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766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和环冷热风循环系统、混气装置和循环烟气罩,烧结机的多个风箱烟气出口端与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的进口端连接,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的出口端和环冷热风循环系统的出口端与混气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混气装置的出口端与循环烟气罩连接,循环烟气罩布置于烧结机的风箱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烧结工序是钢铁行业的耗能和污染物排放大户,由烧结工序排放的粉尘、SO2、NOx分别占钢铁行业排放总量的35%、40%和70%以上,同时烧结烟气中还含有CO、HF、二噁英等有害污染物,对环境破坏力大。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铁矿石烧结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发展循环经济,走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配套烟气循环工艺将成为烧结工序的一种必然趋势。
[0003]烟气循环回收利用,即选择性的将烧结机产生的部分载热废气返回烧结料层表面进行循环利用,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效果。
[0004]相比常规烧结,烟气循环具有以下特点:1)参与循环的烧结烟气的部分热量被回收利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焦粉的用量;2)可以明显减少进入到后续烟气处理环节的废气和粉尘排放量,降低机头电除尘装备、脱硫脱硝装置等烟气处理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3)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NOx、SO2、颗粒物的排放量,减排效果明显;
[0005]现有烟气循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多数投产烟气循环项目使用效果不理想,影响烧结矿的质量。应用案例多集中在有政策引导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钢铁企业配置烧结烟气循环的主动性不强。(2)循环烟气罩逸尘,影响工作环境。(3)自动化程度低,企业需要派专人值守。
[0006]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烟气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可以有效提升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r/>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0008]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和环冷热风循环系统、混气装置和循环烟气罩,烧结机的多个风箱烟气出口端与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的进口端连接,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的出口端和环冷热风循环系统的出口端与混气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混气装置的出口端与循环烟气罩连接;循环烟气罩布置于烧结机的风箱的上方。
[0010]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环冷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环冷热风循环管道和环冷热风循环风机,环冷热风循环管道的一端与环冷三段烟囱连接,环冷热风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环冷热风循环风机的进口端连接,环冷热风循环风机的出口端与混气装置连接。
[0011]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还包括内循环烟道、循环降尘烟道、多管除尘器、内循环风机,烧结机的多个风箱烟气出口端与内循环烟道的进口端连接,内循环烟
道的出口端经循环降尘烟道与多管除尘器的进口端连接,多管除尘器的出口端与内循环风机的进口端连接,内循环风机的出口端与混气装置的一个进口端连接,混气装置的出口端经混气装置出口管道与循环烟气罩连接。
[0012]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循环烟道包括高温循环烟道和低温循环烟道,烧结机前段组多个风箱烟气出口端与低温循环烟道连接,烧结机后段组多个风箱烟气出口端与高温循环烟道连接,低温循环烟道和高温循环烟道的出口端与循环降尘烟道的进口端连接;高温循环烟道与循环降尘烟道之间设有余热锅炉。
[0013]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循环降尘烟道下部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排灰灰斗,排灰灰斗的出口端设有双层卸灰阀,排灰灰斗的出口端下方设有输灰皮带机。
[0014]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循环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有富氧环管,富氧环管连接有富氧管道,富氧管道上设有氧气电动调节阀。
[0015]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混气装置出口管道上设有氧含量检测仪,氧含量检测仪通过控制器与富氧管道上的氧气电动调节阀连接,两者动态联锁。
[0016]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循环烟气罩上设有泄压管,泄压管上设有泄压阀,循环烟气罩的中部和端部上均布置有压力检测仪,循环烟气罩中部上的压力检测仪与泄压阀连接,循环烟气罩端部的压力检测仪与泄压阀连接。
[0017]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混气装置出口管道与循环烟气罩之间沿循环烟气罩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连接有多个送气支管,送气支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
[0018]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烧结机风箱的下方还设有烧结机大烟道,烧结机中段组的多个风箱的烟气出口与烧结机大烟道连接,烧结机大烟道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静电除尘器、主抽风机、脱硫装置、脱硝装置和烟囱;
[0019]烧结机大烟道的出口端与循环降尘烟道之间和烧结机大烟道的中段与循环降尘烟道之间均连接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上均设有阀门,两个阀门分别为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循环降尘烟道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布置于烧结机大烟道与循环降尘烟道的两个连接管道之间,循环降尘烟道与多管除尘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
[002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通过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实现烧结机排出的部分烟气和环冷机三段的废气一起循环利用,可以有效提升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结烟气再循环系统的控制联动图;
[0024]图中,1

低温循环烟道;2

高温循环烟道;3

余热锅炉;4

循环降尘烟道;5

灰斗;6

输灰皮带机;7

卸灰阀;8

多管除尘器;9

内循环风机;10

富氧环管;11

环冷三段烟囱;12

环冷热风循环风机;13

混气装置;14

混气装置出口管道;15

送气支管;16

电动调节阀;17

循环烟气罩;18

泄压管;19

泄压阀;20

第一阀门;21

第二阀门;22

第三阀门;23

第四阀门;24

富氧管道;25

氧气电动调节阀;26

烟囱出口阀;27

环冷烟气切换阀;28

环冷热风循环管道;29

氧含量检测仪;30

第一压力检测仪;31a

第二压力检测仪;31b

第三
压力检测仪;32

静电除尘器;33

主抽风机;34

脱硫装置;35

脱硝装置;36

烟囱;3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和环冷热风循环系统、混气装置和循环烟气罩,烧结机的多个风箱烟气出口端与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的进口端连接,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的出口端和环冷热风循环系统的出口端与混气装置的进口端连接,混气装置的出口端与循环烟气罩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冷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环冷热风循环管道和环冷热风循环风机,环冷热风循环管道的一端与环冷三段烟囱连接,环冷热风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环冷热风循环风机的进口端连接,环冷热风循环风机的出口端与混气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烧结内循环烟气系统包括内循环烟道、循环降尘烟道、多管除尘器、内循环风机,烧结机的多个风箱烟气出口端与内循环烟道的进口端连接,内循环烟道的出口端经循环降尘烟道与多管除尘器的进口端连接,多管除尘器的出口端与内循环风机的进口端连接,内循环风机的出口端与混气装置的一个进口端连接,混气装置的出口端经混气装置出口管道与循环烟气罩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内循环烟道包括高温循环烟道和低温循环烟道,烧结机前段组多个风箱烟气出口端与低温循环烟道连接,烧结机后段组多个风箱烟气出口端与高温循环烟道连接,低温循环烟道和高温循环烟道的出口端与循环降尘烟道的进口端连接;高温循环烟道与循环降尘烟道之间设有余热锅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降尘烟道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刘鹏汪锡文陈红章甘杰曹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