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46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涉及农业用品技术领域。该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包括支撑板、光合机构和框架机构,支撑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铁皮板,铁皮板的前侧镶嵌有门,光合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的遮雨组件和设置于遮雨组件下方的输气组件,遮雨组件可从支撑板上拆分,框架机构包括设置于遮雨组件上的第一支撑杆和设置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顶部。针对传统大棚的透明膜容易塌陷形成水坑的缺陷,顶板的材料为透明塑料板制成,与透明膜相比,顶板本身的支撑力更强,不易出现变形的状况,从而避免雨水堆积遮挡阳光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完成率。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完成率。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完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0002]为保障植物可以在温度相对较为稳定的环境内生长,种植人员常常会将植物放置于大棚内进行种植,市面上常见的大棚为支撑架和透光膜构成,透光膜在雨季时容易出现雨水堆积的状况,而雨水堆积在大棚顶部则会影响到阳光照射,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能够解决透光膜在雨季时容易出现雨水堆积的状况,而雨水堆积在大棚顶部则会影响到阳光照射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包括支撑板、光合机构和框架机构,支撑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铁皮板,铁皮板的前侧镶嵌有门,光合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的遮雨组件和设置于遮雨组件下方的输气组件,遮雨组件可从支撑板上拆分,框架机构包括设置于遮雨组件上的第一支撑杆和设置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的顶部,遮雨组件可设置于第二固定块内,框架机构上设置有连接杆,框架机构上设置有夹具,夹具内设置有透明塑料布。
[0005]优选的,所述遮雨组件包括T形衔接架、第一固定块、弧形架和顶板,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卡接连接有T形衔接架,T形衔接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弧形架,弧形架上卡接连接有顶板,针对传统大棚的透明膜容易塌陷形成水坑的缺陷,顶板的材料为透明塑料板制成,与透明膜相比,顶板本身的支撑力更强,不易出现变形的状况,从而避免雨水堆积遮挡阳光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完成率,输气组件包括压力罐、弯管、连接管、支撑架、均衡管和出气管,框架机构的一侧通放置架固定连接有压力罐,压力罐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弯管,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内设置有均衡管,均衡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该种设计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通过向支撑板内释放二氧化碳的方式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升光合效率。
[0006]优选的,所述框架机构还包括T形连接架、T形连管、第二支撑杆、第三固定块和第三支撑杆,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连接架,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卡接连接有T形连管,T形连管的顶部卡接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设置有第三支撑杆,该装置主要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搭建,不小于使用时,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收纳,减少占地面积,需要使用时也可以简单快速搭建。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内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卡接连接有弧形架,弧形架与第一固定块卡接连接,连接管上设置有单向电动阀。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开设有第三卡槽,弧形架的一侧卡接连接于第三卡槽内,弧形架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块卡接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架,连接杆卡接连接于衔接架内,连接杆的另一侧与T形连管的一侧卡接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固定块、T形连管和第二支撑杆的中心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遮雨组件、第一支撑杆、第二固定块、T形连管、第二支撑杆、夹具和透明塑料布的数量均有两组且均呈对称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通过支撑板、光合机构、遮雨组件、T形连接架、第一固定块、弧形架、顶板、输气组件和框架机构的配合使用,针对传统大棚的透明膜容易塌陷形成水坑的缺陷,顶板的材料为透明塑料板制成,与透明膜相比,顶板本身的支撑力更强,不易出现变形的状况,从而避免雨水堆积遮挡阳光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完成率,再通过输气组件、压力罐、弯管、连接管、支撑架、均衡管和出气管的配合使用,该种设计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通过向支撑板内释放二氧化碳的方式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升光合效率。
[0013](2)、该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通过支撑板、光合机构、框架机构、第一支撑杆、第二固定块、T形连接架、T形连管、第二支撑杆、第三固定块和第三支撑杆的配合使用,该装置主要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搭建,不小于使用时,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收纳,减少占地面积,需要使用时也可以简单快速搭建。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B部放大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C部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1、支撑板;2、光合机构;21、遮雨组件;211、T形衔接架;212、第一固定块;213、弧形架;214、顶板;22、输气组件;221、压力罐;222、弯管;223、连接管;224、支撑架;225、均衡管;226、出气管;3、框架机构;301、第一支撑杆;302、第二固定块;303、T形连接架;304、T形连管;305、第二支撑杆;306、第三固定块;307、第三支撑杆;4、连接杆;5、夹具;6、透明塑料布;7、铁皮板;8、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包
括支撑板1、光合机构2和框架机构3,支撑板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铁皮板7,铁皮板7的前侧镶嵌有门8,光合机构2包括设置于支撑板1上的遮雨组件21和设置于遮雨组件21下方的输气组件22,遮雨组件21可从支撑板1上拆分,框架机构3包括设置于遮雨组件21上的第一支撑杆301和设置于第一支撑杆301上的第二固定块302,第二固定块302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01的顶部,遮雨组件21可设置于第二固定块302内,框架机构3上设置有连接杆4,框架机构3上设置有夹具5,夹具5内设置有透明塑料布6。
[0023]进一步的,遮雨组件21包括T形衔接架211、第一固定块212、弧形架213和顶板214,支撑板1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卡接连接有T形衔接架211,T形衔接架2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12,第一固定块212内设置有弧形架213,弧形架213上卡接连接有顶板214,针对传统大棚的透明膜容易塌陷形成水坑的缺陷,顶板214的材料为透明塑料板制成,与透明膜相比,顶板214本身的支撑力更强,不易出现变形的状况,从而避免雨水堆积遮挡阳光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光合作用的完成率,输气组件22包括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铁皮板(7),铁皮板(7)的前侧镶嵌有门(8);光合机构(2),包括设置于支撑板(1)上的遮雨组件(21)和设置于遮雨组件(21)下方的输气组件(22),遮雨组件(21)可从支撑板(1)上拆分;框架机构(3),包括设置于遮雨组件(21)上的第一支撑杆(301)和设置于第一支撑杆(301)上的第二固定块(302),第二固定块(302)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01)的顶部,遮雨组件(21)可设置于第二固定块(302)内,框架机构(3)上设置有连接杆(4),框架机构(3)上设置有夹具(5),夹具(5)内设置有透明塑料布(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光合作用的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组件(21)包括T形衔接架(211)、第一固定块(212)、弧形架(213)和顶板(214),支撑板(1)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卡接连接有T形衔接架(211),T形衔接架(2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12),第一固定块(212)内设置有弧形架(213),弧形架(213)上卡接连接有顶板(214);所述输气组件(22)包括压力罐(221)、弯管(222)、连接管(223)、支撑架(224)、均衡管(225)和出气管(226),框架机构(3)的一侧通放置架固定连接有压力罐(221),压力罐(221)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弯管(222),弯管(2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23),连接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24),支撑架(224)内设置有均衡管(225),均衡管(2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226)。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梅姬墨煜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市雨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