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守国专利>正文

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69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外壳,其特征在于:于该外壳内设有与该外壳同心的中空圆筒形射频电极和中空圆筒形地电极,在该外壳和该射频电极之间形成一进气圆筒形通道,该进气通道通过进气导管与供气源连接,该圆筒形射频电极通过电缆与射频电源连接,该圆筒形地电极与地连接,于该地电极圆筒的筒壁上和该射频电极圆筒的筒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小孔喷口,该地电极和该射频电极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绝缘体,在地电极与射频电极之间设有圆筒形缝隙,在该缝隙中形成放电区间产生冷等离子体,该冷等离子体经过地电极圆筒筒壁的多个小孔喷口向筒内喷出,后经外壳开口向外流出,放电是在常压下进行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大面积、由射频低电压击穿电离的,稳定放电的冷等离子体束流,从而为等离子体技术在物体外表面清洗、杀菌、消毒和表面改性,特别是为医疗导管外部的杀菌和消毒应用开辟了道路。(*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尤指常压下在圆筒内孔的射频放电,该放电等离子体经圆筒筒壁的多个小孔集中向筒内轴心喷射。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技术是在近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可用于(1)微电子工业硅片清洗,替代目前的酸和去离子水清洗。(2)清洗所有的生化污染表面,包括被生化武器污染的表面和空间。(3)替代湿化学法,可用于制药和食品行业原位消毒。(4)用于医疗器件消毒和皮肤病的治疗。(5)用于清洗放射性材料表面,试验证明等离子体技术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手段,而目前世界上的废弃放射性材料只能填埋处理。(6)食品保鲜杀菌。(8)纺织企业衣料改性。(9)材料表面的改性。(10)刻蚀金属、半导体和电介质材料等。在空气中,要使气体击穿电离产生等离子体需要几千伏的高压。目前生成等离子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电弧产生等离子体,电弧放电时气体温度将高达3000℃以上,产生的直流热平衡等离子体炬,可用于金属的切割、焊接和表面喷涂。但高温的等离子体炬也限制了它的用途,因为它会烧毁所有面对的物品。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但电晕放电难以产生均匀大面积等离子体,在几千伏的高压下,电流范围仅为微安培量级,一般只是用来产生臭氧作消毒用。现有的等离子体技术要使气体在非高压下击穿产生等离子体,并维持稳定大面积非热放电,只能在真空室中进行,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能在大气压下稳定工作并能向圆筒内喷出冷等离子体束流,该冷等离子体发生器为等离子体技术在清洗、杀菌、消毒,特别为医疗导管外部表面的快速干法杀菌和消毒的应用开辟了道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一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外壳,其特征在于于该外壳内设有与外壳同心的中空圆筒形射频电极和地电极,在该外壳和该射频电极之间形成一进气圆筒形通道,该进气通道通过进气导管与供气源连接,该圆筒形射频电极通过电缆与射频电源连接,该圆筒形地电极与地连接,于该地电极圆筒的筒壁上和该射频电极圆筒的筒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小孔喷口,该地电极和该射频电极的两个端部之间分别设有绝缘体绝缘,在地电极与射频电极之间设有圆筒形缝隙,在该缝隙中形成放电区间产生冷等离子体,该冷等离子体经过地电极圆筒筒壁的多个小孔喷口集中向筒内喷出,后经外壳开口流出,放电是在常压下进行的。所述的一种新型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射频电源是13.56MHz或27.12MHz的射频电源。该等离子体放电是在正常大气压下进行的,并且是由射频低电压击穿气体,气体被射频击穿时的均方根电压为50伏至250伏范围。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地电极圆筒和该射频电极圆筒的圆筒壁上分别均布有多个小孔喷口,每个小喷口的直径范围为0.5-1.5毫米。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射频放电是在地电极圆筒和射频电极圆筒之间的空隙中进行的,在该射频放电区间形成冷等离子体,该冷等离子体经过地电极圆筒多个小孔喷口向圆筒内腔喷出。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射频放电是在常压下进行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供气源所供气体是氩气或氦气。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供气源所供气体是氩气或氦气与少量的反应气体或液体的混合气体。