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5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膜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包括:下径向索,一侧设置有上径向索,下径向索和上径向索呈倾斜状态;下压环,固定设置在下径向索的一侧,下压环的外侧设置有膜角过度杆;集水斗落水管,设置在第一板的一侧,集水斗落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结构排水系统;有益效果为:解决了大型体育场单膜面积大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好的保证了膜屋面的排水效果,使膜结构排水能力更佳,同时为防止对防尘罩进行清理时,防尘罩难以拆卸,将防尘罩通过两组限位块和集水斗落水管进行连接,需要清理过滤网时下压防尘罩,并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对防尘罩进行拆卸清理。罩进行拆卸清理。罩进行拆卸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膜结构
,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民运动与竞技的发展,各地区的体育场馆类工程层出不穷,也同时应运而生各式各样的膜结构屋面,而膜结构排水的能力也至关重要;
[0003]但传统屋面管道排水慢,排水量小,很容易出现积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所述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包括:
[0006]下径向索,下径向索的一侧设置有上径向索,下径向索和上径向索呈倾斜状态;
[0007]下压环,下压环固定设置在下径向索的一侧,下压环的外侧设置有膜角过度杆;
[0008]集水斗落水管,集水斗落水管设置在第一板的一侧,集水斗落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结构排水系统。
[0009]优选的,所述下径向索和上径向索之间设置有构造索,构造索的大小和下径向索与上径向索之间的间距相匹配,且构造索设置有多组,多组构造索均匀对称分布,且下径向索和上径向索的端部设置有压环衍内腹杆,压环衍内腹杆的两端分别与下径向索和上径向索的端部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压环衍内腹杆远离下径向索与上径向索的一侧设置有压环衍上腹杆与压环衍下腹杆,压环衍上腹杆和压环衍下腹杆的一端端部分别连接在压环衍内腹杆的两端端部,且压环衍上腹杆和压环衍下腹杆远离压环衍内腹杆的一端端部均与压环衍架外弦杆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下径向索和上径向索设置有多组,多组下径向索和上径向索均匀对称分布,且相邻两组上径向索固定连接在一起,下径向索靠近压环衍内腹杆的一端开设有集水斗,集水斗呈漏斗型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集水斗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膜角过度杆,膜角过度杆的大小和集水斗的外表面大小相匹配,且集水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压环,下压环呈中空圆柱形结构,集水斗的底端大小和下压环的大小相匹配,且下压环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压环衍下腹杆,压环衍下腹杆设置有两组,两组压环衍下腹杆均匀对称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集水斗包括第一板,第一板的一侧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板,第二板的大小和第一板的侧壁大小相匹配,且第一板远离第二板的一侧侧壁固定设置有第四板,第四板远离第一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板,第三板远离第四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板,
第五板远离第三板的一侧连接有另一组第一板,两组第一板通过第二板固定连接,且另一组第一板和第三板的表面均开设有排水开口,排水开口开设有四组,四组排水开口对称分布。
[0014]优选的,四组所述排水开口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集水斗落水管,集水斗落水管的大小和排水开口的大小相匹配,且集水斗落水管的上端面开设有沉孔,沉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大小和沉孔的内部大小相匹配。
[0015]优选的,所述集水斗落水管的端部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且限位槽开设有两组,两组限位槽均匀对称分布,两组限位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大小和限位槽的内部大小相匹配,两组限位块分别固定设置在防尘罩的内部两侧侧壁,防尘罩通过两组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与集水斗落水管相连接。
