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7165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触发模态窗、判断交互对象位置、判断模态窗布局位置和显示模态窗,利用系统的后排屏幕、座舱摄像头、图像识别模块、模态窗布局模块以及显示模块,通过座舱摄像头拍摄触发模态窗前后时间段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利用图像识别模块读取该时间段的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的视线及动作,判断交互对象的人数和位置从而判断模态窗布局位置,利用模态窗布局模块布局模态窗的显示位置,并通过显示模块将模态窗展示在后排屏幕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后排屏幕弹出模态窗时,根据确定交互对象的位置或人数,自动调整模态窗在后排屏幕上展示的位置,缩短人机交互距离,提升使用体验感。升使用体验感。升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态窗布局
,尤其涉及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模态窗:即指窗口的特殊模式,出现在前级主视窗前方,使主窗口可被看到(移动屏幕上可能出现全屏),但主应用无法使用,用户想要返回主应用时,需要先与模态窗进行互动,互动方式包含弹窗、提示、浮出层、操作表等操作。
[0003]目前车载屏幕较大,车内的交互方式仍以触控为主,模态窗一般位于屏幕主窗口居中位置,当交互对象与模态窗距离较远时,不方便信息的阅读与触控交互。
[0004]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及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交互对象与模态窗距离较远时,不方便信息的阅读与触控交互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及系统,以优化模态窗阅读和触控的舒适便捷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所述方法实施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101、触发模态窗:触发方式包括触控触发和语音触发;S102、判断交互对象人数和位置:基于图像识别模块,判断交互对象位置,读取模态窗触发前的座舱摄像头视频数据,判断交互对象的人数和位置;S103、确定模态窗布局位置:根据图像识别模块所判断交互对象人数和位置,调用模态窗布局模块,判定模态窗在后排屏幕上所展示的位置,若判定交互对象位于后排座舱左后座,则判定模态窗显示于后排屏幕的左侧,若判定交互对象位于后排座舱右后座,则判定模态窗显示于后排屏幕的右侧,若判定交互对象位于后排座舱中后座,则判定模态窗显示于后排屏幕的中部;S104、显示模态窗:根据所判定的模态窗布局位置,调用显示模块,在后排屏幕上显示不同的模态窗布局方案。
[0007]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S101步骤中,所述触控触发是指交互对象在与后排屏幕进行触控操作时,后排屏幕弹出触发模态窗,所述语音触发是指在交互对象在与后排屏幕进行语音操控时,后排屏幕弹出触发模态窗。
[0008]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S102步骤中,当车载系统识别到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时,同步启动图像识别模块,读取座舱摄像头所拍摄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前后时刻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基于该时段内的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判定该时段画面内交互对象的人数和交互对象所处座舱的位置。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读取座舱摄像头所拍摄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前后时刻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的时长取决于触发场景的类型,若为即时性触发则读取触发动作前几秒的活动画面,若为延时性触发则读取时长需大于延时时长。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判定该时段画面内交互对象的人数,采用视线识别,读取该时段内注视后排屏幕有几人,若为多人共同交互,则作为类型为其他,若为单人交互,则根据交互对象所处座舱的位置,判定模态窗布局位置。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判定交互对象所处座舱的位置的判定方法采用动作识别,根据模态窗触发前最后一个与后排屏幕交互的对象,则判定出交互对象所处座舱的位置。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判断交互对象位置包括左座位、右座位和其他,所述左座位为交互对象位于座舱左边座位上,所述右座位为交互对象位于座舱右边座位上,所述其他为交互对象位于座舱中间座位或交互对象为多人。
[0013]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S104步骤中,在后排屏幕上显示不同的模态窗布局方案,模态窗布局方案包括居中展示、靠左展示和靠右展示。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模态窗布局方案在展示时采用弹窗、提示、浮出层和操作表中任意一种展示形式。
