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012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筒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中控模块向所述第一加工机构、第一传输机构、第二加工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加工机构发送信号信息,第一加工机构对胚料进行车外圆和车内孔,第一传输机构将经过所述第一加工机构车外圆和车内孔后的胚料进行传送至第二加工机构,第二加工机构对经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传送的胚料进行割缝,第二传输机构对经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割缝后的胚料进行传送至第三加工机构,第三加工机构对经第二传输机构传送的胚料进行磨外圆,实现筒夹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筒夹的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筒夹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筒夹是一种夹持刀具或工件的锁紧装置,通常用在钻铣床和加工中心上。
[0003]公布号为CN11452326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铣刀筒夹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向CNC车床发放生管原材,准备工件加工;通过CNC车床对生管筒夹的整体表面进行粗加工,粗加工时首先以生管夹筒的内表面为定位面,对生管夹筒外表面车加工,并保证生管夹筒外表面与内表面的同轴度,再对生管夹筒的锥形端面进行车削粗加工;将生管垂直夹装在铣床上,以生管夹筒外表面及锥形端面作为定位面,通过铣刀对生管夹筒内孔进行铣削半精加工;通过传统车床对筒管表面进行车削半精加工;对生管夹筒的两端分别进行淬火处理;采用振动研磨抛光机对夹筒表面进行初步研磨处理;采用抛丸工艺对夹筒表面进行抛丸处理;依次对夹筒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研磨处理;先用立铣刀铣六等分槽,然后再用片铣刀铣分瓣用的六等分窄槽;采用粗针研工艺对夹筒表面进行研磨处理,清洗干净之后进行检验;检测包装,对镭射加工的成品进行外观检测。
[0004]现有技术中筒夹加工需要多道工序,且现有的加工工序需设置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员实现对加工件的不同加工处理,人工操作的筒夹生产速度缓慢,导致筒夹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可以解决筒夹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中控模块,用以接收胚料的识别信息,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信号信息,所述信号信息包括第一信号信息、第二信号信息、第三信号信息、第四信号信息、第五信号信息和第六信号信息,并向第一加工机构发送第一信号信息、向第一传输机构发送第二信号信息、向第二加工机构发送第三信号信息和第四信号信息、向第二传输机构发送第五信号信息和向第三加工机构发送第六信号信息;第一加工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和第一传输机构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对胚料进行拾取和车外圆和车内孔;第一传输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和第二加工机构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二信号信息并根据第二信号信息将经过所述第一加工机构车外圆和车内孔后的胚料进行传送至第二加工机构;第二加工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三信号信息和第四信号信息并对经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传送的胚料进行拾取和割缝;第二传输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和第三加工机构连接,用以
接收所述第五信号信息并根据第五信号信息对经所述第二加工机构拾取和割缝后的胚料进行传送至第三加工机构;第三加工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六信号信息并根据第六信号信息对经第二传输机构传送的胚料进行磨外圆。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包括第一上料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上料单元用以对胚料进行上料,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以对所述胚料进行车外圆和车内孔,所述第一上料单元为自动上料机。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为数控车床,所述数控车床设置有第一接收器,所述第一接收器用以接收所述中控模块的第一信号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包括外圆直径信息和内孔孔径信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接料单元、整料单元和第一传送单元,所述接料单元用以接收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的胚料并放置到整料单元,所述接料单元为旋转臂接料器,所述旋转臂接料器与所述数控车床连接,所述整料单元用以调整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的胚料的放置方向,所述整料单元为整料器,所述整料器与所述旋转臂接料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用以传送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的胚料,所述第一传送单元为链板传送装置,所述链板传送装置用以传送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且放置方向未颠倒的胚料,所述链板传送装置设置有第二接收器,所述第二接收器用以接收所述中控模块的第二信号信息,所述第二信号信息包括链板传送速度和传送间隔时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第二上料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二上料单元用以对所述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且放置方向未颠倒的胚料进行上料,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以对所述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且放置方向未颠倒的胚料进行割缝,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设置有至少两个数控铣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料单元为机械手装置,所述机械手装置设置有第三接收器,所述第三接收器用以接收所述中控模块的第三信号信息,所述第三信号信息包括在所述链板传送带的目标位置是否存在胚料和所述数控铣床上的胚料状态信息,所述胚料状态信息包括没有胚料、胚料割缝进行中和胚料割缝已完成,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第一启动动作和第二启动动作,所述第一启动动作为所述机械手装置将位于链板传送带的目标位置的胚料进行拾取并放置到所述数控铣床上,所述第二启动动作为所述机械手装置将位于所述数控铣床上的胚料进行拾取并放置到振动盘上,所述机械手装置根据所述第三信号信息进行启动第一启动动作和/或第二启动动作。
