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43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装置,应用于计算机装置上,且计算机装置具有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二本体。滑动装置包括有二固定件、二滑动件、以及二推抵件。固定件设置于第一本体上,并具有一弧形滑轨,滑动件设置于滑轨上,并连接于第二本体,而推抵件连接于固定件与滑动件。当滑动件位于滑轨之临界位置与其中一端之间,推抵件常态将滑动件朝第一端或是第二端推抵,以使第二本体以沿弧形滑轨而相对于第一本体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滑盖式计算机装置的滑动 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设备已成为工作上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 品,且计算机产品的发展趋势逐渐的朝向微型化研发。目前市面上之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超便携计算机(UMPC)、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平板计算机 (Tablet PC)、个人数字助理(PDA),诉求的是轻薄短小且便于携带,对经常需 要在外移动的使用者来说,将大幅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以超便携计算机为例,为了使整体体积更为轻巧,其显示屏幕为滑盖式的 设计,屏幕可根据使用需求,而相对于主体滑动开启,以露出主机上的按键或 是操控面板;或是相对于主体滑动关闭,以形成一完整的薄型装置外观。就目前的滑盖式计算机装置而言,如中国台湾第1264652号专利案所揭露的行动式计算装置,其屏幕的滑动路径相对于主机平行滑动。由于现今的屏幕多为平面或是液晶屏幕,必须以一特定视角才可清楚观看到屏幕上的内容。然而,使用者于观看平放于桌面上的计算机装置的过程中,其屏幕以水平方向设置,与使用者的视线角度并不对等,使用者必须低头调整自己的观看角度,方 可阅读屏幕上所显示的信息,于使用上并不方便。另外,若是使用者长期以不正确的姿势使用计算机装置,很容易造成头颈 或是肩膀产生疲劳、酸痛等不适的症状,甚至是永久性的伤害。现有技术中滑盖式计算机装置的屏幕无法调整其观看角度,并不符合实际 使用需求,也没有考虑到使用者于操控计算机装置时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滑动装置,借以改良现有技术中滑盖式计算机装置的屏幕水平摆放于桌面,与使用者的正常视角不符,导致使 用者不易观看到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滑动装置应用于一计算机装置,且计算机装置具有一第一本体, 以及相对于第一本体滑动的第二本体。滑动装置包括有至少一固定件、至少一 滑动件、以及至少一推抵件。固定件设置于第一本体上,并具有一弧形滑轨, 滑轨具有一第一端、 一第二端、及介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临界位置。滑动 件设置于滑轨上,并连接于第二本体,以使第二本体通过滑动件于滑轨上滑动 而相对于第一本体滑动。推抵件的二端分别连接于固定件与滑动件上,当滑动 件滑移至第一端与临界位置之间,推抵件常态将滑动件朝向第一端推抵,当滑 动件滑移至第二端与临界位置之间,推抵件则常态将滑动件朝向第二端推抵。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滑动装置,其第二本体通过滑动于弧形滑轨上的滑动件的 带动,而可相对于第一本体以一角度朝上开启,以提供使用者于观看第二本体 时的较佳观看角度及舒适感。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 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1B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1C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件位于第一端的侧面剖视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本体位于关闭位置的侧视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件位于临界位置的侧面剖视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本体位于临界位置的侧视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件位于第二端的侧面剖视图;以及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本体位于开启位置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00:滑动装置 110:固定件111:滑轨 112:第一端113:第二端 114:临界位置120:滑动件121:插销122:滑块123:止挡片124:固定孔125:锁固元件130:推抵件131:枢接部132:弹性元件133:套筒200:计算机装置210:第一本体220:第二本体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滑动装置,应用于计算机装置上,其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超便携计算机(UMPC)、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 字助理(PDA)等滑盖式计算机装置。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将以超便携计 算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以 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A、图1B、及图1C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滑动装置100应用于一 计算机装置200上,且计算机装置200具有一第一本体210,及相对于第一本 体210滑动的第二本体220。第一本体210与第二本体220的相对二侧面,分 别为相互贴合的圆弧面。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本体210是指计算机装置 200的主机体,而第二本体220是指活动设置于主机体上的滑动式屏幕,以作 为实施例的说明。滑动装置100包括有二固定件110、 二滑动件120、以及二推抵件130。 二固定件110对应设置于第一本体(即主机体)210的二相对侧边,二固定件110 上分别开设有一弧状滑轨lll,且滑轨111具有一第一端112、 一第二端113、 以及介于第一端112与第二端113之间的临界位置114。其中,以第一端112 作为假设的基准点,第二端113的位置高于第一端112,因此两端112、 113 之间将形成一高度差。滑动件120为一弯折的板材结构,于滑动件120—侧设有二滑块122,装 设于滑轨111的轨道上,并于滑块122相对于滑动件120的一端套设一止挡片 123,以限制滑动件120于滑轨111上滑动而不致脱落。于滑动件120的另一 侧开设有至少一固定孔124,并通过锁固元件125,例如螺栓,穿设于固定孔124而锁合于第二本体220 (即屏幕),以使滑动件120与第二本体220相互结 合。第二本体220可通过滑动件120于滑轨111上滑动,而以一倾斜角度相对 于第一本体210滑动。推抵件130具有一枢接部131及多个弹性元件132。枢接部131枢设于固 定件110上,弹性元件132的二端分别连接于枢接部131与滑动件120。本发 明所揭露的临界位置114,是指位于滑轨111距离枢接部131与固定件110的 最近连接位置,当滑动件120滑动位移至临界位置114时,连接于枢接部131 与滑动件120间的弹性元件132,将受滑动件120的推抵而完全压縮,且滑动 件120于临界位置114呈平衡状态。弹性元件132为一压縮弹簧,且为了保护弹性元件132不受外力扭转而损 坏,以及使弹性元件132可顺利作动,于枢接部131上还设有多个套筒133, 套筒133内具有一容置空间,以供弹性元件132容设于其中。于滑动件120 连接于弹性元件132的一侧还设有多个插销121,并分别插设至套筒133的容 置空间内,以选择性压縮弹性元件132。请参阅图2A至图4B的作动示意图。如图2A及图2B所示,当滑动件位于 第一端112与临界位置114之间,弹性元件132将滑动件120朝向第一端112 推抵,且弹性元件132通过枢接部131对应于滑动件120的枢转角度,而常态 推抵滑动件120保持于第一端112位置,且第二本体220通过贴合于第一本体 210的圆弧面,而使第二本体220以略为倾斜的角度完全贴合于第一本体210 上。如图3A及图3B所示,当使用者推动第二本体220相对于第一本体210 滑动时,与第二本体220连接的滑动件120,开始自第一端112朝向第二端113 方向滑动,当滑动件120滑移至滑轨111的临界位置114时,并维持于一平衡 状态,枢接部131相对于滑动件120而产生枢转,且插设于套筒133内的插销 121向下推抵弹性元件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装置,应用于一计算机装置上,该计算机装置具有一第一本体,以及相对于该第一本体滑动的一第二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滑动装置包括有: 至少一固定件,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该固定件具有一弧形滑轨,且该滑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介于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间的临界位置; 至少一滑动件,设置于该滑轨上,该滑动件连接于该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藉该滑动件滑动于该滑轨而相对于该第一本体滑动;以及 至少一推抵件,其二端分别连接于该固定件与该滑动件,当该滑动件位于该第一端与该临界位置之间,该推抵件常态将该滑动件朝该第一端推,当该滑动件位于该第二端与该临界位置之间,该推抵件则常态将该滑动件朝该第二端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启人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