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贯穿减震冷却模块,包括连接框架以及安装在连接框架内的散热器,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上护板、下护板以及两个侧板,散热器包括上水室和下水室,上护板上向下延伸有位于上水室两侧的上护板折边,所述上水室上开有贯穿通孔,贯穿通孔内装有减震螺套,所述减震螺套上设有与贯穿通孔内孔适配的减震定位块以及位于上护板折边和上水室之间的减震帽头,连接螺栓穿过减震螺套和两个上护板折边;所述下水室的下端面固接有凸台,所述下护板上开有容凸台插入的定位孔,所述凸台外圈和定位孔内圈之间设有减震垫,通过在上水室设置的减震螺套和下水室的减震垫,实现了整个散热器的弹性减震连接,极大地起到减震效果。极大地起到减震效果。极大地起到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贯穿减震冷却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模块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贯穿减震冷却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冷却模块安装在车辆上,一般包括中冷器、散热器、油冷器,为了降低占用的空间,经常会将中冷器、散热器和油冷器通过一套框架结构连接为一体结构,其中的散热器一般包括上水室、下水室和连接在中间的散热芯体,由于散热器重量大,冲击强,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一般通过螺栓直接连接在框架结构上,因此散热器在框架结构中的抗震能力差,长期在震动的工况下中容易导致散热器的裂缝失效,影响整个冷却模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贯穿减震冷却模块,可以有效增强散热器的抗震能力。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贯穿减震冷却模块,包括连接框架以及安装在连接框架内的散热器,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上护板、下护板以及连接上护板和下护板的两个侧板,所述散热器包括上水室和下水室,上护板上向下延伸有位于上水室两侧的上护板折边,所述上水室上开有贯穿通孔,贯穿通孔内装有减震螺套,所述减震螺套上设有与贯穿通孔内孔适配的减震定位块以及位于上护板折边和上水室之间的减震帽头,连接螺栓穿过减震螺套和两个上护板折边;所述下水室的下端面固接有凸台,所述下护板上开有容凸台插入的定位孔,所述凸台外圈和定位孔内圈之间设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上端向外延伸至定位孔的上端面。本方案中的减震螺套实现了上水室和上护板的弹性连接,凸台插入定位孔实现定位,并通过减震垫实现减震连接。
[0005]作为优化,还包括安装在连接框架内的中冷器和油冷器。本方案中还包括中冷器和油冷器,从而将中冷器、散热器、油冷器一体连接在连接框架内。
[0006]作为优化,所述贯穿通孔为六边形孔,减震定位块为与贯穿通孔适配的六边形。本方案中的六边形孔可以防止减震螺套旋转,起到定位的作用。
[0007]作为优化,所述贯穿通孔内装有两个减震螺套,两个减震螺套自贯穿通孔两端插入。本方案中两个减震螺套自贯穿通孔两端插入,从而便于减震螺套的安装。
[0008]作为优化,所述上水室上开有2~4个贯穿通孔,所述下水室的下端面固接有2~4个凸台。本方案中设置2~4个贯穿通孔和2~4个凸台,可以对上水室和下水室起到很好的减震连接效果。
[0009]作为优化,所述下护板上向上延伸有位于下水室两侧的下护板折边。本方案中的下护板折边起到加强下护板的作用。
[0010]作为优化,所述上护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和两个侧板的上端连接,下护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和两个侧板的下端连接。本方案中上护板、下护板和两个侧板均在端部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组装。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贯穿减震冷却模块,通过在上水室设置的减震螺套和下水室的减震垫,实现了整个散热器的弹性减震连接,上下都有减震结构,极大地起到减震效果。
[0012]随着运行时,因为减震螺套的减震作用,框架振动传递给芯体的振动力得到极大降低,提高了产品的结构强度。减震螺套的减震帽头处可以减震左右方向的力,减震帽后面的减震定位块因为橡胶材质可以减震上下前后的力,又因为减震定位块为六角型结构,可以起到固定作用,侧板带来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振动都得到有效减弱。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上水室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上护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减震螺套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减震螺套的剖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图1中A