[0012]进一步地,所述数控铣床设置有第四接收器,所述第四接收器用以接收所述中控模块的第四信号信息,所述第四信号信息包括割缝深度信息和割缝速度信息。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置有发送单元和判定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以向所述第一加工机构、第一传输机构、第二加工机构、第二传输机构和第三加工机构发送信号信息,所述判定单元用以根据所述数控铣床的实际割缝时间t和预设割缝时间的关系t0判定所述数控铣床的工作状态,
在所述判定单元根据所述数控铣床的实际割缝时间t和预设割缝时间的关系t0判定所述数控铣床的工作状态时,若0.9
×
t0≤t≤1.1
×
t0,则判定所述数控铣床的工作状态为正常,若t<0.9
×
t0或t>1.1
×
t0,则判定所述数控铣床的工作状态为异常。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排序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所述排序单元用以对割缝完成的胚料进行振动排序,所述排序单元为振动盘,所述第二传送单元用以传送所述割缝完成的胚料,所述第二传送单元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振动盘连接,所述传送带设置有第五接收器,所述第五接收器用以接收所述中控模块的第五信号信息,所述第五信号信息包括传送带的运行速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加工机构包括第三处理单元和抛光单元,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用以对所述割缝完成的胚料进行磨外圆,所述第三处理单元为外圆磨床,所述外圆磨床设置有第六接收器,所述第六接收器用以接收所述中控模块的第六信号信息,所述第六信号信息包括外磨圆直径信息和内磨圆孔孔径信息,所述抛光单元为磁针抛光机,所述磁针抛光机用以对经过外圆磨床磨外圆之后的胚料的抛光。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中控模块通过接收配料识别信息并根据识别信息获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模块,用以接收胚料的识别信息,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信号信息,所述信号信息包括第一信号信息、第二信号信息、第三信号信息、第四信号信息、第五信号信息和第六信号信息,并向第一加工机构发送第一信号信息、向第一传输机构发送第二信号信息、向第二加工机构发送第三信号信息和第四信号信息、向第二传输机构发送第五信号信息和向第三加工机构发送第六信号信息;第一加工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和第一传输机构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对胚料进行拾取和车外圆和车内孔;第一传输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和第二加工机构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二信号信息并根据第二信号信息将经过所述第一加工机构车外圆和车内孔后的胚料进行传送至第二加工机构;第二加工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三信号信息和第四信号信息并对经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传送的胚料进行拾取和割缝;第二传输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和第三加工机构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五信号信息并根据第五信号信息对经所述第二加工机构拾取和割缝后的胚料进行传送至第三加工机构;第三加工机构,其与所述中控模块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连接,用以接收所述第六信号信息并根据第六信号信息对经第二传输机构传送的胚料进行磨外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包括第一上料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上料单元用以对胚料进行上料,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以对所述胚料进行车外圆和车内孔,所述第一上料单元为自动上料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为数控车床,所述数控车床设置有第一接收器,所述第一接收器用以接收所述中控模块的第一信号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信息包括外圆直径信息和内孔孔径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接料单元、整料单元和第一传送单元,所述接料单元用以接收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的胚料并放置到整料单元,所述接料单元为旋转臂接料器,所述旋转臂接料器与所述数控车床连接,所述整料单元用以调整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的胚料的放置方向,所述整料单元为整料器,所述整料器与所述旋转臂接料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用以传送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的胚料,所述第一传送单元为链板传送装置,所述链板传送装置用以传送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且放置方向未颠倒的胚料,所述链板传送装置设置有第二接收器,所述第二接收器用以接收所述中控模块的第二信号信息,所述第二信号信息包括链板传送速度和传送间隔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第二上料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二上料单元用以对所述经过车外圆和车内孔且放置方向未颠倒的胚料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昌彬孟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欧诺威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