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涉及吊装平台的领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吊装平台拆除时产生较多建筑废料的问题。吊装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桩组、多个第一钢梁、多个第二钢梁和多个预制混凝土板,所述支撑桩组包括多个用于埋设于地基的支撑桩,所述第一钢梁连接于所述支撑桩的顶端,所述第二钢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钢梁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二钢梁的顶部,多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形成用于支撑吊装设备的支撑平台。成用于支撑吊装设备的支撑平台。成用于支撑吊装设备的支撑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
[0001]本申请涉及吊装平台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陆上风力发电亟待发展,风机安装时需要吊装设备吊装,但该地区多为软土地基,不满足吊装设备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工人需要提前建设吊装平台,作为风力发电塔建设常用的临时配套设施,吊装平台用于承载吊装设备,吊装平台对风机的顺利吊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4]为了保证吊装施工时的安全性,吊装平台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变形要求较高,若软土厚度较浅并且下卧层(下卧层是处于地基持力层以下的土层)承载力良好,可采用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处理;当软土层较厚时,通常采用桩基础配合混凝土梁板的形式。由于吊装平台为临时构筑物,当风机吊装完成后,不论是换填垫层还是混凝土梁板,地面以下约1.5米深度内均需拆除,因此,会产生较多建筑废料,不利于土地的复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吊装平台拆除时产生较多建筑废料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桩组、多个第一钢梁、多个第二钢梁和多个预制混凝土板,多个所述支撑桩组和多个所述第一钢梁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桩组包括多个用于埋设于地基的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垂直于地面,多个所述支撑桩沿布设水平线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钢梁连接于所述支撑桩的顶端,且同一组的多个所述支撑桩均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梁的底部,所述第一钢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布设水平线共线,多个所述支撑桩组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支撑桩组的布设水平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钢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多个所述第二钢梁沿所述第一钢梁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钢梁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二钢梁的顶部,多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板沿所述第二钢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对齐贴紧,多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形成用于支撑吊装设备的支撑平台。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梁为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二钢梁为第二工字钢,所述第一钢梁的下翼缘通过地脚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桩,所述第二钢梁的下翼缘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梁的上翼缘,所述预制混凝土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钢梁的上翼缘。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桩具有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浇筑通孔,所述浇筑通孔贯穿所述支撑桩,所述地脚螺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浇筑通孔内的混凝土,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梁的下翼缘。
[0010]优选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螺栓的栓头嵌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二螺栓的栓头的顶面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顶面平齐。
[0011]优选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为矩形,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宽度为1.5
‑
1.8m,长度为6cm。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面与地面平齐或高出地面1cm。
[0013]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0014]多个支撑桩支撑于地基中,第一钢梁连接于支撑桩的顶端,多个第一钢梁的顶面连接有第二钢梁,然后预制混凝土板连接于多个第二钢梁的顶面,多个支撑桩、多个第一钢梁和多个第二钢梁相连用于支撑多个预制混凝土板,多个预制混凝土板组成一整块的支撑平台,吊装设备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吊装设备的重量可以通过多个预制混凝土板均匀分配到每个支撑桩上,当吊装设备完成风机的吊装时,可以将预制混凝土板、第二钢梁、第一钢梁以及支撑桩拆下,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地面以下约1.5米深度内均需拆除,本申请涉及的吊装平台拆除的量比较少,且支撑桩、预制混凝土板、第二钢梁、第一钢梁大部分可以重复使用,不会产生较多的建筑废料,有利于土地的复耕。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申请,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0016]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的侧视部分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20]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0021]图6为工字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支撑桩;11、浇筑通孔;12、混凝土;2、第一钢梁;3、第二钢梁;4、支撑平台;41、预制混凝土板;411、凹槽;5、地脚螺栓;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8、工字钢;81、上翼缘;82、下翼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术语“包括”、“具
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明确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包含虽然并未明确列出的但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或者基于本申请构思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增加的步骤或单元。
[0026]如图1
‑
2所示,本申请公开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桩组、多个第一钢梁2、多个第二钢梁3和多个预制混凝土板41,多个支撑桩组和多个第一钢梁2一一对应,支撑桩组包括多个用于埋设于地基的支撑桩1,支撑桩1垂直于地面,多个支撑桩1沿布设水平线依次间隔布置,第一钢梁2连接于支撑桩1的顶端,且同一组的多个支撑桩1均连接于第一钢梁2的底部,第一钢梁2的长度方向与布设水平线共线,多个支撑桩组间隔布置,且多个支撑桩组的布设水平线相互平行;第二钢梁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钢梁2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第一钢梁2的顶部,多个第二钢梁3沿第一钢梁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预制混凝土板4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钢梁3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第二钢梁3的顶部,多个预制混凝土板41沿第二钢梁3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板41对齐贴紧,多个预制混凝土板41形成用于支撑吊装设备的支撑平台4。
[0027]多个支撑桩1支撑于地基中,第一钢梁2连接于支撑桩1的顶端,多个第一钢梁2的顶面连接有第二钢梁3,然后预制混凝土板41连接于多个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吊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桩组、多个第一钢梁、多个第二钢梁和多个预制混凝土板,多个所述支撑桩组和多个所述第一钢梁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桩组包括多个用于埋设于地基的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垂直于地面,多个所述支撑桩沿布设水平线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钢梁连接于所述支撑桩的顶端,且同一组的多个所述支撑桩均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梁的底部,所述第一钢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布设水平线共线,多个所述支撑桩组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支撑桩组的布设水平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钢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一钢梁的顶部,多个所述第二钢梁沿所述第一钢梁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钢梁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二钢梁的顶部,多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板沿所述第二钢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对齐贴紧,多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板形成用于支撑吊装设备的支撑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张岗,王栋,肖飞,续夏光,曾杨,邹纪明,孙大勇,白玉龙,周全林,朱美娜,王一飞,朱彬,易磊,王伟进,何建新,彭文兵,韩倩文,孙永良,李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绿色动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