[0016]优选的,四组所述复位弹簧远离集水斗落水管的一端端部与防尘罩的内部相接触,防尘罩通过四组复位弹簧弹性设置,且防尘罩的内部端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网,集水斗落水管远离过滤网的一端端部与主结构排水系统固定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解决了大型体育场单膜面积大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好的保证了膜屋面的高效排水的效果,使膜结构排水能力更佳,同时为防止对防尘罩进行清理时,防尘罩难以拆卸,将防尘罩通过两组限位块和集水斗落水管进行连接,需要清理过滤网时下压防尘罩,并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对防尘罩进行拆卸清理。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屋面排水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屋面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下压环与集水斗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集水斗组成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第一板与集水斗落水管连接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集水斗落水管与防尘罩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防尘罩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集水斗1、下径向索2、上径向索3、构造索4、压环衍内腹杆5、压环衍上腹杆6、压环衍下腹杆7、下压环8、压环衍架外弦杆9、第一板10、第二板11、第三板12、第四板13、第五板14、排水开口15、膜角过度杆16、防尘罩17、集水斗落水管18、主结构排水系统19、过滤网20、复位弹簧23、沉孔24、限位槽25、限位块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
膜结构,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包括:
[0029]下径向索2,下径向索2的一侧设置有上径向索3,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呈倾斜状态,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之间设置有构造索4,构造索4的大小和下径向索2与上径向索3之间的间距相匹配,且构造索4设置有多组,多组构造索4均匀对称分布,且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的端部设置有压环衍内腹杆5,压环衍内腹杆5的两端分别与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的端部相连接,压环衍内腹杆5远离下径向索2与上径向索3的一侧设置有压环衍上腹杆6与压环衍下腹杆7,压环衍上腹杆6和压环衍下腹杆7的一端端部分别连接在压环衍内腹杆5的两端端部,且压环衍上腹杆6和压环衍下腹杆7远离压环衍内腹杆5的一端端部均与压环衍架外弦杆9相连接,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设置有多组,多组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均匀对称分布,且相邻两组上径向索3固定连接在一起,下径向索2靠近压环衍内腹杆5的一端开设有集水斗1,集水斗1呈漏斗型结构;
[0030]下压环8,下压环8固定设置在下径向索2的一侧,下压环8的外侧设置有膜角过度杆16,集水斗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膜角过度杆16,膜角过度杆16的大小和集水斗1的外表面大小相匹配,且集水斗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压环8,下压环8呈中空圆柱形结构,集水斗1的底端大小和下压环8的大小相匹配,且下压环8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压环衍下腹杆7,压环衍下腹杆7设置有两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包括:下径向索(2),下径向索(2)的一侧设置有上径向索(3),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呈倾斜状态;下压环(8),下压环(8)固定设置在下径向索(2)的一侧,下压环(8)的外侧设置有膜角过度杆(16);集水斗落水管(18),集水斗落水管(18)设置在第一板(10)的一侧,集水斗落水管(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结构排水系统(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之间设置有构造索(4),构造索(4)的大小和下径向索(2)与上径向索(3)之间的间距相匹配,且构造索(4)设置有多组,多组构造索(4)均匀对称分布,且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的端部设置有压环衍内腹杆(5),压环衍内腹杆(5)的两端分别与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的端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衍内腹杆(5)远离下径向索(2)与上径向索(3)的一侧设置有压环衍上腹杆(6)与压环衍下腹杆(7),压环衍上腹杆(6)和压环衍下腹杆(7)的一端端部分别连接在压环衍内腹杆(5)的两端端部,且压环衍上腹杆(6)和压环衍下腹杆(7)远离压环衍内腹杆(5)的一端端部均与压环衍架外弦杆(9)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设置有多组,多组下径向索(2)和上径向索(3)均匀对称分布,且相邻两组上径向索(3)固定连接在一起,下径向索(2)靠近压环衍内腹杆(5)的一端开设有集水斗(1),集水斗(1)呈漏斗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排水量的不规则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膜角过度杆(16),膜角过度杆(16)的大小和集水斗(1)的外表面大小相匹配,且集水斗(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压环(8),下压环(8)呈中空圆柱形结构,集水斗(1)的底端大小和下压环(8)的大小相匹配,且下压环(8)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压环衍下腹杆(7),压环衍下腹杆(7)设置有两组,两组压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轲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