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轮机静电检测状态输出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轮机静电检测状态输出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专利网上公开了一种25MW等级高转速抽汽凝汽式汽轮机,公开号CN213478410U,涉及一种高转速抽汽凝汽式汽轮机,解决了现有的25MW等级汽轮机循环效率低的问题。本新型的前轴承箱支撑于基架上;高中压缸支撑在前轴承箱上,并与低压排汽缸固连;低压排汽缸固定在后轴承箱上;并支撑于基架上;前轴承设置在前轴承箱内部,后轴承设置在后轴承箱内部;转子依次穿过高中压缸、低压排汽缸;转子通过减速箱与发电机固连;连通管连通高中压缸的调端与电端;主蒸汽进入主汽调节联合阀后,再进入高中压缸,高中压缸与低压排汽缸采用单层缸合缸设计,高中压缸采用全周进汽,低压排汽缸单侧向下排汽;高中压缸内的静叶片以及动叶片采用预扭装配式结构。有益效果为提高循环效率,降低建厂成本。
[0003]上述专利中汽轮机没有设置用于采集和检测汽轮机转动轴产生的静电的设备,导致该汽轮机出现静电故障时维修人员不能及时收到故障提示,从而错过最佳维修时间,沿重的情况下会对汽轮机造成较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汽轮机出现静电故障时不能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具有可对汽轮机转动轴处的静电实时监测功能的一种应用于汽轮机静电检测状态输出电路。
[0005]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汽轮机静电检测状态输出电路,包括用于输入采集到的静电信号的输入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轮机静电检测状态输出电路,包括用于输入采集到的静电信号的输入接口I4,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接口I4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报警器接口J1和用于控制汽轮机工作状态的控制开关接口N1,所述的输入接口I4与报警器接口J1间设有用于控制报警器接口J1的报警控制电路,所述的输入接口I4与控制开关接口N1间设有用于操控控制开关接口N1的开关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轮机静电检测状态输出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报警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继电器K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的输入接口I4的1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K1的5引脚和二极管D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1的2引脚和二极管D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的负极接+5V,所述的继电器K1的1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1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1的3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3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1的4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2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输入接口I4的2引脚与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K2的5引脚和二极管D2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2的2引脚和二极管D2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2的负极接+5V,所述的继电器K2的1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4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2的3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6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2的4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5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输入接口I4的3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K3的5引脚和二极管D3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3的2引脚和二极管D3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3的负极接+5V,所述的继电器K3的1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7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3的3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9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3的4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8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的输入接口I4的4引脚与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和三极管Q4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的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K4的5引脚和二极管D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继电器K4的2引脚和二极管D4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4的负极接+5V,所述的继电器K4的1引脚与报警器接口J1的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效峰,唐小路,郑涛,游浩,陈振宇,赵金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伍德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