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599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9
一种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由钢质的垫板本体及固定设置于垫板本体下板面的钢质垫板上定位块、垫板下定位块构成,其中两个垫板上定位块内侧面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个垫板下定位块、外侧面之间的宽度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


[0001]本技术涉及金矿开采出矿用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

技术介绍

[0002]在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中,矿石回收率低一直是业界面临的一个难题;矿石回收率低有两个原因造成:一是在采矿作业中,为保证采矿安全需预留矿柱而导致矿石回收率低;二是采矿作业过程中,粒度较小的破碎矿石因嵌落在采矿作业面无法完全回收造成;尤其在当前用工紧张,采用机械化电耙代替人力进行出矿作业时,会有更多粒度较小的破碎矿石嵌落在耙道上,更进一步恶化了矿石回收率。
[0003]虽然之前曾尝试通过人工预先平整出矿耙道,来改善矿石回收率,但人工平整出矿耙道工作量大,而且电耙出矿过程中又会重新导致出矿耙道不平整,其最终效果也不太理想;也曾尝试在出矿耙道上铺设橡胶垫,但橡胶垫材质较软,容易被电耙子刮坏,因此使用时间短,在出矿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更换,导致总的使用成本也偏高;因此如何在采用电耙出矿减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矿石回收率不变或进一步提高矿石回收率,成为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中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采用该垫板铺设在出矿耙道上,形成完整、平整的出矿耙道面,从而避免粒度较小的破碎矿石因嵌落在凸凹不平的耙道上无法回收而造成出矿损失;该垫板铺设后不用进行人工维护,同时又可回收重复利用,因此在提高矿石回收率的同时,又极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0005]一种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该出矿垫板包括垫板本体,及固定设置于垫板本体下板面的垫板上定位块、垫板下定位块,出矿垫板、垫板上定位块、垫板下定位块均采用钢材;其中两个垫板上定位块内侧面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个垫板下定位块外侧面之间的宽度2