‑
A面剖视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下水室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下护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技术减震垫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技术图1中B
‑
B面剖视图;
[0023]图中所示:
[0024]1、散热器,11、上水室,12、贯穿通孔,13、下水室,14、凸台,2、中冷器,3、油冷器,4、上护板,41、护板折边,42、螺栓孔,5、下护板,51、定位孔,6、侧板,7、减震螺套,71、减震定位块,72、减震帽头,8、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6]如图1~10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贯穿减震冷却模块,包括连接框架以及安装在连接框架内的散热器1,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上护板4、下护板5以及连接上护板4和下护板5的两个侧板6,上护板4和下护板5横向设置,侧板6竖向设置,所述上护板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和两个侧板6的上端连接,下护板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和两个侧板6的下端连接,从而形成方形的框架结构。
[0027]还包括安装在连接框架内的中冷器2和油冷器3。散热器1、中冷器2和油冷器3共面设置,且散热器设置在中间位置,中冷器2和油冷器3与连接框架的连接结构不做限定,一般为螺栓连接。
[0028]所述散热器1包括上水室11和下水室13,还包括散热芯体,上水室11和下水室13分别固接在散热芯体上下两端。
[0029]上护板4上向下延伸有位于上水室11两侧的上护板折边41,从而使上护板4的截面为倒U形,上护板4为金属板折弯而成。
[0030]所述上水室11上开有贯穿通孔12,所述贯穿通孔12为六边形孔,所述上水室11上
开有2~4个贯穿通孔12,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贯穿通孔12。
[0031]贯穿通孔12内装有减震螺套7,所述贯穿通孔12内装有两个减震螺套7,两个减震螺套7自贯穿通孔12两端插入。
[0032]减震螺套7的本体为金属管,所述减震螺套7上设有与贯穿通孔12内孔适配的减震定位块71以及位于上护板折边41和上水室11之间的减震帽头72,减震定位块71为弹性材料,例如橡胶、聚氨酯等,减震定位块71设置在减震螺套7的端部,且减震定位块71为与贯穿通孔12适配的六边形,减震螺套7的本体的金属管一直延伸至减震帽头72端部并向外圈翻折,从而提高与减震定位块71和减震帽头72的连接强度。
[0033]连接螺栓穿过减震螺套7和两个上护板折边41,上护板折边41上开有容连接螺栓穿过的螺栓孔42,从而将减震螺套7和两个上护板折边41连接为一体,也就实现了上水室11的减震连接。
[0034]所述下水室13的下端面固接有凸台14,所述凸台14为圆柱形凸台,所述下水室13的下端面固接有2~4个凸台14,本实施例中下水室13的下端面固接有2个凸台14。
[0035]如图10所示,所述下护板5上开有容凸台14插入的定位孔51,所述凸台14外圈和定位孔51内圈之间设有减震垫8,所述减震垫8的上端向外延伸至定位孔51的上端面,从而实现了下水室13的减震连接支撑。
[0036]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穿减震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框架以及安装在连接框架内的散热器(1),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上护板(4)、下护板(5)以及连接上护板(4)和下护板(5)的两个侧板(6),所述散热器(1)包括上水室(11)和下水室(13),上护板(4)上向下延伸有位于上水室(11)两侧的上护板折边(41),所述上水室(11)上开有贯穿通孔(12),贯穿通孔(12)内装有减震螺套(7),所述减震螺套(7)上设有与贯穿通孔(12)内孔适配的减震定位块(71)以及位于上护板折边(41)和上水室(11)之间的减震帽头(72),连接螺栓穿过减震螺套(7)和两个上护板折边(41);所述下水室(13)的下端面固接有凸台(14),所述下护板(5)上开有容凸台(14)插入的定位孔(51),所述凸台(14)外圈和定位孔(51)内圈之间设有减震垫(8),所述减震垫(8)的上端向外延伸至定位孔(51)的上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穿减震冷却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