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以铉专利>正文

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00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墙体垂直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包括靠墙板,靠墙板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该收纳槽的顶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一根测量臂,测量臂前端一体成型有角度测量尺,收纳槽靠近顶端以及中部的位置均设有定位销;测量臂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和绞盘仓,绞盘仓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驱动盘,驱动盘上键联接有线轮,线轮上缠绕有垂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折叠式设计,收拢后整体结构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方便快捷,而且本装置检测墙面倾斜角度的参照对象是墙体的墙面,其检测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检测位置的墙面倾斜角度,数据准确性高,同时该装置的使用并不局限于墙体是否封顶,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墙体垂直度检测
,具体为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

技术介绍

[0002]线锤是用来检验物体垂直度的工具之一,多用于建筑施工中的物体垂直度测量。
[0003]建筑墙体垂直度的测量数据是反映主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建筑施工中除了日常的监理测量外,更重要的是后期整体建筑物的验收测量环节,在验收环节中的墙体测量,其建筑墙体基本上都已封顶完工。
[0004]目前根据公开技术“CN218035065U”公布的一种便于检测的线坠中,其主体结构固定且庞大,不便于携带,而且根据公布的技术结构设计,在操作使用时需要将装置固定到墙体顶端(如图8所示),如此一来使得该装置并不能适用于已经封顶的墙体测量,而且,每转移一次位置就需要做一次拆装,操作起来较为不便,另外,众所周知,墙体倾斜度的测量,为了得到更加精确数据,并非专指一处位置进行测量,而是在墙体上随机选择多处位置进行测量统计,而公开技术中其线坠的安装位置在于墙体顶端(根据其结构设计,检测数据仅仅只能反馈在墙体靠近顶端部分),并不能对墙面其他位置的倾斜角度数据进行反馈,其检测出的数据并不能反馈或者代表墙面整体状态,尤其是在一些本身存在扭曲并校正后的墙体检测上(如图8所示)。
[0005]因此,我们针对上述公开技术方案“CN218035065U”提出一种便于携带和方便测量,且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
[0007]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包括靠墙板,所述靠墙板的中部竖直开设有前、后贯穿的收纳槽,该收纳槽的顶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一根测量臂,所述收纳槽靠近顶端以及中部的位置均设有定位销;
[0008]所述测量臂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和绞盘仓,其安装槽内安装有蓄电池和驱动电机,所述绞盘仓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驱动轴与驱动盘啮合传动,所述驱动盘上键联接有线轮;
[0009]所述测量臂前端一体成型有角度测量尺,所述角度测量尺的中部开设有一条线槽,且测量臂前端的中部位置沿测量臂的延伸方向固定有一根线管,所述线轮上缠绕有垂线,且垂线前端穿过测量臂内部开设的通道以及线管,从线管前端伸出并固定有线锤,所述垂线从线管前端伸出并下垂时的转折点与角度测量尺的原点位置重叠。
[00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定位销的两端均与收纳槽两侧槽壁一体成型,所述测量臂旋转收容在收纳槽后其靠近定位销的一侧对应定位销的位置开设有限位卡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测量臂从收纳槽中展开后,测量臂的一侧与位于顶部位置的定位销接触,并使测量臂与靠墙板之间形成90度的垂直角,且角度测量尺从原点到刻度90的位置处的连线方向与靠墙板角度平行。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位于绞盘仓的中心位置,且转轴与绞盘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前端为螺纹端,转轴的后端为光滑的圆柱端,所述驱动盘通过微型轴承转动安装在转轴的圆柱端,所述转轴的螺纹端外直径小于圆柱端的端面直径,且转轴的螺纹端上还旋拧有快拆手拧圆螺母,该快拆手拧圆螺母在转轴螺纹端上拧紧后其螺母的前端面与线轮的轴端面之间保留0.5毫米的间隙,而螺母的后端面则与测量臂表面保持同一平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盘包括与绞盘仓内壁适配的圆形底盘,所述底盘正面的中央一体成型有用来与转轴配合的套筒,该套筒上一体成型有用来构成键联接结构的限位齿,所述底盘底部的中央一体成型有蜗轮,所述驱动轴的轴端一体成型有螺旋蜗杆,该螺旋蜗杆与蜗轮配合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线轮与驱动盘的套筒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装配设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敞口处通过金属盖板密封,且盖板表面与测量臂表面齐平,所述测量臂的表面还设有电机开关用来控制驱动电机的启闭和旋转方向,以及用来为蓄电池充电的接口,所述驱动电机采用正反转马达。