[0015]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方法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后排屏幕:设置于座舱后排座的前部上方,为人机交互车载娱乐系统的体验端;座舱摄像头:设置于后排屏幕上,并位于后排屏幕的前端面上侧,用于拍摄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前后时刻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读取座舱摄像头所拍摄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前后时刻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判定该时段画面内交互对象的人数和交互对象所处座舱的位置;模态窗布局模块:用于根据所判断交互对象位置类型布局模态窗的显示位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模态窗在后排屏幕上展示的位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座舱摄像头拍摄触发模态窗前后时间段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利用图像识别模块读取该时间段的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的视线及动作,判断交互对象的人数和位置从而判断模态窗布局位置,利用模态窗布局模块布局模态窗的显示位置,并通过显示模块将模态窗展示在后排屏幕上。本专利技术在后排屏幕弹出模态窗时,根据确定交互对象的位置或人数,自动调整模态窗在后排屏幕上展示的位置,缩短人机交互距离,信息的阅读与触控交互,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后排屏幕在驾舱内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态窗布局方案在展示时的类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根据交互对象位置判断模态窗布局方案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图像识别模块判断交互对象人数及位置的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一: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普及,带动了车辆向智能化方向的快速转变,用户除了考虑车辆操控性能外,逐渐注重车辆娱乐系统的使用体验,其中车载娱乐设施以各种形式装配在座舱内,如星空顶棚、车载影院等,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载座舱后排屏幕,极大的提升了后排乘客的视觉享受,由于屏幕过大,传统的模态窗一般以固定居中的形式展示在后排屏幕上,坐在座舱两侧座位的乘客,操控起来十分不便,本实施例介绍一种座舱后排屏幕在模态窗弹窗时的智能布局方法,该方法实施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101、触发模态窗:触发方式包括触控触发和语音触发;触控触发是指交互对象在与后排屏幕进行触控操作时,后排屏幕弹出触发模态窗,语音触发是指在交互对象在与后排屏幕进行语音操控时,后排屏幕弹出触发模态窗。
[0020]S102、判断交互对象人数和位置:基于图像识别模块,判断交互对象位置,读取模态窗触发前的座舱摄像头视频数据,判断交互对象的人数和位置;如图4所示,具体的,当车载系统识别到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时,同步启动图像识别模块,读取座舱摄像头所拍摄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前后时刻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基于该时段内的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判定该时段画面内交互对象的人数和交互对象所处座舱的位置;读取座舱摄像头所拍摄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前后时刻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的时长取决于触发场景的类型,若为即时性触发则读取触发动作前几秒的活动画面,若为延时性触发则读取时长需大于延时时长,以便能够更全面准确的抓取到交互对象的人数。
[0021]其中,判定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实施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S101、触发模态窗:触发方式包括触控触发和语音触发;S102、判断交互对象人数和位置:基于图像识别模块,判断交互对象位置,读取模态窗触发前的座舱摄像头视频数据,判断交互对象的人数和位置;S103、确定模态窗布局位置:根据图像识别模块所判断交互对象人数和位置,调用模态窗布局模块,判定模态窗在后排屏幕上所展示的位置,若判定交互对象位于后排座舱左后座,则判定模态窗显示于后排屏幕的左侧,若判定交互对象位于后排座舱右后座,则判定模态窗显示于后排屏幕的右侧,若判定交互对象位于后排座舱中后座,则判定模态窗显示于后排屏幕的中部;S104、显示模态窗:根据所判定的模态窗布局位置,调用显示模块,在后排屏幕上显示不同的模态窗布局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1步骤中,所述触控触发是指交互对象在与后排屏幕进行触控操作时,后排屏幕弹出触发模态窗,所述语音触发是指在交互对象在与后排屏幕进行语音操控时,后排屏幕弹出触发模态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02步骤中,当车载系统识别到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时,同步启动图像识别模块,读取座舱摄像头所拍摄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前后时刻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基于该时段内的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判定该时段画面内交互对象的人数和交互对象所处座舱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座舱摄像头所拍摄触发模态窗动作指令前后时刻座舱内目标对象的活动画面的时长取决于触发场景的类型,若为即时性触发则读取触发动作前几秒的活动画面,若为延时性触发则读取时长需大于延时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内后排屏幕模态窗智能布局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俊
申请(专利权)人: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