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建荣专利>正文

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45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涉及配电箱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电缆导入,将电缆从配电箱的插线孔插入配电箱内部;S2、电缆处理,通过电缆处理装置对线缆末端进行处理;S3、电缆清洁,通过电缆处理装置对完成剥削的电缆内芯表面进行处理;S4、电缆对接,将两个完成处理的电缆头部相互对应后对两个电缆进行焊接操作。通过设置的二次配线工艺有效提高了配电箱在生产加工过程的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有效的降低了二次配线过程中的成本,通过设置的二次配线装置可以方便的对电缆进行处理操作,提升了配电箱在二次配线过程中的效率。了配电箱在二次配线过程中的效率。了配电箱在二次配线过程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生产
,具体为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分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组装封闭或半封闭金属箱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0003]目前大多数配电箱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二次配线仍然依赖于一线员工的经验和局部工序机械化的方式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存在配线不整齐、线头裸露、配线不留余量和配线效率低等问题,达不到整齐划一的要求,以至于影响整体工艺观感和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电缆导入,将电缆从配电箱的插线孔插入配电箱内部;
[0007]S2、电缆处理,通过电缆处理装置对线缆末端进行处理;
[0008]S3、电缆清洁,通过电缆处理装置对完成剥削的电缆内芯表面进行处理;
[0009]S4、电缆对接,将两个完成处理的电缆头部相互对应后对两个电缆进行焊接操作。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外壳;
[0011]对接机构,所述对接机构包括对接槽、夹持块、缓冲弹簧、驱动杆和滑槽,所述对接槽对称设置在外壳两侧,所述对接槽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夹持块设置在外壳内壁两侧是,所述夹持块设置在外壳内部靠近对接槽的一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夹持块内侧,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外壳和夹持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设置在夹持块侧面,所述驱动杆穿过外壳设置在外壳侧面,所述滑槽对称设置在外壳两侧,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滑槽内部,所述驱动杆结构与滑槽结构相互对应;
[0012]剥削机构,所述剥削机构包括剥削刀、连接轴和驱动轴,所述剥削刀设置在夹持块远离对接槽的一侧,所述连接轴设置在剥削刀侧面,所述连接轴与夹持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设置在驱动杆末端,所述驱动轴两端分别与连接轴和驱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与剥削刀和驱动轴之间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对接机构可以将两节电缆进行自动对接,从而提升了电缆配线对接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工操作,同时,剥削机构可以对电缆末端进行剥削,从而提升了装置的便利性能。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为“L”字型结构,所述安装组件之间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
方案中的旋转拼接式的外壳可以旋转开启,方便剥削下的电缆外皮从电缆末端进行丢弃。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块内侧设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内部固定设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为海绵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清洁块可以在剥削的过程中随剥削刀同步移动,从而对电缆内芯表面进行清洁,方便后续的处理操作。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杆与夹持块之间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转动连接的驱动杆可以对驱动轴以及连接轴进行驱动,从而方便的控制剥削刀对电缆外皮的切割深度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杆内侧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驱动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块外侧设有与固定杆结构相互对应的固定孔。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废料收集机构,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和旋转盖,所述收集箱设置在外壳底端内侧,所述旋转盖设置在收集箱顶端,所述旋转盖与收集箱之间转动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废料收集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设置在旋转盖内部,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旋转盖和收集箱之间固定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废料收集机构还包括驱动索,所述驱动索设置在外壳侧面,所述驱动索两端分别与旋转盖和外壳之间固定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两侧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外壳之间滑动连接。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通过设置的二次配线工艺有效提高了配电箱在生产加工过程的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有效的降低了二次配线过程中的成本。
[002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通过设置的二次配线装置可以方便的对电缆进行处理操作,提升了配电箱在二次配线过程中的效率。
[0024]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通过设置的组合式拼接机构和剥削机构可以对电缆进行剥削操作,同时在完成剥削后可以通过夹持块对电缆进行夹持操作,从而方便对两个相互拼接的电缆内芯进行焊接固定操作。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块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收集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B处放大示意图。
[0033]图中:1、外壳;101、安装组件;2、对接机构;201、对接槽;202、夹持块;203、缓冲弹
簧;204、驱动杆;205、滑槽;206、储存槽;207、清洁块;208、固定杆;3、剥削机构;301、剥削刀;302、连接轴;303、驱动轴;4、废料收集机构;401、收集箱;402、旋转盖;403、扭簧;404、驱动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5]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电缆导入,将电缆从配电箱的插线孔插入配电箱内部;S2、电缆处理,通过二次配线装置对线缆末端进行处理;S3、电缆清洁,通过二次配线装置对完成剥削的电缆内芯表面进行处理;S4、电缆对接,将两个完成处理的电缆头部相互对应后对两个电缆进行焊接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对接机构(2),所述对接机构(2)包括对接槽(201)、夹持块(202)、缓冲弹簧(203)、驱动杆(204)和滑槽(205),所述对接槽(201)对称设置在外壳(1)两侧,所述对接槽(201)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夹持块(202)设置在外壳(1)内壁两侧是,所述夹持块(202)设置在外壳(1)内部靠近对接槽(201)的一侧,所述缓冲弹簧(203)设置在夹持块(202)内侧,所述缓冲弹簧(203)两端分别与外壳(1)和夹持块(20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204)设置在夹持块(202)侧面,所述驱动杆(204)穿过外壳(1)设置在外壳(1)侧面,所述滑槽(205)对称设置在外壳(1)两侧,所述驱动杆(204)设置在滑槽(205)内部,所述驱动杆(204)结构与滑槽(205)结构相互对应;剥削机构(3),所述剥削机构(3)包括剥削刀(301)、连接轴(302)和驱动轴(303),所述剥削刀(301)设置在夹持块(202)远离对接槽(201)的一侧,所述连接轴(302)设置在剥削刀(301)侧面,所述连接轴(302)与夹持块(20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303)设置在驱动杆(204)末端,所述驱动轴(303)两端分别与连接轴(302)和驱动杆(20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302)两端分别与剥削刀(301)和驱动轴(303)之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荣计扬扬
申请(专利权)人:秦建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