[0015]进一步的,所述线管的前端出口底部采用弯曲的圆弧过渡设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采用可折叠式设计,收拢后整体结构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时只需要将装置展开,放下线锤,将靠墙板竖直贴靠在随机选择的墙面上,通过手动微调靠墙板竖直角度,使得垂线居于线槽中部即可,换位检测操作时同样不需要额外通过固定工具进行固定,依靠人工贴靠即可,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可根据检测人员的数据统计需求随机选择墙面位置进行检测,而且本装置检测墙面倾斜角度的检测点在于墙体的墙面,其检测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检测位置的墙面倾斜角度,同时该装置的使用并不局限于墙体是否封顶,适用范围广,而且检测墙面的倾斜角度数据将直观的通过垂线在角度测量尺上进行展示,方便操作人员记录统计。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剖面及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靠墙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驱动盘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驱动盘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使用时测量三种状态(A、B、C)的倾斜墙体时垂线与角度测量尺之间角度变化的示意图;
[0026]图8为上述公开技术在检测墙体倾斜角度时的安装以及测量方式示意简图。
[0027]图中:1、靠墙板;2、收纳槽;3、定位销;4、测量臂;5、限位卡槽;6、安装槽;7、蓄电池;8、驱动电机;9、驱动轴;10、盖板;11、绞盘仓;12、转轴;13、驱动盘;131、底盘;132、套筒;133、限位齿;134、蜗轮;14、线轮;15、快拆手拧圆螺母;16、角度测量尺;17、线槽;18、线管;19、垂线;20、线锤。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9]介于目前公开的已知技术中,关于墙体倾斜角度测量用的线坠装置存在携带不便,检测数据不够准确,不能有效地反馈整面墙体状况,且操作繁琐等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检测数据准确且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20,来解决上述问题。
[0030]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公布的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包括靠墙板1,在测量时将装置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其特征在于:包括靠墙板(1),所述靠墙板(1)的中部竖直开设有前、后贯穿的收纳槽(2),该收纳槽(2)的顶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一根测量臂(4),所述收纳槽(2)靠近顶端以及中部的位置均设有定位销(3);所述测量臂(4)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6)和绞盘仓(11),其安装槽(6)内安装有蓄电池(7)和驱动电机(8),所述绞盘仓(11)通过转轴(12)转动安装有驱动盘(13),所述驱动电机(8)输出端的驱动轴(9)与驱动盘(13)啮合传动,所述驱动盘(13)上键联接有线轮(14);所述测量臂(4)前端一体成型有角度测量尺(16),所述角度测量尺(16)的中部开设有一条线槽(17),且测量臂(4)前端的中部位置沿测量臂(4)的延伸方向固定有一根线管(18),所述线轮(14)上缠绕有垂线(19),且垂线(19)前端穿过测量臂(4)内部开设的通道以及线管(18),从线管(18)前端伸出并固定有线锤(20),所述垂线(19)从线管(18)前端伸出并下垂时的转折点与角度测量尺(16)的原点位置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销(3)的两端均与收纳槽(2)两侧槽壁一体成型,所述测量臂(4)旋转收容在收纳槽(2)后其靠近定位销(3)的一侧对应定位销(3)的位置开设有限位卡槽(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查看偏移角度的线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臂(4)从收纳槽(2)中展开后,测量臂(4)的一侧与位于顶部位置的定位销(3)接触,并使测量臂(4)与靠墙板(1)之间形成90度的垂直角,且角度测量尺(16)从原点到刻度90的位置处的连线方向与靠墙板(1)角度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以铉
申请(专利权)人:彭以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