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50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包括机架,架设在机架顶部的载物板,设置在载物板上的定位工作台,以及在机架顶部沿X方向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和沿Y方向设置的第二夹持机构,其中,第一夹持机构上沿X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夹持柱,第二夹持机构上沿X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夹持柱;载物板上分别设有沿X方向的第一滑动槽和至少两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槽,第一夹持柱穿过第一滑动槽,第二夹持柱穿过第二滑动槽;第一夹持机构用于驱动位于定位工作台两侧的所述第一夹持柱沿X方向相向或反向移动,第二夹持机构用于驱动定位工作台两侧的第二夹持柱沿Y方向相向或反向移动,以夹紧或松开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适用性强。适用性强。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定位
,特别是涉及一种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薄片类工件(如玻璃片、蓝宝石片等)在送入机床进行加工前,需要先进行定位,以确保加工的精确度。传动的定位方法通常为采用气缸推动工件靠近限位板进行如图1所示的单边定位,当向工件1的至少一侧施加推力,工件逐渐移向限位板2,从而实现定位。
[0003]然而,这种单边定位局限性比较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受毛坯料尺寸的影响比较大。进行单边定位时,如果工件存在尺寸误差,该误差会集中反映在工件远离限位板的一侧,若毛坯料的实际尺寸小于标准尺寸,当采用移送装置将定位后的工件转移至机床加工台进行加工时,就有可能使工件远离限位板的一侧或两侧由于加工余量不足,导致刀具无法对工件远离限位板的一侧或两侧进行加工,最终得到的成品尺寸过小而报废;而若毛坯料的实际尺寸大于标准尺寸,当使用移送装置将定位后的工件转移至机床加工台进行加工时,就可能使工件远离限位板的一侧或两侧由于加工余量过大,导致刀具吃刀量大,刀具磨损过快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单边定位治具的适应性差。工件尺寸各不相同,当用于加工的工件尺寸改变后,传统的单边定位所使用的治具便不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对薄片类工件进行分中定位,其具有定位精度高,适用性强的优点。
[0005]一种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包括机架、架设在所述机架顶部的载物板,设置在所述载物板上的定位工作台,以及在所述机架顶部沿X方向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和沿Y方向设置的第二夹持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上沿X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夹持柱,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上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夹持柱;所述载物板上分别设有沿X方向的第一滑动槽和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夹持柱穿过所述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夹持柱穿过所述第二滑动槽,使各所述第一夹持柱位于所述定位工作台沿X方向的相对两侧,各所述第二夹持柱位于所述定位工作台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驱动位于所述定位工作台两侧的所述第一夹持柱沿X方向相向或反向移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工作台两侧的所述第二夹持柱沿Y方向相向或反向移动,以夹紧或松开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上的工件。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机构从X方向和Y方向对工件的四周侧边进行夹持,以实现分中定位,解决了传统的单边定位时因工件尺寸不均而导致的成品缺陷或加工时磨损刀具的问题。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沿X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相对两侧的两第一滑动组件,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的第一X向滑动板和第二X向滑动板,
以及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上;两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上的第一夹持柱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上的第一夹持柱相向或反向移动;
[0008]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沿Y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两侧的两第二滑动组件,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的第一Y向滑动板和第二Y向滑动板,以及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Y滑动板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上;
[0009]两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上的第二夹持柱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上的第二夹持柱相向或反向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顶部并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顶部并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以及分别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第二滑块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沿所述机架沿X方向两侧的两第一传动轮,与两所述第一传动轮配合传动的第一传动带,夹持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两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具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与一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轴心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两所述第一夹持件分别夹持所述第一传动带相对两侧的带体,并分别与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沿所述机架沿Y方向的两侧的两第二传动轮,与两所述第二传动轮配合使用的第二传动带,夹持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第二夹持件,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具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与一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轴心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两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Y滑动板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对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和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连接。
[0012]进一步地,一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固定连接,另一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弹性连接;一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固定连接,另一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弹性连接。
[0013]进一步地,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三导轨配合滑动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导轨与一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固定连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滑
动连接;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连接的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沿Y方向延伸的第四导轨,与所述第四导轨配合滑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导轨与一所述第二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固定连接,使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滑动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组件;
[0016]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一挡片,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上,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沿X方向延伸并可伸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内,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内的光源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启停;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架设在所述机架(10)顶部的载物板(20),设置在所述载物板(20)上的定位工作台(30),以及在所述机架(10)顶部沿X方向设置的第一夹持机构(40)和沿Y方向设置的第二夹持机构(60),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上沿X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夹持柱(50),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0)上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二夹持柱(70);所述载物板(20)上分别设有沿X方向的第一滑动槽(20a)和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滑动槽(20b),所述第一夹持柱(50)穿过所述第一滑动槽(20a),所述第二夹持柱(70)穿过所述第二滑动槽(20b),使各所述第一夹持柱(50)位于所述定位工作台(30)沿X方向的相对两侧,各所述第二夹持柱(70)位于所述定位工作台(30)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用于驱动位于所述定位工作台(30)两侧的所述第一夹持柱(50)沿X方向相向或反向移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0)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工作台(30)两侧的所述第二夹持柱(70)沿Y方向相向或反向移动,以夹紧或松开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30)上的工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包括沿X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相对两侧的两第一滑动组件(42),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滑动组件(42)上的第一X向滑动板(44a)和第二X向滑动板(44b),以及第一传动组件(46);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44a)和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44b)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42)与所述机架(1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柱(5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44a)和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44b)上;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44a)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6)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44b)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44a)上的第一夹持柱(50)与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44b)上的第一夹持柱(50)相向或反向移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0)包括沿Y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两侧的两第二滑动组件(62),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二滑动组件(62)上的第一Y向滑动板(64a)和第二Y向滑动板(64b),以及第二传动组件(66);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64a)和所述第二Y滑动板(64b)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62)与所述机架(1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柱(7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64a)和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64b)上;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64a)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6)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64b)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64a)上的第二夹持柱(70)与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64b)上的第二夹持柱(70)相向或反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42)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10)顶部并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422),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422)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424);所述第一X向滑动板(44a)和所述第二X向滑动板(44a)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424)上;所述第二滑动组件(62)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10)顶部并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622),以及分别于所述第二导轨(622)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624);所述第一Y向滑动板(64a)和所述第二Y向滑动板(64b)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62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类工件自动分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6)包括设置在沿所述机架(10)沿X方向两侧的两第一传动轮
(462),与两所述第一传动轮(462)配合传动的第一传动带(464),夹持所述第一传动带(464)的两第一夹持件(466),以及第一驱动电机(46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68)具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与一所述第一传动轮(462)的轴心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462)转动;两所述第一夹持件(466)分别夹持所述第一传动带(464)相对两侧的带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财梁铠叶国能梁荣辉刘志斌伍志成冯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