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40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申请属于装配件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包括:用于装载液压阀组的下料托盘、上下间隔布置的上层辊道线和下层辊道线、首端顶升平移平台和末端顶升平移平台。首先将液压阀组放置在位于首端顶升平移平台处的下料托盘上并固定,再通过首端顶升平移平台将下料托盘提升至上层辊道线的输送首端并输送至输送末端,然后将液压阀组从下料托盘上取下,随后通过末端顶升平移平台将下料托盘降下至下层辊道线的输送首端并输送至输送末端,进行循环工作。整个搬运过程高度自动化,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降低液压阀组搬运输送的效率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装配件输送的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程机械行业内产品竞争激烈及客户关注点的变化,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重视。液压阀组作为工程机械产品中最为关键的部件,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影响重大,提升液压阀组的装配工艺性和装配效率的要求愈发迫切。在完成液压阀组的装配之后,提升液压阀组的输送速度是提升液压阀组的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0003]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内对于液压阀组的下料均通过人工搬运输送。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由于液压阀组具有一定重量,采用人工下料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从而提高产品的人工成本,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搬运输送的效率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整个装配效率,导致产品的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阀组人工下料导致的产品的人工成本高,搬运输送的效率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包括:
[0006]下料托盘,用于装载液压阀组;
[0007]上层辊道线和下层辊道线,上下间隔布置且均用于输送下料托盘,上层辊道线的输送首端的一侧设有第二上料位且输送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二下料位;
[0008]首端顶升平移平台,设置在第二上料位并能够升降移动以将下料托盘从下层辊道线的输送末端传送至上层辊道线的输送首端;和
[0009]末端顶升平移平台,设置在第二下料位并能够升降移动以将下料托盘从上层辊道线的输送末端传送至下层辊道线的输送首端。
[001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层辊道线和下层辊道线的两端端部对齐。
[001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上层辊道线、下层辊道线、首端顶升平移平台和末端顶升平移平台工作。
[001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包括:
[0013]矩形底架,上层辊道线和下层辊道线沿矩形底架的长度方向居中布置,首端顶升平移平台和末端顶升平移平台布置在矩形底架的两端。
[001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首端顶升平移平台和末端顶升平移平台均包括:
[0015]托盘搭载平台,呈矩形形状并用于搭载下料托盘;
[0016]竖直升降机构,驱动托盘搭载平台竖向升降;
[0017]升降导向装置,包括滑动穿设于托盘搭载平台的边角部的多个竖向导杆。
[0018]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层辊道线、下层辊道线和托盘搭载平台均包括用于对下
料托盘限位的两侧下料限位壁和多根沿输送方向布置的下料输送辊。
[0019]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料托盘包括:
[0020]下料基体,呈扁平状;和
[0021]下料定位板,定位安装于下料基体的顶面上,下料基体下料定位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液压阀组的下料仿形槽。
[002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料基体的各个边角部均设有下料定位销轴,下料定位板上穿设有与各个下料定位销轴一一对位的多个定位孔。
[002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料基体的顶面开设有下料集油槽。
[002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包括:
[0025]第一搬运装置,用于向位于首端顶升平移平台上的下料托盘上搬运液压阀组。
[00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如下的接头输送装置有益效果:
[0027]首先将装配完成的液压阀组放置在位于第二上料位的首端顶升平移平台处的下料托盘上并固定,防止液压阀组从下料托盘上滑落,再通过首端顶升平移平台将下料托盘提升至上层辊道线的输送首端并通过上层辊道线将下料托盘输送至第二下料位,然后将液压阀组从下料托盘上取下,随后通过末端顶升平移平台将下料托盘降下至下层辊道线的输送首端并通过上层辊道线将下料托盘输送至第二上料位。整个搬运过程高度自动化,且能循环进行,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降低液压阀组搬运输送的效率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
[0028]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下料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600液压阀组54首端顶升平移平台51下料托盘541托盘搭载平台511下料基体542竖直升降机构512下料定位板543升降导向装置513下料仿形槽544第二光电传感器514下料定位销轴55末端顶升平移平台515下料集油槽56第二上料位52上层辊道线57第二下料位521下料限位壁58第二驱动装置522下料输送辊59矩形底架
53下层辊道线
ꢀꢀ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0035]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的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
[0036]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包括:
[0037]下料托盘51,用于装载液压阀组600;
[0038]上层辊道线52和下层辊道线53,上下间隔布置且均用于输送下料托盘51,上层辊道线52的输送首端的一侧设有第二上料位56且输送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二下料位57;
[0039]首端顶升平移平台54,设置在第二上料位56并能够升降移动以将下料托盘51从下层辊道线53的输送末端传送至上层辊道线52的输送首端;和
[0040]末端顶升平移平台55,设置在第二下料位57并能够升降移动以将下料托盘51从上层辊道线52的输送末端传送至下层辊道线53的输送首端。
[0041]具体地,首先将上一工序装配完成的液压阀组600放置在位于第二上料位56处的首端顶升平移平台54上的下料托盘51上,首端顶升平移平台54将下料托盘51输送至上层辊道线52的输送首端,下料托盘51在上层辊道线52上由输送首端移动至输送末端,并输送至位于第二下料位57处的末端顶升平移平台55,再由末端顶升平移平台55将下料托盘51从上层辊道线52输送末端降下,并将下料托盘51输送至下层辊道线53首端,下料托盘51在下层辊道线53上由输送首端移动至输送末端,最后将下料托盘51移动至首端顶升平移平台54进行循环工作。整个搬运过程高度自动化,且能循环进行,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包括:下料托盘(51),用于装载液压阀组(600);上层辊道线(52)和下层辊道线(53),上下间隔布置且均用于输送所述下料托盘(51),所述上层辊道线(52)的输送首端的一侧设有第二上料位(56)且输送末端的一侧设有第二下料位(57);首端顶升平移平台(54),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料位(56)并能够升降移动以将所述下料托盘(51)从所述下层辊道线(53)的输送末端传送至所述上层辊道线(52)的输送首端;和末端顶升平移平台(55),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料位(57)并能够升降移动以将所述下料托盘(51)从所述上层辊道线(52)的输送末端传送至所述下层辊道线(53)的输送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辊道线(52)和所述下层辊道线(53)的两端端部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58),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8)用于驱动所述上层辊道线(52)、所述下层辊道线(53)、所述首端顶升平移平台(54)和所述末端顶升平移平台(55)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包括:矩形底架(59),所述上层辊道线(52)和所述下层辊道线(53)沿所述矩形底架(59)的长度方向居中布置,所述首端顶升平移平台(54)和所述末端顶升平移平台(55)布置在所述矩形底架(59)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阀组下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红张家凯赵华东聂一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