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65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涉及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板和固定连接在承载板底部左右两侧的传动箱以及固定连接在承载板底部四个拐角的导轮,两个传动箱相对侧壁且位于承载板的底部共同转动连接有翻抛机构,承载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传动口,且承载板的顶部且位于传动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通过翻料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配合,能够利用凸轮转动不同大小的角度推动弧形板移动不同的距离,进而能够对翻抛臂的长度进行微调,进而能够起到更好的翻抛效果。通过转动调节组件即可对多个翻料组件中的翻抛臂长度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肥生产
,具体为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

技术介绍

[0002]槽式翻抛机用于畜禽粪便、污泥垃圾、糖厂滤泥、糟渣饼粕和秸秆锯屑等有机废弃物的发酵翻堆,广泛应用于有机肥厂、复混肥厂、污泥垃圾厂、园艺场以及双孢菇种植厂等的发酵腐熟和去除水分作业。适用于好氧发酵,可与太阳能发酵室、发酵槽和移行机等配套使用。
[0003]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不同物料池的深度不同,翻抛臂嵌入物料的最深深度与物料底部的间隔都有一定要求,适宜的翻抛臂长度能够嵌入物料的最深位置,提升翻抛效果,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调节翻抛臂长度尺寸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解决了目前槽式翻抛机无法根据翻抛物料的深度调节自身翻抛臂长度,导致物料池底部物料无法被彻底翻抛,降低翻抛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包括承载板和固定连接在承载板底部左右两侧的传动箱以及固定连接在承载板底部四个拐角的导轮,两个所述传动箱相对侧壁且位于承载板的底部共同转动连接有翻抛机构,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传动口,且承载板的顶部且位于传动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
[0006]所述翻抛机构包括首尾交替固定连接的衔接管和翻料组件,所述衔接管和翻料组件的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位于最右侧的所述衔接管外壁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且衔接管靠近从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外壁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翻料组件又包括承载块和开设在承载块内部调节腔,所述承载块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和调节腔内部相连通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翻抛臂,所述翻抛臂的一端且位于调节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壁和调节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000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轮,传动轴的外壁均匀固定套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包括凸轮盘和均匀固定连接在凸轮盘侧壁上的凸起。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的右端转动贯穿防护盖并延伸至外部,且传动轴的左端和其中一个衔接管侧壁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壁上且位于传动箱的腔体内部共同套设有一根齿牙皮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翻抛机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传动箱并延伸至其内部,且翻
抛机构和传动箱相接处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轴承。
[0011]进一步的,位于右侧所述传动箱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手轮转动连接在防护罩的内部。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通过衔接管和翻料组件的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位于最右侧的衔接管外壁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且衔接管靠近从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盖,防护盖的外壁开设有调节孔,翻料组件又包括承载块和开设在承载块内部调节腔,承载块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和调节腔内部相连通的导向管,导向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翻抛臂,翻抛臂的一端且位于调节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的一侧壁和调节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翻料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配合,能够利用凸轮转动不同大小的角度推动弧形板移动不同的距离,进而能够对翻抛臂的长度进行微调,进而能够起到更好的翻抛效果。
[0015]2、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通过传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手轮,传动轴的外壁均匀固定套设有凸轮,凸轮包括凸轮盘和均匀固定连接在凸轮盘侧壁上的凸起,通过转动调节组件即可对多个翻料组件中的翻抛臂长度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A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翻抛组件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翻抛组件和调节组件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承载板;2、传动箱;3、导轮;4、翻抛机构;41、衔接管;42、翻料组件;421、承载块;422、调节腔;423、导向管;424、翻抛臂;425、弧形板;426、弹簧;43、调节组件;431、传动轴;432、手轮;433、凸轮;44、从动齿轮;45、防护盖;46、调节孔;5、传动口;6、电动机;7、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两种技术方案:
[0024]如图1

3示出了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承载板1和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底部左右两侧的传动箱2以及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底部四个拐角的导轮3,两个传动箱2相对侧壁且位于承载板1的底部共同转动连接有翻抛机构4,承载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传动口5,且
承载板1的顶部且位于传动口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6,电动机6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7。导轮3包括导轮架和滚轮,滚轮转动连接在导轮架内部,导轮架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底部。
[0025]翻抛机构4包括首尾交替固定连接的衔接管41和翻料组件42,衔接管41和翻料组件42的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43,位于最右侧的衔接管41外壁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44,且衔接管41靠近从动齿轮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盖45,防护盖45的外壁开设有调节孔46,调节孔46呈周围阵列分布,能够实现手轮432多个角度调节后的位置固定,保证手轮432调节后和衔接管41、翻料组件42同步转动,翻料组件42又包括承载块421和开设在承载块421内部调节腔422,承载块421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和调节腔422内部相连通的导向管423,导向管4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翻抛臂424,翻抛臂424的一端且位于调节腔4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25,弧形板425的一侧壁和调节腔42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426。弧形板425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一端低于另一端高度,在凸轮433转动过程中接触到不同高度的弧形槽面,推动翻抛臂424移动不同的距离。
[0026]传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44的外壁上且位于传动箱2的腔体内部共同套设有一根齿牙皮带,翻抛机构4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传动箱2并延伸至其内部,且翻抛机构4和传动箱2相接处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料生成用槽式翻抛机,包括承载板(1)和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底部左右两侧的传动箱(2)以及固定连接在承载板(1)底部四个拐角的导轮(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箱(2)相对侧壁且位于承载板(1)的底部共同转动连接有翻抛机构(4),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传动口(5),且承载板(1)的顶部且位于传动口(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6),所述电动机(6)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7);所述翻抛机构(4)包括首尾交替固定连接的衔接管(41)和翻料组件(42),所述衔接管(41)和翻料组件(42)的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调节组件(43),位于最右侧的所述衔接管(41)外壁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44),且衔接管(41)靠近从动齿轮(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盖(45),所述防护盖(45)的外壁开设有调节孔(46),所述翻料组件(42)又包括承载块(421)和开设在承载块(421)内部调节腔(422),所述承载块(421)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和调节腔(422)内部相连通的导向管(423),所述导向管(4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翻抛臂(424),所述翻抛臂(424)的一端且位于调节腔(4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25),所述弧形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其镇郑练祺黄贤仁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乙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