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散热模组及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15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除雾散热模组及摄像机,除雾散热模组包括:壳体和制冷器;制冷器位于壳体内,制冷器具有冷端和热端,壳体设有透明视窗,热端与透明视窗导热连接。上述除雾散热模组中,制冷器将冷端附近的热量吸收传导至热端,并传导至透明视窗,一方面,将壳体内部的热量经透明视窗及时散发出去,另一方面,无论是冷端制冷还是外部低温环境均容易造成透明视窗上冷凝形成水雾或者冰霜,通过对透明视窗加热,可提前预防上述水雾或者冰霜的形成影响摄像机正常工作。或者,在温度过低时,热端对透明视窗加热,对已经结成的冰加热融化。上述结构可以同时利用制冷器对壳体内部散热,以及利用制冷器热端的热进行除冰或者预防结冰。除冰或者预防结冰。除冰或者预防结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雾散热模组及摄像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除雾散热模组及摄像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热成像摄像机多应用于森林防火、禁渔工程和电力监测等领域。热成像摄像机长期工作过程中,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影响工作性能;同时其壳体上用于光线通过的透明视窗容易受冷形成水雾或者冰霜,影响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雾散热模组及摄像机,用于同时缓解散热不足以及透明视窗的结水雾和冰霜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除雾散热模组,除雾散热模组包括:壳体和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制冷器具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壳体设有透明视窗,所述热端分别与所述透明视窗和所述壳体导热连接。
[0006]在上述除雾散热模组中,制冷器将冷端附近的热量吸收传导至热端,并传导至透明视窗,一方面,将壳体内部的热量经透明视窗及时散发出去,另一方面,无论是冷端制冷还是外部低温环境均容易造成透明视窗上冷凝形成水雾或者冰霜,通过对透明视窗加热,可提前预防上述水雾或者冰霜的形成影响摄像机的正常工作。或者,在温度过低时,热端对透明视窗加热,对已经结成的冰加热融化;并且,热端还同时与壳体导热连接,可以利用壳体充分散热。上述结构可以同时利用制冷器对壳体内部散热,以及利用制冷器热端的热进行除冰或者预防结冰。
[0007]可选地,所述除雾散热模组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制冷器的冷端。
[0008]可选地,所述除雾散热模组还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制冷器包括沿所述壳体内壁延伸的竖直部,所述冷端形成于所述竖直部背离所述壳体的内壁的表面;所述固定螺钉依次贯穿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竖直部,并与所述壳体固定。
[0009]可选地,所述透明视窗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厚度,以与所述壳体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热端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对应接触。
[0010]可选地,所述制冷器还包括与所述竖直部垂直连接的水平部;所述第二台阶面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形成于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冷端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形成于所述水平部背离所述冷端的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为所述水平部中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壳体平行于所述透明视窗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透明视窗接触,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壳体垂直于所述透明视窗的表面接触。
[0011]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透明视窗垂直的垂直侧壁,所述竖直部在长度方
向上远离所述水平部的端面与所述垂直侧壁接触。
[0012]可选地,所述除雾散热模组还包括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当制冷器启动设定时间后,所述湿度传感器监测到所述冷端在单位时间内的湿度变化值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0013]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定时开启所述制冷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
[0014]可选地,所述制冷器为半导体制冷器。
[0015]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沿轴向依次固定连接的前盖、中筒和后盖,所述透明视窗位于所述前盖,所述制冷器固定于所述前盖朝向所述中筒的表面。
[001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机,该摄像机可以是热成像摄像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除雾散热模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摄像机与所述除雾散热模组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机的立体图;
[0019]图2表示图1中前盖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表示图1中前盖部分的剖视图;
[0021]图4表示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结合图1至图4: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除雾散热模组包括:壳体5和制冷器3;制冷器3位于壳体5内,制冷器3具有冷端S1和热端S2,壳体5设有透明视窗4,热端S2分别与透明视窗4和壳体5导热连接。
[0025]在上述除雾散热模组中,制冷器3将冷端S1附近的热量吸收传导至热端S2,并传导至透明视窗4,一方面,将壳体5内部的热量经透明视窗4及时散发出去,另一方面,无论是冷端S1制冷还是外部低温环境均容易造成透明视窗4上冷凝形成水雾或者冰霜,通过对透明视窗4加热,可提前预防上述水雾或者冰霜的形成影响摄像机的正常工作。或者,在温度过低时,热端S2对透明视窗4加热,对已经结成的冰加热融化。上述结构可以同时利用制冷器3对壳体5内部散热,以及利用制冷器3热端S2的热进行除冰或者预防结冰。热端S2还与壳体5导热连接,壳体5具体为金属材质,散热效果好,制冷器3将冷端S1附近的热量吸收传导至热端S2,可以快速经金属材质的壳体5散发出去。
[0026]透明视窗4具体可以采用玻璃材质,热端S2还与透明视窗4导热连接,具体可以是与透明视窗4的外缘区域连接,以避免遮挡透明视窗4的视线。其中,制冷器3可以为半导体制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英文简称TEC),半导体制冷器制冷效率高,且可设计形
状灵活,例如可以设计成后文的L形结构。
[002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除雾散热模组还包括湿度传感器1,湿度传感器1固定于制冷器3的冷端S1。因冷端S1制冷,会使冷端S1附近的水汽凝结,湿度增加,通过湿度传感器1可以随时监测冷端S1附近的湿度变化。
[0028]具体地,除雾散热模组还包括固定螺钉2;制冷器3包括沿壳体5内壁延伸的竖直部31,冷端S1形成于竖直部31背离壳体5的内壁的表面;固定螺钉2依次贯穿湿度传感器1和竖直部31,并与壳体5固定。固定螺钉2一次性将湿度传感器1和竖直部31,简化组装过程。且充分利用了壳体5围成的空间。
[002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透明视窗4的厚度小于壳体5的厚度,以与壳体5形成第一台阶面,具体可以是透明视窗4的边缘内嵌于壳体5的镂空结构的内壁的凹槽中,并且,在壳体5的内侧,透明视窗4相对于壳体内凹;热端S2形成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与第一台阶面对应接触,接触面参考加粗黑线M,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的配合增加了制冷器3与壳体和透明视窗4的接触总面积,便于热量交换,及时将热量从热端S2散发出去。
[0030]上述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形成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即可,例如,也可以在壳体5和热端S2中的一者表面形成凸起,另一种形成与上述凸起配合的凹槽,也可以增加散热;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制冷器3还包括与竖直部31垂直连接的水平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制冷器;所述制冷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制冷器具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壳体设有透明视窗,所述热端分别与所述透明视窗和所述壳体导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散热模组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制冷器的冷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散热模组还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制冷器包括沿所述壳体内壁延伸的竖直部,所述冷端形成于所述竖直部背离所述壳体的内壁的表面;所述固定螺钉依次贯穿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竖直部,并与所述壳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雾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视窗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厚度,以与所述壳体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热端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对应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雾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还包括与所述竖直部垂直连接的水平部;所述第二台阶面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形成于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冷端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形成于所述水平部背离所述冷端的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为所述水平部中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恒敏李祥温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