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51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视场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其技术方案包括:相机本体、活动环、支撑杆和连接座,相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视场镜头,视场镜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一侧的视场镜头外侧滑动安装有活动环,视场镜头底部的活动环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视场镜头对应的第二镜框以及第一镜框,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镜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镜框、第二镜框与支撑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减少射线对视场镜头的使用造成的影响,通过设置有清洁垫与防护栏之间的相互配合,方便将视场镜头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清理,通过防护栏能够避免外界物体对视场镜头碰撞造成损伤。成损伤。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


[0001]本技术涉及视场相机
,具体为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

技术介绍

[0002]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在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相机进行拍摄照片,而相机一般需要配备镜头,而视场镜头能够使相机的摄像头观察到的较大的范围,通常以角度来表示,视场越大,观测范围越大,能够有效的获取较大视野范围内的图像,其中申请号为“CN216772171U”,公开了“一种宽视场相机”,其已经解决了相机散热效率低下,无法保证相机的连续性工作,有的具有防尘功能的相机,防尘机构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相机内部,不便于对过滤网的拆洗和更换,而且在更换过滤网时,需要特定工具对螺钉进行拆卸,进而影响相机的工作效率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216817149U”,公开了“一种宽视场相机”,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在冬季会因为温差的因素,导致相机的镜头上会出现水雾的现象,导致相机无法正常工作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视场相机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一般的相机镜头大多没有抗射线保护结构,容易在拍照的过程中受到射线的干扰,给使用带来较多的不便,同时不方便对相机的镜头进行防护,使相机镜头容易沾染灰尘以及受到碰撞造成损伤,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包括相机本体、活动环、支撑杆和连接座,所述相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视场镜头,所述视场镜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侧的视场镜头外侧滑动安装有活动环,所述视场镜头底部的活动环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视场镜头对应的第二镜框以及第一镜框,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镜框,所述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的内侧黏贴有与视场镜头对应的清洁垫,所述视场镜头顶部的活动环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
[0005]通过视场镜头能够利用相机本体进行拍照操作,通过活动环能够顺着视场镜头的外侧进行滑动,可以带动第二镜框能够与视场镜头进行贴合,通过旋转第二镜框能够方便与视场镜头分离,同时能够带动第一镜框与视场镜头进行对应,通过转动第二镜框以及第一镜框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清洁垫对视场镜头进行擦拭,可以较为方便的将视场镜头上粘附的灰尘以及杂质进行清理,避免影响拍摄效果,通过。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环与活动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之间固定安装有拉力弹簧。通过固定块能够方便对拉力弹簧进行限位,利用拉力弹簧的拉力作用能够拉
动活动环进行移动,可以较为方便的将第一镜框以及第二镜框与视场镜头进行贴合,不易发生脱落。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之间通过连接座固定安装,且连接座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安装。通过转轴能够方便使连接座进行转动,可以同步带动第一镜框以及第二镜框进行旋转。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镜框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一抗射线镜片,第二镜框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二抗射线镜片。利用第二抗射线镜片能够方便阻挡外界的有害射线,利用第一抗射线镜片能够方便阻挡其他有害射线,避免对视场镜头造成干扰。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护栏,且防护栏位于视场镜头的外侧。通过防护栏能够方便对视场镜头的外侧进行保护,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与外界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第二镜框以及第一镜框之间通过固定旋钮固定,且第二镜框与第一镜框的外侧开设有与固定旋钮对应的固定孔。通过转动固定旋钮,能够配合固定孔可以方便将第一镜框以及第二镜框与支撑架之间进行固定,避免发生晃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有第一镜框、第二镜框与支撑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旋转的方式可以较为方便的对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进行切换,可以方便切换第一抗射线镜片以及第二抗射线镜片与视场镜头进行对应,能够方便根据使用需求对视场镜头进行抗射线操作,减少射线对视场镜头的使用造成的影响。
[0013]2、通过设置有清洁垫与防护栏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旋转第一镜框与第二镜框的过程中,能够使清洁垫对视场镜头进行擦拭,可以较为方便的将视场镜头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清理,通过防护栏能够有效的对视场镜头的外侧进行防护,可以避免外界物体对视场镜头碰撞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相机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栏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镜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相机本体;101、视场镜头;2、固定环;201、固定块;202、拉力弹簧;3、活动环;4、支撑杆;5、第一镜框;501、第一抗射线镜片;6、连接座;601、转轴;7、第二镜框;701、第二抗射线镜片;702、固定孔;8、支撑架;801、固定旋钮;802、防护栏;9、清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包括相机本体1、活动环3、支撑杆4连接座6,相机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视场镜头101,视场镜头1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固定环2一侧的视场镜头101外侧滑动安装有活动环3,视
场镜头101底部的活动环3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视场镜头101对应的第二镜框7以及第一镜框5,连接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镜框5,第一镜框5与第二镜框7的内侧黏贴有与视场镜头101对应的清洁垫9,视场镜头101顶部的活动环3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8,第一镜框5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一抗射线镜片501,第二镜框7的内部镶嵌安装有第二抗射线镜片701,支撑架8与支撑杆4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护栏802,且防护栏802位于视场镜头101的外侧。
[0022]基于实施例1的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工作原理是:通过视场镜头101能够利用相机本体1进行拍照操作,通过活动环3能够顺着视场镜头101的外侧进行滑动,可以带动第二镜框7能够与视场镜头101进行贴合,利用第二抗射线镜片701能够方便阻挡外界的有害射线,避免对视场镜头101造成干扰,通过旋转第二镜框7能够方便与视场镜头101分离,同时能够带动第一镜框5与视场镜头101进行对应,利用第一抗射线镜片501能够方便阻挡其他有害射线,可以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进行快速切换,利用第一抗射线镜片501与第二抗射线镜片701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材质选择,通过转动第二镜框7以及第一镜框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包括相机本体(1)、活动环(3)、支撑杆(4)和连接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视场镜头(101),所述视场镜头(1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一侧的视场镜头(101)外侧滑动安装有活动环(3),所述视场镜头(101)底部的活动环(3)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视场镜头(101)对应的第二镜框(7)以及第一镜框(5),所述连接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镜框(5),所述第一镜框(5)与第二镜框(7)的内侧黏贴有与视场镜头(101)对应的清洁垫(9),所述视场镜头(101)顶部的活动环(3)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射线干扰的视场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与活动环(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1),且固定块(201)之间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九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轨道未来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