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87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6
一种电池模块包括:模块,包括一系列电池堆叠,每个电池堆叠具有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系列单位电池;以及绝缘构件,使至少一个单位电池绝缘。电池模块还包括模块壳体以及在模块壳体中容纳电池堆叠的一系列接收部件。每个接收部件包括固定壁,该固定壁在相应的电池堆叠周围并具有与电池堆叠接触的部分。固定壁包括在接收部件的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反两端处的一对端壁。该对端壁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接合对应的电池堆叠的相应端表面。电池模块还包括在模块壳体的底板表面下面的冷却通道,用于冷却剂流动以冷却接收部件和电池堆叠。流动以冷却接收部件和电池堆叠。流动以冷却接收部件和电池堆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
[0001]本申请是针对申请日为2019年10月17日、申请号为201910990468.2、专利技术名称为“电池模块”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涉及电池模块,并涉及包括多个由多个单位电池(unit cell)形成的电池堆叠的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0003]可再充电电池或二次电池与一次电池的不同之处在于:充电和放电是可重复的,一次电池仅提供从化学材料到电能的不可逆转变。低容量可再充电电池可以用作小型电子设备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计算机和便携式摄像机的电源,大容量可再充电电池可以用作混合动力车辆等的电源。
[0004]二次电池可以包括包含正电极、负电极和插设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以及与电极组件电连接的电极端子。
[0005]电解质溶液被注入到壳体中,从而使电池能够通过正电极、负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的电化学反应而是可充电的和可再充电的。例如,壳体的形状可以是圆筒形或矩形,其可以根据电池的用途而不同。
[0006]可再充电电池可以以包括彼此串联或并联联接的多个单位电池的电池堆叠的形式使用,从而例如为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提供高能量密度。
[0007]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动车辆(EV)、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和其它电能消耗装置所需的电力的量增加,并且可以提供多个电池模块以满足该电力的量。
[0008]因此,新的模块结构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该新的模块结构可以简化部件、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和重量并使制造过程能够有效地进行,同时提供能够满足电能消耗装置的所需电力的多个电池堆叠。
[0009]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在本国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大的电池模块,其通过包括多个电池堆叠而具有有效提高电力的量并且在简化部件的同时有效改善制造工艺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模块,其包括一系列电池堆叠,所述一系列电池堆叠中的每个电池堆叠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布置的一系列单位电池以及使所述一系列单位电池中的至少一个单位电池绝缘的绝缘构件。电池模块还包括模块壳体和在模块壳体中配置为容纳所述一系列电池堆叠的一系列接收部件。所述一系列接收部件中的每个接收部件包括围绕所述一系列电池堆叠中的对应电池堆叠的固定壁,该固定壁包括在接收部件的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反两端处的一对端壁。该对端壁配置为在第一方向上接合所述对应电池堆叠的相应端表
面。用于冷却剂流动以冷却所述一系列接收部件和所述一系列电池堆叠的冷却通道在模块壳体的底板表面下面。
[0011]冷却板可以联接到模块壳体的底板表面,并且冷却通道可以被限定在冷却板中。
[0012]冷却通道可以包括向下突出并围绕底板表面的至少一个侧壁。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可以限定冷却通道。所述至少一个模块还可以包括通道盖,该通道盖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侧壁的下端以封闭和密封冷却通道。
[0013]冷却通道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可以与底板表面成一体。
[0014]所述至少一个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模块以及与第一模块相邻并联接到第一模块的第二模块。
[0015]电池模块还可以包括:联接部件,将第一模块的模块壳体联接到第二模块的模块壳体;以及冷却剂管线,连接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中的每个的模块壳体的冷却通道。
[0016]第一模块的模块壳体可以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联接到第二模块的模块壳体,并且冷却剂管线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包括一系列端口连接孔,所述一系列端口连接孔沿着冷却剂管线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联接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中的每个的冷却通道。
[0017]联接部件可以包括在第一模块的模块壳体的第一壁中的第一联接部件以及在第二模块的模块壳体的第二壁中的第二联接部件。第一壁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壁间隔开。
[0018]冷却剂管线可以包括:流入管线,配置为将冷却剂供应到冷却通道;以及流出管线,冷却剂通过该流出管线从冷却通道排出。流入管线连接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中的每个的冷却通道的一侧,流出管线连接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中的每个的冷却通道的另一侧,并且冷却通道的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在沿着第一方向的相反两侧。
[0019]所述一系列端口连接孔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与所述一系列端口连接孔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端口连接孔不同的直径。
