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25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浸变压器领域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包括油浸变压器本体及位于油浸变压器本体上侧一端的储油筒,油浸变压器本体靠近储油筒一端的底部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二输油泵,第二输油泵输出油液的一端连接有相连通的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远离第二输油泵的一端连接有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储油筒之间相连接并呈相连通的状态,第三连接管的外环面固定有环形制冷片,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对油浸变压器本体内排出油液的冷却效率,便于节约油液冷却所需的冷却时间,有助于对油液进行循环利用,能够提升对油液进行循环利用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对油浸变压器本体进行使用。有助于对油浸变压器本体进行使用。有助于对油浸变压器本体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油浸变压器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油浸变压器是一种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优良的新型高性能变压器,其立体卷铁芯由于其三个芯柱是等边三角形的立体排列,其磁路中无空气隙,卷绕更紧密,铁芯芯柱的横截面积更接近于圆形,因此性能进一步提高,损耗降低,噪声降低,三项平衡,减少三次谐波分量。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2020029582.7的油浸变压器,该油浸变压器包括上夹件、下夹件以及铁芯,上夹件和下夹件均为槽口向外、横向设置的条形槽钢,上夹件和下夹件的槽侧设有由上至下、依次贯通的通孔,由垂直螺杆依次穿过上夹件和下夹件上的通孔,并由螺栓在上夹件和下夹件的外端夹紧,条形槽钢的两端槽底开设过孔,上横向螺杆组包括不止一个的横向螺杆,下横向螺杆组包括不止一个的横向螺杆,不止一个的上横向螺杆穿过前、后两条上夹件的槽底过孔并锁紧固定,不止一个的下横向螺杆穿过前、后两条下夹件的槽底过孔并锁紧固定。通过四个长边条形槽钢和上横向螺杆组、下横向螺杆组的设置,四个长边条形槽钢从Z轴、Y轴对铁芯组合均具有紧固力,节省了槽钢用量,减少了箱体的体积;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油浸变压器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油浸变压器内热量的堆积会影响油浸变压器的使用,在对油浸变压器内注入油液对油浸变压器内进行绝缘的同时,能够通过油液对油浸变压器进行散热,对油浸变压器进行散热后的油液会携带热量,因此需要将携带热量的油液排出进行冷却,现有的油浸变压器使用时对排出油液的冷却效率较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冷却等待,会影响对油液进行循环利用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对油浸变压器进行使用。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包括油浸变压器本体及位于油浸变压器本体上侧一端的储油筒,所述油浸变压器本体靠近储油筒一端的底部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二输油泵,第二输油泵输出油液的一端连接有相连通的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远离第二输油泵的一端连接有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储油筒之间相连接并呈相连通的状态,第三连接管的外环面固定有环形制冷片。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连接管远离第二输油泵的一端固定有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一输油泵。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管的设置,能够对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输油泵之
间相连接,有助于第三连接管与第一输油泵之间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输油泵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相连接,第一输油泵输出油液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之间呈相连通的状态,第一输油泵抽取油液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之间呈相连通的状态。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输油泵的设置,能够对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相连接,有助于对油液的输送。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输油泵抽取油液的一端与油浸变压器本体内部之间呈相连通的状态,第二输油泵输出油液的一端连接有相连通的第四连接管,第四连接管远离第二输油泵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之间相连接并呈相连通的状态。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连接管的设置,能够对第二输油泵与第三连接管之间进行连接,便于对油液进行输送。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连接管外环面靠近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盘,第三连接管贯穿固定盘,第三连接管外环面靠近第四连接管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多孔网板,第三连接管贯穿第一多孔网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盘与第一多孔网板的设置,能够对第三连接管外环面的环形制冷片进行限位,有助于正常的对环形制冷片进行使用。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盘与第一多孔网板的相对面之间位于环形制冷片的外侧共同固定有固定筒,固定盘上表面的一侧固定有引风筒,固定盘上对应引风筒内环面开设有贯穿固定盘上下表面的通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风筒的设置,有助于促进引风筒内侧空气的流动。
[001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风筒内侧安装有引风机,引风筒内环面远离固定盘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多孔网板,油浸变压器本体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的设置,能够对油浸变压器本体进行支撑及固定,便于稳定的对油浸变压器本体进行使用。
[002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筒外环面的中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靠近油浸变压器本体的侧面均与油浸变压器本体之间共同固定有连接块。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及连接块的设置,能够对油浸变压器本体与固定筒之间进行限位及固定,便于稳定的对固定筒进行使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技术中,第二输油泵能够对油浸变压器本体内携带热量的油液进行抽取并输送至第三连接管内,环形制冷片能够对第三连接管内携带热量的油液进行降温,经环形制冷片与第三连接管冷却后的油液会被输送至相连通的储油筒内,使用时能够提升对油浸变压器本体内排出油液的冷却效率,便于节约油液冷却所需的冷却时间,有助于对油液进行循环利用,能够提升对油液进行循环利用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对油浸变压器本体进行使用。
[0024]2、本技术中,引风机能够通过引风筒及引风筒上的第二多孔网板对第二多孔网板上侧的空气进行抽取,并将抽取后的空气经第二多孔网板及引风筒通过固定盘上的通孔吹向固定筒内形成气流,使得气流经环形制冷片的外环面,携带环形制冷片外环面所产
生的热量通过固定筒下端的第一多孔网板进行排出,以对环形制冷片远离第三连接管的一侧进行散热,有助于正常的对环形制冷片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筒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的A部局部示意图;
[0029]图5为图3中的B部局部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32]图中:1、油浸变压器本体;2、储油筒;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第三连接管;6、第四连接管;7、支撑腿;8、第一输油泵;9、第二输油泵;10、环形制冷片;11、固定盘;12、固定筒;13、第一多孔网板;14、第二多孔网板;15、固定块;16、连接块;17、引风筒;18、引风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包括油浸变压器本体(1)及位于油浸变压器本体(1)上侧一端的储油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浸变压器本体(1)靠近储油筒(2)一端的底部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二输油泵(9),第二输油泵(9)输出油液的一端连接有相连通的第三连接管(5),第三连接管(5)远离第二输油泵(9)的一端连接有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3)远离第三连接管(5)的一端与储油筒(2)之间相连接并呈相连通的状态,第三连接管(5)的外环面固定有环形制冷片(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5)远离第二输油泵(9)的一端固定有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4)远离第三连接管(5)的一端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一输油泵(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泵(8)远离第二连接管(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3)之间相连接,第一输油泵(8)输出油液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3)之间呈相连通的状态,第一输油泵(8)抽取油液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4)之间呈相连通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油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油泵(9)抽取油液的一端与油浸变压器本体(1)内部之间呈相连通的状态,第二输油泵(9)输出油液的一端连接有相连通的第四连接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洲陈闻李蒙克叶雷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