支撑罩顶部,动触头和辅助导电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推动杆部件上,并位于所述内支撑罩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罩与所述推动杆部件配合有用于限制所述推动杆部件发生偏转的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凸部和凹槽,所述凸部设于所述推动杆部件,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内支撑罩,或者,所述凸部设于所述内支撑罩,所述凹槽设于所述推动杆部件;所述凸部位于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与凹槽呈间隙配合,并在所述推动杆部件绕其轴线发生偏转时,所述凸部与凹槽相接触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动杆部件发生偏转时,所述凸部与凹槽呈线面接触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下贯通,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U字形或ㄇ字形或V字形或下底开口的梯形或弧形;所述凸部的横截面的轮廓呈方形或至少端部呈外凸弧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带圆角的方形,且所述梯形的上底面向所述凹槽,所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面向所述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广张薛唐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