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的引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18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的引物,所述引物为3条2对引物,分别为F1、F2和R,F1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F2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R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引物在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这3条2对引物的设计和实验方法,能够快速、高通量地鉴别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的基因型,当天即可判断基因型,并可同时进行多个样本检测,成本较低,准确度高,能有效提高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的筛选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较之Sanger测序的方法,更加省时省力,且节约成本。且节约成本。且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的引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分子鉴定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的引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斑马鱼相较于人类有85%疾病基因组相似度以及各项生理过程高度保守,是研究人类疾病的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动物模型。在前期的癫痫患者的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结果中,筛选到可能引起癫痫疾病的基因IRF2BPL(基因编号为:Gene ID:64207),并随后构建了irf2bpl基因敲除斑马鱼癫痫模型(CN115058424A)。该斑马鱼癫痫模型具有一定潜在的科研和医疗价值,有望用于研究IRF2BPL突变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后续抗癫痫药物筛选。因此,有必要将该基因敲除斑马鱼建系和扩繁,而对该突变系斑马鱼的筛选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0003]前期构建的irf2bpl基因敲除斑马鱼突变形式为缺失7bp,基于Sanger测序的传统基因型鉴定方式比较费时费力,需要将每个包含突变位点序列的测序结果一一解读才能判断基因型。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更加省时省力的基因型鉴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的引物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的引物,所述引物为3条2对引物,分别为F1、F2和R,F1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F2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R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000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引物在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中的应用。
[0008]进一步地,包括如下步骤:以同一个待测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的基因组为模板,使用两个PCR扩增体系进行PCR扩增反应,其中第一个PCR扩增体系为F1和R,第二个PCR扩增体系为F2和R;PCR扩增反应结束后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束后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照,得出电泳图谱结果进行判断基因型:如果F1和R扩增出条带而F2和R没有扩增出条带,则待测斑马鱼基因型为野生型;如果F1和R没有扩增出条带而F2和R扩增出条带,则待测斑马鱼基因型为纯合突变体;如果F1和R扩增出条带,同时F2和R也扩增出条带,则待测斑马鱼基因型为杂合子。
[0009]更进一步地,PCR扩增体系中:上游引物F1或F2加入1μL,下游引物R加入1μL,2
×
Rapid Taq Master Mix加入10μL,ddH2O加入7μL,模板DNA加入1μL,总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
[0010]更进一步地,PCR扩增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5℃5min;35个循环:变性95℃15s,退火56℃15s,延伸72℃15s;再72℃7min。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irf2bpl突变体与野生型序列的不同,设计筛选了3条2对引物,对同一个待测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的基因组模板进行2个PCR体系扩增,从PCR产物中得到野生型等位基因片段或/和突变型等位基因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从而判断该基因组模板对应的斑马鱼的基因型:野生型、纯合突变体和杂合子。通过这3条2对引物的设计和实验方法,能够快速、高通量地鉴别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的基因型,当天即可判断基因型,并可同时进行多个样本检测,成本较低,准确度高,能有效提高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的筛选效率。本专利技术较之Sanger测序的方法,更加省时省力,且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irf2bpl野生型等位基因、突变型等位基因部分序列,F1、F2和R引物位置及序列。
[0014]图2为F3、F4和F5引物位置及序列。
[0015]图3为F5和R扩增体系扩增结果电泳图。
[0016]图4为16尾irf2bpl F2代基因型鉴定电泳图。
[0017]图5为2号斑马鱼(irf2bpl F2代斑马鱼野生型)测序峰图。
[0018]图6为4号斑马鱼(irf2bpl F2代斑马鱼纯合突变体)测序峰图。
[0019]图7为1号斑马鱼(irf2bpl F2代斑马鱼杂合子)测序峰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1)设计引物,前期构建的irf2bpl基因敲除斑马鱼的突变形式为在第1号外显子上缺失7bp,如图1所示,突变等位基因的部分序列为“ACGGAGCCCGTGTGCAGGGGTTGCGT
‑‑‑‑‑‑‑
GAGGGCGCGGAT”,其中
“‑”
表示缺失,缺失的序列为“GAATTAC”。先确定上游引物设计在突变位置上,下游引物设计在距离上游引物约370bp的位置上。
[0022]上游引物设计两条,第一条为F1,第二条为F2,下游引物设计一条,为R,如图1。引物F1和R能够扩增野生型等位基因片段,而不能扩增突变型等位基因片段;引物F2和R能够扩增突变型等位基因片段,而不能扩增野生型等位基因片段。通过这3条2对引物对同一个待测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的基因组模板进行扩增,以此来达到鉴定基因型的目的。其中F1的序列为:“GCAGGGGTTGCGTGAATTAC”(5
’→3’
),该引物的3

端位于突变位点里面,使用该引物和R引物进行PCR扩增时,只会结合到野生型等位基因上并延伸;而对于突变型等位基因,该引物的3

端不能与之碱基互补配对而不会产生扩增。F2的序列为:“TGTGCAGGGGTTGCGTGAG”(5
’→3’
),该引物跨过突变序列,且与突变位点之后的3个碱基能够碱基互补配对,使用该引物和R引物进行PCR扩增时,只会结合到突变型等位基因上并延伸;而对于野生型等位基因,该引物的3

端不能与之碱基互补配对而不会产生扩增。R引物的序列为“TCGGGCTCTGTCGGTTAAGC”(5
’→3’
)。
[0023]2)上游引物第二条,我们同时还设计了F3、F4和F5,如图2。F3的序列为:

TGTGCAGGGGTTGCGTG”(5
’→3’
),该引物3

端跨过突变序列,且与突变位点之后的1个碱基能够碱基互补配对,但是突变序列第一个碱基恰巧为“G”,因此该引物不能达到只扩增突变等位基因的效果;F4的序列为“TGTGCAGGGGTTGCGTGA”(5
’→3’
),该引物3

端跨过突变序列,且与突变位点之后的2个碱基能够碱基互补配对,但是突变序列第一二个碱基恰巧为“GA”,因此该引物也不能达到只扩增突变等位基因的效果;F5的序列为“TGTGCAGGGGTTG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的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为3条2对引物,分别为F1、F2和R,F1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F2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R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2.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在快速鉴定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基因型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同一个待测irf2bpl突变系斑马鱼的基因组为模板,使用两个PCR扩增体系进行PCR扩增反应,其中第一个PCR扩增体系为F1和R,第二个PCR扩增体系为F2和R;PCR扩增反应结束后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束后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照,得出电泳图谱结果进行判断基因型:如果F1和R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爽刘乐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美科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