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阀门加长杆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加长杆、光头阀、柔性接头、销轴,所述柔性接头呈柱状,柔性接头的下端设有一个下连接槽,柔性接头的上端设有一个上连接槽,所述光头阀上设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阀杆,阀杆的顶端为一段连接杆,连接杆插入下连接槽内,下连接槽的内壁紧贴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杆的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加长杆竖直设置,加长杆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条,连接条插入上连接槽内,加长杆底端与柔性接头顶端之间有间隙,连接条与上连接槽的内侧壁和底壁之间均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柔性接头连接阀杆和加长杆,即使阀杆和加长杆的同轴度较差也不会大大增加阀门使用时的扭矩。同轴度较差也不会大大增加阀门使用时的扭矩。同轴度较差也不会大大增加阀门使用时的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门加长杆柔性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的
,特别是阀门加长杆连接结构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光头阀的阀杆和加长杆之间采用连轴套刚性连接或采用万向节连接。光头阀的阀杆与加长杆使用联轴套刚性连接时,无法消除加工造成的加长杆与阀杆不同轴问题,故而造成阀门操作扭矩大。用万向节替代联轴套时,可消除加长杆与阀杆不同轴问题,操作扭矩轻,但万向节成本高,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阀门加长杆柔性连接结构,能够消除加长杆和阀杆不同轴对阀门操作的影响,操作扭矩轻,且成本较低。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阀门加长杆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加长杆、光头阀、柔性接头、销轴,所述柔性接头呈柱状,柔性接头的下端设有一个下连接槽,柔性接头的上端设有一个上连接槽,所述光头阀上设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阀杆,阀杆的顶端为一段连接杆,连接杆插入下连接槽内,下连接槽的内壁紧贴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杆的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加长杆竖直设置,加长杆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条,连接条插入上连接槽内,加长杆底端与柔性接头顶端之间有间隙,连接条与上连接槽的内侧壁和底壁之间均有间隙,所述柔性接头上安装有一根水平设置的销轴,销轴穿透上连接槽,连接条上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通孔,销轴穿过通孔,通孔的内径大于销轴的外径。
[000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多边形。
[0006]作为优选,所述销轴的一端为阻挡盘,销轴的另一端插有一根与销轴垂直的开口销,开口销和阻挡盘分别位于柔性接头的两侧。
[0007]作为优选,所述光头阀上固定有一个护筒,护筒围住加长杆和柔性接头,加长杆的顶端安装有一个带动加长杆转动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为电动执行器或手动操作机构。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柔性接头连接阀杆和加长杆,即使阀杆和加长杆的同轴度较差也不会大大增加阀门使用时的扭矩,且由于柔性接头不需要保证加长杆和阀杆之间的同心度,降低了制造成本。
[0009]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阀门加长杆柔性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0011]图中:1
‑
光头阀、2
‑
加长杆、3
‑
柔性接头、4
‑
护筒、10
‑
阀杆、20
‑
连接条、21
‑
执行机构、25
‑
通孔、31
‑
下连接槽、32
‑
上连接槽、35
‑
销轴、36
‑
阻挡盘、37
‑
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阅图1,本技术阀门加长杆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加长杆2、光头阀1、柔性接头3、销轴35,柔性接头3呈柱状,柔性接头3的下端设有一个下连接槽31,柔性接头3的上端设有一个上连接槽32,所述光头阀1上设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阀杆10,阀杆10的顶端为一段连接杆,连接杆插入下连接槽31内,下连接槽31的内壁紧贴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杆的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加长杆2竖直设置,加长杆2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条20,连接条20插入上连接槽32内,加长杆2底端与柔性接头3顶端之间有间隙,连接条20与上连接槽32的内侧壁和底壁之间均有间隙,所述柔性接头3上安装有一根水平设置的销轴35,销轴35穿透上连接槽32,连接条20上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通孔25,销轴35穿过通孔25,通孔25的内径大于销轴35的外径。
[0013]所述柔性接头3为钢制柔性接头3。
[0014]所述连接杆的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多边形。
[0015]所述销轴35的一端为阻挡盘36,销轴35的另一端插有一根与销轴35垂直的开口销37,开口销37和阻挡盘36分别位于柔性接头3的两侧。
[0016]所述光头阀1上固定有一个护筒4,护筒4围住加长杆2和柔性接头3,加长杆2的顶端安装有一个带动加长杆转动的执行机构21,执行机构21为电动执行器或手动操作机构。
[0017]本技术工作过程:
[0018]本技术阀门加长杆柔性连接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当执行机构21带动加长杆2转动时,加长杆2带动连接条20转动,连接条20带动柔性接头3转动,柔性接头3带动阀杆10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连接条20左右两侧与上连接槽32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可以消除加长杆2与阀杆10之间左右方向的不同轴,由于通孔25的内径大于销轴35的外径,通孔25与销轴35之间有间隙,该间隙可以消除加长杆2与阀杆10之间前后方向的不同轴,加长杆2与柔性接头3之间的间隙以及连接条20与上连接槽32底壁之间的间隙可以避免连接条20在位置调整过程中被卡住,连接条20可以相对于销轴35前后左右自由移动来消除加长杆2与阀杆10之间的不同轴,连接条2和柔性接头3形成一个类似于万向节功能的接头,但成本远低于万向节。
[0019]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阀门加长杆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长杆(2)、光头阀(1)、柔性接头(3)、销轴(35),所述柔性接头(3)呈柱状,柔性接头(3)的下端设有一个下连接槽(31),柔性接头(3)的上端设有一个上连接槽(32),所述光头阀(1)上设有一根竖直设置的阀杆(10),阀杆(10)的顶端为一段连接杆,连接杆插入下连接槽(31)内,下连接槽(31)的内壁紧贴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杆的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加长杆(2)竖直设置,加长杆(2)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条(20),连接条(20)插入上连接槽(32)内,加长杆(2)底端与柔性接头(3)顶端之间有间隙,连接条(20)与上连接槽(32)的内侧壁和底壁之间均有间隙,所述柔性接头(3)上安装有一根水平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志良,朱永辉,马钰昆,富晨帆,舒俊杰,张严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班尼戈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