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019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涉及水产品养殖技术。包括,设有一驱动端的水力器,用于以周期性的蓄水排水方式使其驱动端以上下移动的往复动作运动;转动器,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端的往复动作驱使传送器间歇地进行移动;传送器,用于带动安装于其传送面上的清洁条循环地对养殖池的底部沉淀污秽物进行清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无需采用电动驱动设备,节能环保;且在清洁过程中能有效的降低清洁过程中对池底的搅动,很好的防止了沉淀污秽物悬浮起来,确保了清洁过程中养殖池中的水质,利于大口黑鲈苗种的生长。大口黑鲈苗种的生长。大口黑鲈苗种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养殖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口黑鲈是名特优水产品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由于大口黑鲈为肉食性鱼类,因此其苗种培育不同于其他鱼类,大口黑鲈苗种需要经过开口培育和饲料驯化培育才能进行人工颗粒饲料的成鱼养殖。开口培育和饲料驯化往往是在室内养殖池中以活水进行培育。且放养密度越大,开口和饲料驯化效果越好。
[0003]因大口黑鲈苗种只对活动的饵料进行摄食,所以开口培育是以浮游动物作为饵料进行投喂。在室内培育过程中,投喂的多是冰鲜浮游动物和粉料,这些饲料在下落过程中呈活动状态,因此会被鱼苗摄食。但鱼苗摄食的仅是投喂总量中的一部分,即会存在有部分饵料沉入水底,而不能被鱼苗所摄食。由于鱼苗在培育时饵料的投喂要求是少量多次,投喂的总时间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有大量的饵料和粪便沉入水底,形成沉淀污秽物。这些饵料如不即时清理,极易使池水败坏,造成鱼苗大量死亡,所以吸污成为大口黑鲈苗种培育的必须环节,需要返复进行。从目前的池塘清理技术现状来看,大多的清污装置都是通过电动驱动机构驱使清理组件对池底的沉淀污秽物进行刮除清理。
[0004]如公开号为CN216931486U公开的一种用于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槽的清污装置,其通过电机、伸缩气缸等电动组件驱动清洁扫,使其扫除粘附在池体中的沉淀污秽物,再通过水循环将池塘中的沉淀污秽物除去。但这种养殖池清理方式对水体搅动大,不利于鱼苗的生长。而且清扫后的沉淀污秽物会导致水质变得浑浊,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方可除去,不利于及时对大口黑鲈苗种的投喂。
[0005]又如公开号为CN203709055U公开的养殖池塘自动清污装置,其通过电机驱使刮板移动实现对池底的沉淀污秽物进行刮除。其整体用时较短,利于节能。但因大口黑鲈鱼苗的整体培育量大,因此养殖池面积也较大,若对池底进行快速清理,则会形成对沉淀污秽物的搅动,使其悬浮起来,不利于对沉淀污秽物的有效清理。若采用慢移动的刮除方式,则又存在能耗高的问题。
[0006]总的来说,现有的养殖池清理装置是难以满足大口黑鲈苗种养殖池的清理作业的。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包括,
[0009]设有一驱动端的水力器,用于以周期性的蓄水排水方式使其驱动端以上下移动的往复动作运动;
[0010]转动器,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端的往复动作驱使传送器间歇地进行移动;
[0011]传送器,用于带动安装于其传送面上的清洁条循环地对养殖池的底部沉淀污秽物进行清除。
[0012]所述水力器包括进水管、蓄水桶、支撑筒、滑动杆、弹簧一、曲尺杆和球封;所述支撑筒固定安装于养殖池一端的池埂面上,所述滑动杆活动插接在支撑筒中,且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支撑筒的外侧;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蓄水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作为驱动端;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蓄水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与支撑筒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于蓄水桶的一侧,且所述进水管与蓄水桶相连通;所述蓄水桶的底部设有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中穿插有球封,所述曲尺杆安装于养殖池一端的池埂面上,所述曲尺杆通过拉绳与球封固定连接。
[0013]所述球封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排水管的外围设有一往排水管中心方向倾斜向下的导向槽。
[0014]所述蓄水桶的侧壁上设有由开设在蓄水桶侧壁上的若干通孔组成淋水增氧结构。
[0015]若干所述通孔的总排水量为进水管最大进水量的1/3

1/2。
[0016]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开关阀。
[0017]所述转动器包括压轮、固定杆、活动杆和棘轮;所述棘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养殖池中,所述传送器与转轴连接;所述压轮转动安装于养殖池中,所述压轮通过连接环转动安装于连接架的下方;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压轮的一侧,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转轴的一侧,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固定杆上,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棘轮的棘齿间隙中,且所述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共同固定有弹簧二。
[0018]所述传送器包括同步轮一、同步轮二和同步带;所述同步轮一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同步轮二转动安装在养殖池远离同步轮一的一端,所述同步带与同步轮一、同步轮二传动连接,所述清洁条固定安装在同步带上。
[0019]所述同步带上安装有至少两根的清洁条。
[0020]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有一用于收集被清洁条清理出来的沉淀污秽物的集污槽,所述养殖池的外侧设有抽污泵,所述抽污泵通过连接管与集污槽相连通。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一以水作为动力的水力器驱使转动器带动安装于传送器上的清洁条进行间歇地移动,以对池底的沉淀污秽物进行清除。其整体无需采用电动驱动设备,节能环保。清洁条以间歇的移动方式对池底的沉淀污秽物进行清除,能有效的降低清洁过程中对池底的搅动,很好的防止了沉淀污秽物悬浮起来,确保了清洁过程中养殖池中的水质,利于大口黑鲈苗种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清理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力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传送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

养殖池、2

水力器、3

转动器、4

清洁条、5

传送器、6

集污槽、11

池埂面、
20

通孔、21

进水管、22

蓄水桶、23

支撑筒、24

滑动杆、25

弹簧一、26

连接架、27

曲尺杆、28

球封、29

开关阀、31

连接环、32

压轮、33

固定杆、34

活动杆、35

弹簧二、36

转轴、37

棘轮、51

同步轮一、52

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0029]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包括两个水力器2、转动器3、传送器5和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一驱动端的水力器(2),用于以周期性的蓄水排水方式使其驱动端以上下移动的往复动作运动;转动器(3),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端的往复动作驱使传送器(5)间歇地进行移动;传送器(5),用于带动安装于其传送面上的清洁条(4)循环地对养殖池(1)的底部沉淀污秽物进行清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器(2)包括进水管(21)、蓄水桶(22)、支撑筒(23)、滑动杆(24)、弹簧一(25)、曲尺杆(27)和球封(28);所述支撑筒(23)固定安装于养殖池(1)一端的池埂面(11)上,所述滑动杆(24)活动插接在支撑筒(23)中,且所述滑动杆(24)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支撑筒(23)的外侧;所述滑动杆(24)的一端与蓄水桶(2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2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26),所述连接架(26)作为驱动端;所述弹簧一(25)的一端与蓄水桶(2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25)的另一端与支撑筒(23)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21)设置于蓄水桶(22)的一侧,且所述进水管(21)与蓄水桶(22)相连通;所述蓄水桶(22)的底部设有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中穿插有球封(28),所述曲尺杆(27)安装于养殖池(1)一端的池埂面(11)上,所述曲尺杆(27)通过拉绳与球封(28)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封(28)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排水管的外围设有一往排水管中心方向倾斜向下的导向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桶(22)的侧壁上设有由开设在蓄水桶(22)侧壁上的若干通孔(20)组成淋水增氧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池底残饵粪便自动清理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钟明兰何琼玉莫昌平肖善林王兰王宁庞海肖国珠杨柳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巴马鑫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