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能在大气压下稳定工作,其优点是1,采用射频电源在常压下形成均匀稳定的冷等离子体放电。2,冷等离子体通过金属圆筒筒壁的多数小孔向筒内对称喷射出冷等离子体。3,当一导管或一物体尺度小于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开口内经的外表面需要消毒、灭菌或进行表面改性时,可使其穿过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内孔放电空间对其外表面进行必要的消毒,灭菌或进行表面改性处理。4,其喷出的等离子体束流温度通常小于200摄氏度,因而一般不会对敏感器件表面造成烧蚀,而在喷出的束流中几乎不含有离子成份。5,不但能用氦气作为载入工作气体,而且可以用氩气作为载入工作气体,并可以添加其它任何反应气体和液体成份。6,直接可以采用13.56MHz或27.12MHz的射频电源来激发放电,其击穿放电时的均方根电压仅为50伏至250伏之间,因此它不同于高压电晕放电,起辉频率范围为1至100千赫兹,起辉均方根电压为1至5千伏。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常压射频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可喷出含有大量亚稳态活性成份的冷等离子体束流,由于是在大气压下,因此该束流几乎不含有离子成份。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圆筒壁四周向轴心内喷出的含有大量活性成份的冷等离子体束流,可用于快速清洗导管外壁有有机物质所带来的污染,和生物病毒或细菌所造成的污染,例如,用氧气作为反应气体时,其活性氧能很快与有机和生物体反应形成二氧化炭和水,由于束流温度较低,所以用它对被污染导管表面进行清洗和灭菌时不会对基底造成破坏,也不会带来二次污染。通过改变不同的反应气体,可用于对器壁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改变放电功率,气体流量,气体成份可以控制等离子体束流喷出的密度和避免电极之间的拉弧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剖视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常压圆筒形外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射频电源101、供气源102,发生器外壳由绝缘材料104和绝缘材料103构成,于该外壳内设有圆筒形射频电极112和圆筒形地电极111,该射频电极112与外壳绝缘材料103之间形成一进气圆筒形通道105,该进气通道105通过进气导管107并通过减压控制阀门106与供气源102连通。该射频电极通过射频电缆109与射频电源101连接,该地电极圆筒111接地,该圆筒形地电极筒壁上设有多个小孔喷口113,该射频电极圆筒112的筒壁上设有多个小孔喷口114,该地电极111和该射频电极112的两个端部分别被绝缘体104和绝缘体103绝缘,在地电极111与射频电极112之间设有圆筒形缝隙108,在该缝隙108中形成放电区间产生冷等离子体,该冷等离子体经过地电极圆筒筒壁的多个小孔喷口113向筒内轴心110喷出,后经外壳开口115流出,放电是在常压下进行的。被引入到进气通道105中的气体经过射频电极112的多个小孔114流入到射频放电区间108,经射频击穿后形成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通过地电极111筒壁的多个小孔喷口113向内喷出,多个小孔等离子体束流集中喷向地电极圆筒内部轴心110处,后经外壳开口115流出,该地电极圆筒111的内径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计。该地电极111以及该射频电极圆筒112可由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铝,铜等加工制成,绝缘体104和103可用陶瓷、聚四氟乙烯等绝缘材料制成。射频电源101可采用13.56MHz或27.12MHz射频电源来激发放电,放电是在常压下进行的。可以采用氩气或氦气作为载入工作气体,另外,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圆筒形内射冷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状的外壳、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的射频电极、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的地电极、射频电源、供气源,其特征在于:该圆筒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内包覆有一同心的中空圆筒形射频电极和地电极,在该外壳和该射频电极之间形成一进气圆筒形通道,该进气通道通过进气导管与供气源连接,该圆筒形射频电极通过电缆与射频电源连接,该圆筒形地电极与地连接,于该地电极圆筒的筒壁上和该射频电极圆筒的筒壁上分别设有多孔喷口,该地电极和该射频电极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绝缘体,在地电极与射频电极之间设有圆筒形缝隙,在该缝隙中形成放电区间产生冷等离子体,该冷等离子体经过地电极圆筒筒壁的多个小孔喷口向筒内喷出,后经外壳两端的开口流出,放电是在常压下进行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王守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