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81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机构、分离机构及过滤机构;所述沉淀机构包括水箱及进水管;分离机构包括水槽、无轴螺旋、衬板及驱动件;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及第一过滤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水槽的下端开设排水口,从而可使分离砂粒后的污水从排水口排出到过滤箱内,经过滤机构过滤后排出,通过出水阀控制出水口的开启程度,使出水口内进入的污水流量与排水口排出的污水流量大致相等,因此,虽然排砂口的高度低于水箱的中心的高度,污水也不会灌满水槽,因此,污水中的砂粒不必输送至高处,水槽及无轴螺旋的长度也可以大大缩短,从而可以减小砂粒和水的输送距离和输送高度差,降低砂水分离的能耗。离的能耗。离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中,需要进行砂水分离,砂水分离的主要工艺是通过砂泵将沉砂池集渣斗中的砂粒连带污水一同抽送至砂水分离器内,通过砂水分离器中的无轴螺旋顶端出口将砂粒排出,污水则通过溢水口回流至格栅井。
[0003]现有的砂水分离器(如申请号为CN200910172226.9的中国技术专利)中,需要通过无轴螺旋将砂粒输送到U型槽体的上端,为了防止水箱内的水灌满U型槽体,U型槽体以及无轴螺旋的长度很大,通常为3米左右,从而可将砂粒从水箱的下端输送至U型槽体的上端再排出。
[0004]由于现有的砂水分离器需要将砂粒输送到高位再排出,U型槽体必须达到一定长度,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砂粒和水的重力以及摩擦阻力,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砂水分离器能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机构、分离机构及过滤机构;
[0007]所述沉淀机构包括水箱及进水管,所述水箱具有一沉淀腔,所述水箱的下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水箱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溢水口,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沉淀腔连通;
[0008]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水槽、无轴螺旋、衬板及驱动件,所述水槽倾斜5设置,所述水槽的中部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槽的上端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排砂口,所述排砂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水箱的中心的高度,所述水槽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无轴螺旋同轴内置于所述水槽内、并与所述水槽转动连接,所述衬板固定敷设于所述水槽的内壁上,所述衬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无轴螺旋间隙配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无轴螺旋连接、并0用于驱动所述无轴螺旋转动;
[0009]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及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并将所述过滤箱分隔成第一过滤腔及第二过滤腔,所述过滤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滤腔连通的第二溢水口,所述第一过滤腔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下方。
[001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轴螺旋固定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溢水口内设置有第二过滤件。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淀腔内设置有浊度检测件。
[001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阀包括封板及液压缸,所述封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出水
口处,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封板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封板移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阀还包括固定块、若干个导向杆及连接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水槽上,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若干个导孔,各个所述导向杆均滑动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导孔内,各个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封板固定连接,各个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液位检测件,所述液位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水槽内的液面高度。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槽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孔及第二漏水孔,所述第一漏水孔内设置有第三过滤件,所述第二漏水孔内设置有第四过滤件;所述液位检测件包括第一竖管、第二竖管、连接管及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竖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漏水孔连通,所述第一竖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竖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竖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漏水孔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竖管内的液面高度。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激光液位传感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箱为锥形,所述过滤箱的下端开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上设置有排泥阀。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首先关闭出水阀,含砂污水经由水管导入至沉淀腔内,污水中比重较大的砂粒向下沉淀、并逐渐汇聚到水槽的下端,上部的清水则从第一溢水口不断排出并回流至格栅井,当沉降到一定程度后,开启出水阀,含砂污水进入水槽的中部,同时驱动件带动无轴螺旋转动,无轴螺旋将砂粒和污水向上输送,在重力作用下,污水从无轴螺旋与衬板之间的微小间隙流下,而绝大部分砂粒的粒度都比该间隙大,因此会随着无轴螺旋的转动而逐渐上升、并最终从排沙口排出,从无轴螺旋与衬板之间的微小间隙流下的水从水槽的排水口流出、并落到第一过滤腔内,再经第一过滤件过滤后进入第二过滤腔,并最终从第二溢水口排出,从而实现了对污水中砂粒的分离。
[002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水槽的下端开设排水口,从而可使分离砂粒后的污水从排水口排出到过滤箱内,经过滤机构过滤后排出,通过出水阀控制出水口的开启程度,从而使出水口内进入的污水流量与排水口排出的污水流量大致相等,因此,虽然排砂口的高度低于水箱的中心的高度,污水也不会灌满水槽,因此,污水中的砂粒不必输送至高处,水槽及无轴螺旋的长度也可以大大缩短,从而可以减小砂粒和水的输送距离和输送高度差,降低砂水分离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沉淀机构及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是图2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是图1中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沉淀机构、11

水箱、111

出水口、112

第一溢水口、113

第二过滤件、12

进水管、13

出水阀、131

封板、132

液压缸、133

固定块、134

导向杆、135

连接块、14

浊度
检测件、2

分离机构、21

水槽、211

排砂口、212

排水口、213

第一漏水孔、214

第二漏水孔、22

无轴螺旋、23

衬板、24

驱动件、241

驱动电机、242

减速器、25

液位检测件、251

第一竖管、252

第二竖管、253

连接管、254

液位传感器、3

过滤机构、31

过滤箱、311

第一过滤腔、312

第二过滤腔、313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机构、分离机构及过滤机构;所述沉淀机构包括水箱及进水管,所述水箱具有一沉淀腔,所述水箱的下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水箱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溢水口,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沉淀腔连通;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水槽、无轴螺旋、衬板及驱动件,所述水槽倾斜设置,所述水槽的中部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槽的上端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排砂口,所述排砂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水箱的中心的高度,所述水槽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无轴螺旋同轴内置于所述水槽内、并与所述水槽转动连接,所述衬板固定敷设于所述水槽的内壁上,所述衬板的上端面与所述无轴螺旋间隙配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无轴螺旋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无轴螺旋转动;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及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并将所述过滤箱分隔成第一过滤腔及第二过滤腔,所述过滤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滤腔连通的第二溢水口,所述第一过滤腔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轴螺旋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水口内设置有第二过滤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内设置有浊度检测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砂水分离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贵刘淑强吴德明吴璨顾磊马慧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源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