[0020]模块壳体还可以包括分隔壁,该分隔壁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分隔由模块壳体的外壁围绕的内部空间以形成所述多个接收部件。分隔壁可以在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侧部处限定所述一系列接收部件中的每个的固定壁的一部分。分隔壁可以接触在所述一系列接收部件中的相应接收部件中的一对电池堆叠的侧表面。
[0021]所述一对端壁中的面对模块壳体的外壁的端壁可以沿着第一方向与该外壁间隔开并可以在该端壁和该外壁之间限定第一冲击吸收空间。
[0022]所述一系列接收部件可以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彼此相邻的两个接收部件,所述两个接收部件的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面对的端壁可以彼此间隔开以在所述端壁之间限定第二冲击吸收空间。
[0023]所述一系列电池堆叠中的每个电池堆叠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反端部处的一对端部支撑件,并且所述一对端部支撑件可以具有与端表面对应的外表面。
[0024]端壁可以向外弯曲使得端壁的中心部分与端表面间隔开,并且端表面可以向内凹陷使得端表面的中心部分与端壁间隔开。
[0025]端壁中的至少一个端壁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从外表面突出的一系列第一肋。所述多个第一肋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可以在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每个的第三方向上延伸。
[0026]所述一对端部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端部支撑件可以包括一系列第二肋,所述一系列第二肋从端表面朝向所述至少一个端壁突出并可以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0027]所述一系列第二肋可以具有格子结构。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通过包括多个电池堆叠,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量,并可以在简化组件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制造工艺。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视图。
[0030]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的接收部件的视图。
[0031]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的冷却通道的视图。
[0032]图4是当从下方观看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的冷却通道的视图。
[0033]图5是示出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彼此联接的图的视图。
[0034]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被复数地连接并且冷却剂管线被联接。
[0035]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冷却剂管线的端口连接孔联接到冷却通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模块相邻并联接到所述第一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中的每个包括:多个电池堆叠,模块壳体,以及在所述模块壳体中的多个接收部件,所述多个接收部件配置为容纳所述多个电池堆叠,联接部件,将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模块壳体联接到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模块壳体;其中所述多个接收部件中的每个接收部件包括固定壁,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模块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联接到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模块壳体,其中用于冷却剂流动以冷却所述多个接收部件和所述多个电池堆叠的冷却通道在所述模块壳体的底板表面下面,其中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联接到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底板表面的冷却板,其中所述冷却通道被限定在所述冷却板中,冷却剂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中的每个的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冷却通道,其中所述冷却剂管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多个端口连接孔,所述多个端口连接孔沿所述冷却剂管线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联接到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中的每个的所述冷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冷却通道包括向下突出并围绕所述底板表面的至少一个侧壁,所述至少一个侧壁限定所述冷却通道,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中的每个还包括通道盖,所述通道盖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侧壁的下端以封闭和密封所述冷却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冷却通道的所述至少一个侧壁与所述底板表面是一体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联接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模块壳体的第一壁中的第一联接部件和在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模块壳体的第二壁中的第二联接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壁间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冷却剂管线包括:流入管线,配置为向所述冷却通道供应冷却剂;以及流出管线,所述冷却剂通过所述流出管线从所述冷却通道排出,其中所述流入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中的每个的所述冷却通道的一侧,其中所述流出管线连接到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中的每个的所述冷却通道的另一侧,以及其中所述冷却通道的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在沿垂直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大烨金成勇金载昊文洙德裵长雄李俊衡林阧龙任志淳许银起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