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66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该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担架主体包括两边设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之间设置有担架面;所述承重杆两侧下设置有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担架主体两边设有手握杆,所述担架主体内承重杆之间设有固定横撑杆,所述担架主体两边承重杆上有两个卡扣式固定用束缚带,所述束缚带距离两边承重杆的距离相同,所述承重杆两端下设置有静放承重支撑杆,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与承重杆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对称设置在担架主体的两边,可调节支撑组件连接在正方形铝合金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其他有坡道如山地等的担架救援运输。救援运输。救援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矿山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

技术介绍

[0002]一旦患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越早实施心肺复苏,病人抢救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据大量数据表明,在4分钟内实施,有一半的病人能被抢救过来;4到6分钟内只有10%能被成功抢救:超过6分钟则约只有4%的病人可以被抢救,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跳呼吸停止后的心肺复苏必须立即就进行。另外,对外伤患者体表出现可能会影响生命安全的创面大出血等也应停止运输并立即进行紧急处置。
[0003]在地下开采业中,井下作业面地形多比较复杂,从掘进作业面到提升罐笼这个途中的坑道距离达数百甚至一两千米的情况很常见,一些坑道途中常有上下坡,有些坡道已硬化做成水泥台阶,有些为硬质的斜面泥土层,当碰上在上下坡道上患者病情出现需要马上停下来进行心脏复苏,或如体表伤口出现大量出血等需要进行紧急包扎处置,或其他紧急用药,或对病情进行即时检查,或疲惫的救护队员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想停下休息片刻,这些都需要患者处于大致的水平位,其中进行心肺复苏术操作有高频率的垂直向下用较大的力,即担架垂直向上的支撑力也需要有足够的保证。而将载有患者的担架放在斜坡道路上时担架会向下滑动,且有时坡度还较大不能满足操作要求。也就是说此时一种放在有斜坡而患者平躺面仍为水平位且牢固的担架是迫切需要;此种情况在多坡形荒山上的救援时也可碰到;为此设计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矿山设备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该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担架主体包括两边设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之间设置有担架面;所述承重杆两侧下设置有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担架主体两边设有手握杆,所述担架主体内承重杆之间设有固定横撑杆,所述担架主体两边承重杆上有两个卡扣式固定用束缚带,所述束缚带距离两边承重杆的距离相同,所述承重杆两端下设置有静放承重支撑杆,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与承重杆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对称设置在担架主体的两边,所述连接组件为正方形铝合金管和钢铆钉,所述正方形铝合金管套接在承重杆上,所述正方形铝合金管在两边承重杆通过钢铆钉连接,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连接在正方形铝合金管上。
[0006]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为支撑钢管、螺纹钢和7字型钢板,所述支撑钢管与7字型钢板的7字脚的连接为焊接,7字型钢板的7字头通过钢铆钉与承重杆和正方形铝合金管连接,所述支撑钢管内腔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钢上有螺丝纹,
螺纹钢上的螺丝纹与支撑钢管内螺纹相匹配并通过旋转连接在支撑钢管内。
[0007]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担架面为铝合金面材质,所述担架面上有圆形漏孔,所述圆形漏孔在担架面中间以两边承重杆长轴方向多行平行排列。
[0008]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纹钢最下端有脚掌,所述脚掌接地面有抓地钢刺。
[0009]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钢铆钉贯穿7字型钢板、正方形铝合金管和承重杆。
[001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杆上设置第二正方形铝合金管套接在承重杆上。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在矿山患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担架在斜坡道和运输中做心肺复苏的急救,本技术可以在有一定坡度的坡道上让担架面保持大致的水平位,为紧急病情需要马上提供医学操作面时便可马上供给符合医学要求的大致水平位;在较长的坡道路上,若患者病情允许,可为疲劳的救援队员提供片刻的放下担架休息的机会。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承重杆1,担架面2,手握杆3,固定横撑杆4,束缚带5,静放承重支撑杆6,正方形铝合金管7,钢铆钉8,支撑钢管9,螺纹钢10,7字型钢板11,圆形漏孔12,脚掌 13,抓地钢刺14,第二正方形铝合金管15,不锈钢钢管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如图1所示;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该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可调节支撑组件,担架主体包括两边设有承重杆1,承重杆1之间设置有担架面2;承重杆1两侧下设置有可调节支撑组件,担架主体两边设有手握杆3,担架主体内承重杆1之间设有固定横撑杆4,担架主体两边承重杆1上有两个卡扣式固定用束缚带5,束缚带5距离两边承重杆1 的距离相同,承重杆1两端下设置有静放承重支撑杆6,可调节支撑组件与承重杆1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对称设置在担架主体的两边,连接组件为正方形铝合金管7和钢铆钉8,正方形铝合金管7套接在承重杆1上,正方形铝合金管7在两边承重杆通过钢铆钉8 连接,可调节支撑组件连接在正方形铝合金管7上。
[0016]具体实施中,连接后的可调节支撑组件在平行于担架长轴方向上可在一个固定的90度内活动,连接后的可调节支撑在垂直于担架长轴方向不能活动。
[0017]可调节支撑组件为支撑钢管9、螺纹钢10和7字型钢板11,支撑钢管9与7字型钢板 11的7字脚的连接为焊接,7字型钢板11的7字头通过钢铆钉8与承重杆1和正方形铝合金管7连接,支撑钢管9内腔设有内螺纹,螺纹钢10上有螺丝纹,螺纹钢10上的螺丝纹与支撑钢管9
内螺纹相匹配并通过旋转连接在支撑钢管9内;担架面2为铝合金面材质,担架面 2上有圆形漏孔12,圆形漏孔12在担架面中间以两边承重杆1长轴方向多行平行排列;螺纹钢10最下端有脚掌13,脚掌13接地面有抓地钢刺14;钢铆钉8贯穿7字型钢板11、正方形铝合金管7和承重杆1;承重杆1上设置第二正方形铝合金管15套接在承重杆上。
[0018]实施例1:
[0019]担架主体为长196cm、宽55cm,其中担架面2为铝合金硬质面长172cm、宽45cm,担架两边承重杆1为铝合金管长196cm、承重杆直径3.5cm,担架面2与担架两边承重杆1最底位在同一水平面。
[0020]实施例2:
[0021]可调节支撑组件与担架的连接点有两个,两点对称性地位于担架两边承重杆背面,在担架两边承重杆1上的具体点位为距离一端120cm距离另一端76cm,正方形铝合金管7有长10cm 四边边长为4.5cm内径3.5cm,静放承重支撑杆6高度10cm,担架两边承重杆1上有卡扣式固定用束缚带5两个,束缚带5距离两边承重杆1的端点分别为60cm。
[0022]实施例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其特征在于:该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担架主体包括两边设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之间设置有担架面;所述承重杆两侧下设置有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担架主体两边设有手握杆,所述担架主体内承重杆之间设有固定横撑杆,所述担架主体两边承重杆上有两个卡扣式固定用束缚带,所述束缚带距离两边承重杆的距离相同,所述承重杆两端下设置有静放承重支撑杆,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与承重杆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对称设置在担架主体的两边,所述连接组件为正方形铝合金管和钢铆钉,所述正方形铝合金管套接在承重杆上,所述正方形铝合金管在两边承重杆通过钢铆钉连接,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连接在正方形铝合金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矿山井下斜坡道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为支撑钢管、螺纹钢和7字型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士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