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丹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89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包括车身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上方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上方的锤击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上方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圆柱块、第一齿轮、凹形块、第二圆柱块、第一扇齿轮、第二扇齿轮、第三扇齿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传动链条、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电机和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部件从而调节锤击本体的落锤高度,进而实现控制打桩的力度,并通过调节第三矩形块与锤击本体的位置关系从而调节落锤时锤击本体的重心位置进而使装置达到调节配重的效果。体的重心位置进而使装置达到调节配重的效果。体的重心位置进而使装置达到调节配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其中,一些工程中为了实现水利设备的建立需要在靠近河岸边处竖立桩体,故而需要设备将桩体钉固在水中;
[0003]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1816229U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调节式打桩装置,包括机架体、敲击机构和扶持机构,所述扶持机构包括桩体扶持件和远近调节单元,所述桩体扶持件包括支撑固定杆和设置在支撑固定杆远离机架体端部的两个半圆卡环,两个半圆卡环与支撑固定杆端部通过扭簧座相铰接,所述半圆卡环中部还通过夹持气缸连接于支撑固定杆侧壁等实用方案,该技术实现了可调节打桩距离河岸的位置,无需工人扶持,方便快捷,可往复性打桩,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等技术效果;
[0004]虽然该技术实现了可调节打桩距离河岸的位置,无需工人扶持,方便快捷,可往复性打桩,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等技术效果,但是在打桩过程中应先采用小落距在逐渐增大落距,该技术通过拨动转盘的顺时针转动与推动柱体的配合使锤击体做周期性锤击,若要实现控制落距则对电机的要求较高,从而造成装置成本的增加;
[0005]为此,设计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可以通过调节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部件从而调节锤击本体的落锤高度,进而实现控制打桩的力度,并且通过调节第三矩形块与锤击本体的位置关系从而调节落锤时锤击本体的重心位置进而使装置达到调节配重的效果,使装置具有调节配重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包括车身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上方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上方的锤击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上方的调节组件;
[0008]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圆柱块、第一齿轮、凹形块、第二圆柱块、第一扇齿轮、第二扇齿轮、第三扇齿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传动链条、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电机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圆柱块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圆柱块的表面,所述凹形块滑动连接在所述车身本体上表面开设的矩形槽内,所述第二圆柱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凹形块的内壁面,两个所述第一扇齿轮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扇齿轮和两个所述第三扇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圆柱块的表面,所述第一链轮固定连接在位于左侧所述第二圆柱块的表面,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凹形块的表面,所述第二链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在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二圆柱块的表面,且所述
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凹形块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所述车身本体的表面,且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凹形块的表面。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优选的,还包括配重组件;
[0010]所述配重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矩形块、第二矩形块、螺杆和第三矩形块,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矩形块安装在所述锤击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二矩形块固定连接在所述锤击本体的表面,所述螺杆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矩形块表面开设的贯通圆槽内,所述第一矩形块螺接在所述螺杆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矩形块的表面与所述锤击本体的表面相贴合,所述螺杆远离所述第二矩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所述第三矩形块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块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矩形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矩形块与螺杆均位于所述第三矩形块之间。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优选的,还包括橡胶柱,所述橡胶柱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身本体的上表面。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优选的,还包括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身本体的上表面和所述锤击本体的底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申请上加入调节组件,便于通过调节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部件从而调节锤击本体的落锤高度,进而实现控制打桩的力度,与此同时加入了配重组件,通过调节第三矩形块与锤击本体的位置关系从而调节落锤时锤击本体的重心位置进而使装置达到调节配重的效果,使装置具有调节配重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扇齿轮与第二圆柱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链轮和传动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螺杆和第二矩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车身本体;11、支撑板;12、锤击本体;
[0021]2、调节组件;21、第一圆柱块;22、第一齿轮;23、凹形块;24、第二圆柱块;25、第一扇齿轮;26、第二扇齿轮;27、第三扇齿轮;28、第一链轮;29、第二链轮;210、传动链条;211、第二齿轮;212、第三齿轮;213、第一电机;214、橡胶柱;215、安全带;
[0022]3、配重组件;31、第二电机;32、第一矩形块;33、第二矩形块;34、螺杆;35、第三矩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
[0025]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包括车身本体1以及对称设置在车身本体1上方的支撑板11和设置在车身本体1上方的锤击本体12。
[0026]本实施方案中:经查公开公告号:CN211816229U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调节式打桩装置,虽然该技术实现了可调节打桩距离河岸的位置,无需工人扶持,方便快捷,可往复性打桩,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等技术效果,但是在打桩过程中应先采用小落距在逐渐增大落距,该技术通过拨动转盘的顺时针转动与推动柱体的配合使锤击体做周期性锤击,若要实现控制落距则对电机的要求较高,从而造成装置成本的增加,借此基础上加入调节组件2和配重组件3。
[0027]需要说明的是:车身本体1由车架、车板、扶手、滚轮、调节螺旋座、调节电机、连接导杆、导套、紧固螺栓、调节丝杆和桩体扶持件组成,起到支撑装置的其他部件、夹持桩体、调节击打桩体的位置以及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打桩装置,包括车身本体(1)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1)上方的支撑板(11)和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1)上方的锤击本体(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1)上方的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圆柱块(21)、第一齿轮(22)、凹形块(23)、第二圆柱块(24)、第一扇齿轮(25)、第二扇齿轮(26)、第三扇齿轮(27)、第一链轮(28)、第二链轮(29)、传动链条(210)、第二齿轮(211)、第三齿轮(212)、第一电机(213)和电动伸缩杆(216),所述第一圆柱块(21)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板(11)之间,所述第一齿轮(2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圆柱块(21)的表面,所述凹形块(23)滑动连接在所述车身本体(1)上表面开设的矩形槽内,所述第二圆柱块(24)对称设置在所述凹形块(23)的内壁面,两个所述第一扇齿轮(25)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扇齿轮(26)和两个所述第三扇齿轮(27)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圆柱块(24)的表面,所述第一链轮(28)固定连接在位于左侧所述第二圆柱块(24)的表面,所述第二齿轮(2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凹形块(23)的表面,所述第二链轮(2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齿轮(211)的表面,所述传动链条(210)与所述第一链轮(28)和所述第二链轮(29)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12)固定连接在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二圆柱块(24)的表面,且所述第二齿轮(211)与所述第三齿轮(21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3)安装在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唐同庆
申请(专利权)人:吴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