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47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涉及钓鱼装备技术领域,包括鱼竿包本体,鱼竿包本体包括鱼竿底壳,鱼竿底壳上端的左侧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密封连盖,密封连盖的下端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网层收纳包,鱼竿底壳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内层,内层的另一端通过拉链与鱼竿底壳内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鱼竿底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附加收纳壳,鱼竿底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短附加收纳壳,两个短附加收纳壳和长附加收纳壳的另一侧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连接盖,长支杆架和定位杆架分别收纳于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内,使长支杆架和定位杆架不会裸露在鱼竿包的外面,便于进行拿取或搬运,且连接套袋和魔术带方便定位鱼竿,可避免鱼竿发生碰撞。生碰撞。生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


[0001]本技术涉及钓鱼装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垂钓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户外垂钓运动,对于户外垂钓运动,钓鱼竿是每个垂钓爱好者所必需的用具,但是传统的钓鱼竿包装盒一般都采用PET的材质,结构复杂,美观效果差,而且因PET材质硬度弱且脆,抗压性差容易遭受挤压变形甚至包装盒破裂,鱼竿容易掉落或者挤压后造成鱼竿断裂,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极大的隐患,而且盒体之间通过吸铁石扣合,此种包装盒固定不牢靠,盒体极易打开,钓鱼竿容易掉落,这在使用中存在极大的不便。
[0003]鱼竿是比较容易损坏的物品,很多鱼竿在携带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遭受挤压变形,甚至断裂,这就会给垂钓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垂钓者通常会使用鱼竿包对鱼竿进行包装后再携带,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护鱼竿的作用:同时,垂钓者往往会将饵料一并放进鱼竿包中进行携带,现有的鱼竿包可以放置鱼竿,但鱼竿在鱼竿包内的保护性较差。
[0004]为了提供支撑效果,鱼竿包上会设置背带和支撑架,当其展开后形成三脚架状,鱼竿包本身会以倾斜的角度被支撑架支撑住,平时人们拿取或者搬运鱼竿包的时候支撑架还是裸露在鱼竿包的外面,不仅会占据一定的外界空间,而且在拿取或者搬运时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解决了鱼竿包支撑架裸露在鱼竿包的外面的问题,方便搬运,占据空间小,且增大收纳空间,避免鱼竿发生碰撞。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包括鱼竿包本体,所述鱼竿包本体包括鱼竿底壳,所述鱼竿底壳上端的左侧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密封连盖,所述密封连盖的下端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网层收纳包,所述鱼竿底壳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内层,所述内层的另一端通过拉链与鱼竿底壳内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鱼竿底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附加收纳壳,所述鱼竿底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短附加收纳壳,两个所述短附加收纳壳和长附加收纳壳的另一侧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连接盖;
[0007]所述鱼竿底壳的后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收纳槽,两个所述第一收纳槽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收纳槽,两个所述第一收纳槽内部的上方均活动连接有长支杆架,两个所述第二收纳槽内部的上方均活动连接有定位杆架,且定位杆架的上端与长支杆架的一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长支杆架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滑撑套;
[0008]所述鱼竿底壳后端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防护座和下防护座,所述下防护座的后端面开设有两个收纳腔,两个所述收纳腔内部下方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驱动轮,两个所述长支杆架位于上防护座和下防护座之间。
[0009]为了方便固定鱼竿,增强鱼竿的稳定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优选的,所述鱼竿底壳内部的下方和内层前端面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套袋,
所述鱼竿底壳内部的上方和内层前端面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魔术带和多个连接带。
[0010]为了方便束缚长支杆架,防止长支杆架随意旋转打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优选的,所述鱼竿底壳后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扣和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位于长支杆架的后方。
[0011]为了方便携带鱼竿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优选的,两个所述短附加收纳壳的前端面和长附加收纳壳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背带。
[0012]为了便于手提鱼竿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优选的,所述鱼竿底壳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提带。
