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768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包括位于水平净烟道末端的整流装置和位于竖直烟囱内壁的液滴捕集导流装置,所述液滴捕集导流装置为沿烟囱内壁螺旋上升延伸、自烟囱内壁向内凸起的一体片状结构,在其任一高度的垂直截面内,其表面轮廓由包括多个导流段光滑连续连接形成;还包括位于烟囱底部的环形集液槽、集液槽经由一排液口与一排液管的一端连通,排液管的另一端与水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一体片状结构在其任一高度的垂直截面内的最末端均位于所述环形集液槽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离效率高、烟囱内部流场结构均一简单、易于成型、能够对烟囱冷凝水进行再处理,实现了冷凝水二次利用。凝水二次利用。凝水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燃煤电厂尾气处理
,具体是一种将燃煤电厂尾气进行水汽分离和回收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燃煤电厂普遍经历了超低排放的脱硫脱硝改造,同时伴随着GGH设备的取消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湿烟囱附近常出现酸雨的沉降。酸雨危害较大,对电厂周边的建筑物、车辆漆面等都有一定污染和损害作用,使烟囱周边区域的卫生情况恶化,而且各种化学离子和微量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针对上述描述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一下几种现有技术。
[0003]第一种是GGH/MGGH方案,这种方案技术成熟,但是设备安装空间大,整体系统能耗高、投资大、后期维护量大,能够消除烟囱雨现象,但无法去除微量有害物质,并且无法回收利用冷凝水。
[0004]第二种是喷淋冷却方案,这种方案原理简单,投资适中、回收水量理论可控,但需要辅助的水循环系统和额外设备安装空间。
[0005]第三种是冷却器方案,这种方案成熟,回收水量理论可控,但是设备安装空间大,整体系统能耗高、投资大、后期维护量大。
[0006]第四种是Helix除雾器系统,系统压降小、无需额外设备安装空间,但设备投资较大,烟囱内外部引流结构比较复杂,并依赖于较高高度的烟囱结构,在我国高纬度地区低温多风气候条件下,这种烟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11]一种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包括位于水平净烟道末端的整流装置和位于竖直烟囱内壁的液滴捕集导流装置,所述液滴捕集导流装置包括沿烟囱内壁螺旋上升延伸、自烟囱内壁向内凸起的一体片状结构,在其任一高度的垂直截面内,其表面轮廓由多个导流段光滑连续连接形成;还包括位于烟囱底部的环形集液槽,集液槽经由开设在烟囱壁部的排液口与一排液管的一端连通,排液管的另一端与一水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一体片状结构在其任一高度的垂直截面内的最末端均位于所述环形集液槽的上方。
[0012]优选地,多个所述导流段至少包括第一导流段、第二导流段和第三导流段。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段自烟囱内壁向烟囱中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流段为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段。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流段自第一导流段的末端自上而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段为具有第二半径的圆弧段。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三导流段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段的下方,自第二导流段的末端自烟囱中心方向向烟囱内壁延伸,所述第三导流段为具有第三半径的圆弧段。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径大于所述第三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半径。
[0017]优选地,所述水平净烟道末端的整流装置包括位于烟囱内部与水平净烟道末端接驳的整流管道,所述整流管道包括沿烟囱内所述液滴捕集导流装置的螺旋轨迹延伸的一段。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20]不仅能够有效消除目前普遍出现的烟囱雨现象、有效分离、收集烟囱中大于300微米的冷凝水液滴;单位高度内的收集效率高,比现有引流烟囱高度低28%的情况下,实现大于90%的分离效率;
[0021]烟囱内部流场结构均一简单、易于成型;
[0022]能够对烟囱冷凝水进行再处理,实现了冷凝水二次利用,提高水资源深度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安装于燃煤电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部件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7]如图1所示,燃煤电厂10的水平净烟道9在其末端连接烟囱1,具体地,在烟囱1靠近底部的位置伸入其中,高温尾气通入烟囱中后,其中富含的水汽在烟囱1中被收集,冷凝水经由排液管7进入水处理装置8进行有害物质的过滤、吸附、转化、反应,最终净水排出,进行回收利用。
[0028]如图2所示,水平净烟道9的末端与整流装置4接驳,并在水平净烟道9或整流装置4的水平部分穿过烟囱1的壁部。图2中显示的是在整流装置4的水平部分穿过烟囱1的壁部。
[0029]如图2所示,整流装置4包括位于烟囱内部的整流管道,所述整流管道包括沿烟囱内壁的液滴捕集导流装置2(将在下文详细描述)的螺旋轨迹延伸的一段,以使净烟气在烟囱内部形成初始的漩涡流场。
[0030]通常水平净烟道设置一对,位置相对地设置,此时每一条水平净烟道具有相应的整流装置并开口对称地设置,净烟气在烟囱内部形成初始的双漩涡流场。
[0031]烟囱1包括封闭的底部,所述整流管道的开口距离烟囱的底部一定距离,从而在所述开口与所述烟囱的底部之间形成环形集液槽5。环形集液槽5经由排液口6与排液管7的一
端连通,排液管7的另一端与水处理装置8连接。
[0032]烟囱1竖直设置,其内壁设置有液滴捕集导流装置2,所述液滴捕集导流装置2为沿烟囱内壁连续地、螺旋上升延伸、自烟囱内壁向内凸起的一体片状结构。在其任一高度的垂直截面内,其表面轮廓由包括多个导流段光滑连续连接形成。净烟气在烟囱内部形成初始的双漩涡流场的情况下,液滴捕集导流装置2相应地设置为双螺旋上升结构。
[0033]所述一体片状结构在其任一高度的垂直截面内的最末端均位于所述环形集液槽的上方。所述最末端距离烟囱1的壁面的垂直距离是d1。整流管道的开口的边缘距离烟囱1的壁面的垂直距离是d2。d1<d2,从而使得所述一体片状结构的最末端下滴的液体能够顺利流入环形集液槽5。
[0034]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导流段至少包括第一导流段22、第二导流段23和第三导流段24。
[0035]所述第一导流段22的圆心为O1,自烟囱内壁向烟囱中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流段为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段。
[0036]所述第二导流段23的圆心为O2,自第一导流段22的末端自上而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段为具有第二半径的圆弧段。
[0037]所述第三导流段24的圆心为O3,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段22的下方,自第二导流段23的末端自烟囱中心方向向烟囱内壁延伸,所述第三导流段为具有第三半径的圆弧段。
[0038]所述第一半径大于所述第三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半径。
[0039]借助于多个导流段的光滑连接,当混合有水汽的高温烟气所形成的初始的漩涡流场到达液滴捕集导流装置2,可沿其螺旋上升形成稳定的漩涡流场。
[0040]在上升过程中,水汽逐渐凝结而被第一导流段22的下表面捕集,并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包括位于水平净烟道末端的整流装置和位于竖直烟囱内壁的液滴捕集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捕集导流装置包括沿烟囱内壁螺旋上升延伸、自烟囱内壁向内凸起的一体片状结构,在其任一高度的垂直截面内,其表面轮廓由多个导流段光滑连续连接形成;还包括位于烟囱底部的环形集液槽,集液槽经由开设在烟囱壁部的排液口与一排液管的一端连通,排液管的另一端与一水处理装置连接;所述一体片状结构在其任一高度的垂直截面内的最末端均位于所述环形集液槽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段至少包括第一导流段、第二导流段和第三导流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厂尾气烟囱水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段自烟囱内壁向烟囱中心方向延伸,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龙魏春雷姜海波张晨宁林岩张金成张文博景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通辽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