4毫米;垫板上定位块、垫板下定位块、外侧两端均延伸出垫板本体;电耙出矿垫板在使用时,直接将若干出矿垫板铺设在出矿耙道上,相邻两个电耙出矿垫板之间相互抵触,通过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定位,即相邻两块出矿垫板的上定位块设置在下定位块外侧,同时垫板本体会落在上定位块设和下定位块上,防止出现左右错位、或后一块出矿垫板的板面低于前一块出矿垫板板面的情况,最终在出矿耙道上形成形成完整、平整的出矿耙道面,使电耙子可以在出矿耙道面顺利移动;电耙在完整、平整的出矿耙道面上进行出矿作业,粒度较小的破碎矿石始终留在矿耙道面上,待电耙作业完成后,人工使用工具将耙道面上的粒度较小的破碎矿石进行清扫回收,从而极大提高了矿石回收率;在相邻两个采场作业结束后,回收出矿垫板重复用于其他出矿耙道的铺设,因此可极大降低出矿垫板的使用成本。
[0006]进一步的,垫板上定位块、垫板下定位块延伸出垫板本体的部分设有通孔,该通孔可插入钢钎或挂钩,方便作业人员搬运或移动出矿垫板。
[0007]优选的,出矿垫板两侧通过连接铰链转动设置有右加宽板、左加宽板,右加宽板、左加宽板为对称结构;在实际作业时,出矿耙道会有宽窄不同的情况,当遇到宽度较大的出矿耙道时,通过铰链连接左、右加宽板加宽出矿垫板,以适应宽窄不同的耙道铺设需要。
[0008]进一步的,连接铰链中设置有铰接轴,铰接轴上设置有开口销;铰接轴加开口销的铰接连接结构,实际为可拆卸连接,当出矿垫板需要加宽时,通过铰接轴连接左、右加宽板,用开口销防止铰接轴脱落;当需要拆除左、右加宽板时,拆除开口销,拔下铰接轴,即可实现垫板本体与左、右加宽板的分离。
[0009]进一步的,右加宽板、左加宽板下板面固定设置有加宽板支撑块、加宽板辅助支撑块;其中加宽板支撑块延伸出右加宽板、左加宽板板边,其中加宽板辅助支撑块外侧端面与右加宽板、左加宽板板边设有设定的距离;当在铺设加宽后的出矿垫板时,相邻两块出矿垫板的左、右加宽板在展开后,后一块出矿垫板的左、右加宽板会落在前一块出矿垫板的加宽板支撑块上,防止出现后一块出矿垫板的左、右加宽板板面低于前一块出矿垫板的左、右加宽板板面的情况;其中加宽板辅助支撑块外侧端面与右加宽板、左加宽板板边设置的空白距离,是防止加宽板支撑块、加宽板辅助支撑块之间发生干涉。
[0010]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由钢质的垫板本体及固定设置于垫板本体下板面的钢质垫板上定位块、垫板下定位块构成,其中两个垫板上定位块内侧面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个垫板下定位块、外侧面之间的宽度,垫板上定位块、垫板下定位块外侧两端均延伸出垫板本体;电耙出矿垫板在使用时,以前后抵触的方式将若干出矿垫板铺设在出矿耙道上,相邻两个出矿垫板之间通过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定位,最终在出矿耙道上形成形成完整、平整的出矿耙道面;电耙在完整、平整的出矿耙道面上进行出矿作业,粒度较小的破碎矿石始终留在矿耙道面上,待电耙作业完成后,人工使用工具将耙道面上的粒度较小的破碎矿石进行清扫回收,极大提高了矿石回收率,从而解决了在采用电耙出矿减小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矿石回收率提高的行业难题;另外出矿垫板还可回收重复利用,因此还极大降低的出矿垫板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一的电耙出矿垫板外观示意图一;
[0013]图3为实施例一的电耙出矿垫板外观示意图二;
[0014]图4为实施例二的电耙出矿垫板外观示意图一;
[0015]图5为实施例二的电耙出矿垫板外观示意图二。
[0016]图中:1、下阶段运输巷道;2、上阶段运输巷道;3、脉内切割上山;4、开采作业面;5、出矿垫板;5.1、垫板本体;5.1.1、垫板上定位块;5.1.2垫板下定位块;5.2、右加宽板;5.2.1、加宽板支撑块;5.2.2、加宽板辅助支撑块;5.3、左加宽板;5.4、连接铰链;6、电耙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8]实施例一:
[0019]一种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包括垫板本体5.1、垫板上定位块5.1.1、垫板下定位块5.1.2,其中垫板本体5.1采用1000*600m*5mm厚轧制钢板,垫板上定位块5.1.1、垫板下定位块5.1.2采用5#槽钢,垫板上定位块5.1.1、垫板下定位块5.1.2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垫板本体5.1的下板面,其中两个垫板上定位块5.1.1内侧面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个垫板下定位块5.1.2外侧面之间的宽度4mm,垫板上定位块5.1.1、垫板下定位块5.1.2外侧两端均延伸出垫板本体5.1约30mm,在垫板上定位块5.1.1、垫板下定位块5.1.2延伸出垫板本体5.1的部分设有通孔;垫板本体5.1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下板面焊接固定两个外径为40mm的铰接圆套。
[0020]该实施例的出矿垫板具体使用方法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其特征是:出矿垫板(5)包括垫板本体(5.1),及固定设置于垫板本体(5.1)下板面的垫板上定位块(5.1.1)、垫板下定位块(5.1.2);其中两个垫板上定位块(5.1.1)内侧面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个垫板下定位块(5.1.2)外侧面之间的宽度;垫板上定位块(5.1.1)、垫板下定位块(5.1.2)外侧两端均延伸出垫板本体(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其特征是:垫板上定位块(5.1.1)、垫板下定位块(5.1.2)均延伸出垫板本体(5.1)的部分设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缓倾斜极薄金矿脉开采电耙出矿垫板,其特征是:出矿垫板(5)两侧通过连接铰链(5.4)转动设置有右加宽板(5.2)、左加宽板(5.3);右加宽板(5.2)、左加宽板(5.3)为对称结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旭胜桑鹏飞刘亚雄杨石龙陈书洋刘宗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