[0013]为了便于拉动鱼竿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优选的,所述上防护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打开鱼竿底壳上端的密封连盖,分别将钓鱼携带的鱼竿收纳到鱼竿底壳内部,网层收纳包方便收纳钓鱼线,内层使鱼竿底壳内部分成两层,提高放置收纳的空间,且避免上下鱼竿发生碰撞现象,使鱼竿不易损坏,打开连接盖,在两个短附加收纳壳和长附加收纳壳内部便于收纳其它钓鱼用具,增大鱼竿包收纳空间,便于携带所需用具。
[0016]2.本技术,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内部方便活动连接长支杆架和定位杆架,旋转长支杆架和定位杆架,便于支撑鱼竿包,且长支杆架和定位杆架分别收纳于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内,使长支杆架和定位杆架不会裸露在鱼竿包的外面,便于进行拿取或搬运,上防护座和下防护座对鱼竿底壳的下端起到防护效果,降低对鱼竿底壳下端的磨损,且驱动轮活动安装与收纳腔内部,便于拉动鱼竿包,鱼竿底壳采用加厚硬壳ABS材质,具有防水效果,密封连盖和内层采用牛津布,使鱼竿包具有耐磨防刮性能,增强鱼竿包的使用性能。
[0017]3.本技术,鱼竿的一端套接到连接套袋内部,魔术带一端穿过连接带,并进行粘贴固定,使魔术带方便固定鱼竿上端,增强鱼竿的稳定性能,进而能够保护鱼竿,避免相邻鱼竿发生碰撞,束缚带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卡接,使束缚带方便束缚长支杆架,防止长支杆架随意旋转打开。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的整体主视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鱼竿包本体的后视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鱼竿底壳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中:1、鱼竿包本体;2、鱼竿底壳;201、密封连盖;202、网层收纳包;203、内层;204、连接套袋;205、魔术带;206、连接带;207、第一收纳槽;208、第二收纳槽;3、下防护座;301、收纳腔;302、驱动轮;303、上防护座;304、拉带;4、长支杆架;401、定位杆架;402、防滑撑套;5、长附加收纳壳;501、短附加收纳壳;502、连接盖;6、手提带;601、背带;602、束缚带;603、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包括鱼竿包本体1,所述鱼竿包本体1包
括鱼竿底壳2,所述鱼竿底壳2上端的左侧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密封连盖201,所述密封连盖201的下端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网层收纳包202,所述鱼竿底壳2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内层203,所述内层203的另一端通过拉链与鱼竿底壳2内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鱼竿底壳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附加收纳壳5,所述鱼竿底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短附加收纳壳501,两个所述短附加收纳壳501和长附加收纳壳5的另一侧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连接盖502;
[0023]所述鱼竿底壳2的后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收纳槽207,两个所述第一收纳槽207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收纳槽208,两个所述第一收纳槽207内部的上方均活动连接有长支杆架4,两个所述第二收纳槽208内部的上方均活动连接有定位杆架401,且定位杆架401的上端与长支杆架4的一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长支杆架4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滑撑套40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鱼竿包,包括鱼竿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包本体(1)包括鱼竿底壳(2),所述鱼竿底壳(2)上端的左侧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密封连盖(201),所述密封连盖(201)的下端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网层收纳包(202),所述鱼竿底壳(2)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内层(203),所述内层(203)的另一端通过拉链与鱼竿底壳(2)内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所述鱼竿底壳(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长附加收纳壳(5),所述鱼竿底壳(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短附加收纳壳(501),两个所述短附加收纳壳(501)和长附加收纳壳(5)的另一侧通过拉链活动连接有连接盖(502);所述鱼竿底壳(2)的后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收纳槽(207),两个所述第一收纳槽(207)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收纳槽(208),两个所述第一收纳槽(207)内部的上方均活动连接有长支杆架(4),两个所述第二收纳槽(208)内部的上方均活动连接有定位杆架(401),且定位杆架(401)的上端与长支杆架(4)的一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长支杆架(4)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滑撑套(402);所述鱼竿底壳(2)后端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防护座(303)和下防护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仁源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