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显示装置、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24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显示装置、充电装置,包括电源电路、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和正压输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和正压输出控制电路均与电压输入端相连,负压输出控制电路、正压输出控制电路还与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解决了无法简单控制双路正负电压稳定输出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显示装置、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显示装置、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充电桩上面的液晶屏幕采用单路驱动的电源,又或者是采用三极管的推挽双路正负电压输出的形式的驱动电源,基本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控制信号、推挽电路以及电压输出电路,然而现有方案的推挽控制波形需要额外控制,输出电压范围与推挽供电电压基本一致,输出不同的电压时需要调节推挽电路的供电电压,灵活度不高,控制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显示装置、充电装置,解决了无法简单控制双路正负电压稳定输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和正压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和正压输出控制电路均与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负压输出控制电路、正压输出控制电路还与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0006]可选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芯片和储能电感,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入端还与储能电感相连。
[0007]可选的,所述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二极管一、二极管二和第二电容,所述二极管一与二极管二并联,所述第一电容与二极管一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还与二极管二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与二极管一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还与二极管二的阳极相连,且所述二极管一、第二电容与二极管二形成闭合回路。
[0008]可选的,所述正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三、分压电路和第三电容,所述二极管三的阴极与分压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三的阴极还与第三电容相连。
[0009]可选的,所述负压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稳压管一和第四电容,所述稳压管一的阳极与二极管二的阳极相连,所述稳压管一的阴极连接负压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四电容还连接负压输出端。
[0010]可选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串联。
[0011]可选的,所述正压控制输出电路包括稳压管二和第五电容,所述稳压管二的阴极与二极管三的阴极相连,所述稳压管二的阳极连接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五电容与第三电容并联,所述第五电容还连接正压输出端。
[0012]可选的,还包括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连接电压输入端。
[0013]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使用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路驱动电源电路供电。
[0014]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路驱动电源电路。
[0015]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电源电路输出稳定可调的电压,并根据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压来调节电源电路反馈点的电压,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输出电压,正、负电压输出控制电路均利用二极管的反向截止作用以及电容的存储获得正电压与负电压,并通过稳压管一和稳压管二获得所需要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任何电路下,任意正负双路电压的输出要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和正压输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和正压输出控制电路均与电压输入端相连,负压输出控制电路、正压输出控制电路还与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0022]具体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芯片和储能电感,电压输入端连接电源芯片的输入端,电压输入端还与储能电感相连,电源芯片为DC/DC电源芯片,且DC/DC电源芯片的in引脚与电压输入端Vin相连,DC/DC电源芯片的SW引脚用于控制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FB引脚为反馈引脚,电压输入端Vin还连接第六电容C6,且第六电容C6为滤波电容,第六电容C6接地设置。
[0023]进一步地,正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三、分压电路和第三电容,二极管三的阴极与分压电路相连,二极管三的阴极还与第三电容相连,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串联,正压控制输出电路包括稳压管二和第五电容,稳压管二的阴极与二极管三的阴极相连,稳压管二的阳极连接正极输出端,第五电容与第三电容并联,第五电容还连接正压输出端。
[0024]具体地,储能电感L1远离电压输入端Vin的一端与二极管三D3的阳极相连,DC/DC电源芯片的SW引脚也与二极管三D3的阳极相连,二极管三D3的阴极连接稳压管二D5的阴极,稳压管二D5的阳极连接正压输出端Vo

P,且稳压管二D5上并联有第三电容C3和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地设置,二极管三D3的阴极还连接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远离二极管三D3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设置,第一电阻R1靠近第二电阻的一端还连接DC/DC电源芯片的FB引脚。
[0025]更进一步地,正电压输出逻辑原理为:当输出正压时,DC/DC电源芯片控制SW引脚,配合储能电感L1输出一定频率的方波,且方波峰值电压的大小由分压电路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调节,当SW引脚输出高电平时,二极管三D3导通给作为储能电容的第三电容C3
充电,几个周期内第三电容C3上的电压会缓慢上升到一个稳定值,此时稳压管二D5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稳压管参数,经过稳压后输出一个稳定的正电压值。
[0026]另一方面,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二极管一、二极管二和第二电容,二极管一与二极管二并联,第一电容与二极管一的阳极相连,第一电容还与二极管二的阴极相连,第二电容与二极管一的阴极相连,第二电容还与二极管二的阳极相连,且二极管一、第二电容与二极管二形成闭合回路。
[0027]负压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稳压管一和第四电容,稳压管一的阳极与二极管二的阳极相连,稳压管一的阴极连接负压输出端,第四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第四电容还连接负压输出端。
[0028]具体地,第一电容C1与储能电感L1相连,还连接DC/DC电源芯片的SW引脚,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二D2的阴极,二极管二D2的阳极连接稳压管一D4的阳极,稳压管一D4的阴极连接负压输出端Vo

N,第一电容D1还连接二极管一D1的阳极,二极管一D1的阴极连接第二电容C2,且二极管一D1的阴极还接地设置,第二电容C2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和正压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和正压输出控制电路均与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负压输出控制电路、正压输出控制电路还与电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芯片和储能电感,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入端还与储能电感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二极管一、二极管二和第二电容,所述二极管一与二极管二并联,所述第一电容与二极管一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还与二极管二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与二极管一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还与二极管二的阳极相连,且所述二极管一、第二电容与二极管二形成闭合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驱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输出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三、分压电路和第三电容,所述二极管三的阴极与分压电路相连,所述二极管三的阴极还与第三电容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曹银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万马智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