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中间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38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伸中间孔结构,其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模体、上顶杆、内脱块,上模体内形成有第一气道、与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一气腔;下模组件包括:下模体、拉深冲头、下模板、弹性件和下顶杆,下模体、拉深冲头内形成有第二气道,下顶杆设于第二气道内且随第二气道内气压变化而在第二气道内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中分别设置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利用气道内的压力变化配合上顶杆和下顶杆上下移动,实现料带拉伸导向与脱模,降低了料带脱模所需的行程,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结构成本低,简单可靠,可大规模推广使用。可大规模推广使用。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伸中间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拉伸中间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冲压领域,向下拉深是一种常用的拉深工艺。受冲床行程及冲压效率影响。向下拉深模具的下模定位较高,送料前需抬升很高,影响效率。由于向下拉深产品底部不平,若定位做在上模,冲压时易导致产品擦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伸中间孔结构,其降低了料带从下模中向上脱出的行程,提高了生成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伸中间孔结构,其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
[0005]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体、上顶杆、内脱块,所述上模体内形成有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一气腔,所述内脱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气腔内,且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过杆孔,所述上顶杆设于所述过杆孔内,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一气腔形成加压腔体,所述上顶杆随所述加压腔体内气压变化而在所述过杆孔内上下移动;
[0006]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体、拉深冲头、下模板、弹性件和下顶杆,所述拉深冲头安装于所述下模体上,所述下模板套设于所述拉深冲头上并能沿所述拉深冲头上下移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拉深冲头上且位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模体之间,所述下模体、拉深冲头内形成有第二气道,所述下顶杆设于所述第二气道内且随所述第二气道内气压变化而在所述第二气道内上下移动。
[0007]优化的,所述上模体上设有第一气管接头,其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用于将气源的气体引入第一气道和第一气腔内。
[0008]优化的,所述下模体上设有第二气管接头,其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用于将气源的气体引入第二气道内。
[0009]优化的,所述上模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板、上模座、上夹板和止挡板,所述第一气腔形成于所述上夹板内,所述第一气道形成于所述上盖板、上模座以及上夹板上,所述止挡板形成有供所述内脱块的下端部穿过的过块孔,所述内脱块下行至下极限位时,其上端部卡设于所述止挡板的上端面上。
[0010]优化的,所述下模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模座、下背板垫板、下背板,所述拉深冲头固定于所述下背板垫板上,所述下背板套设于所述拉深冲头上。
[0011]优化的,所述拉深冲头的下端部呈上细下粗的台阶状,所述下背板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台阶状的所述拉深冲头的下端部相匹配的压紧孔,所述下背板套设于所述拉深冲头上且压紧于所述拉深冲头的下端部上。
[0012]优化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模板下方且位于所述弹性件上方的下垫
板。
[0013]优化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止挡板下端面上的上脱板,所述上脱板上开设有拉深孔,当所述内脱块处于下极限位置时,所述内脱块的下端部穿设于所述拉深孔内。
[0014]优化的,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下垫板上且与所述上脱板相匹配的下脱板,所述下模板套设于所述下脱板上,所述下脱板套设于所述拉深冲头上。
[0015]优化的,所述下垫板的上端面上且位于所述拉深冲头的周围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下脱板的下端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中分别设置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利用气道内的压力变化配合上顶杆和下顶杆上下移动,实现料带拉伸导向与脱模,降低了料带脱模所需的行程,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结构成本低,简单可靠,可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 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拉伸中间孔结构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拉伸中间孔结构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闭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上模组件;2、下模组件;3、料带;1

0、上模体;1

1、第一气管接头;1

2、上盖板;1

3、上夹板;1

4、上模座;1

5、止挡板; 1

7、上顶杆;1

8、上脱板;1

9、内脱块;2

0、下模体;2

1、下模板;2

2、下垫板;2

3、下背板;2

4、下背板垫板;2

5、下模座;2

6、下顶杆;2

7、拉深冲头;2

8、第二气管接头;2

9、弹性件;2

10、下脱板;1
‑0‑
1、第一气道;1
‑2‑
1、第一上气道; 1
‑3‑
1、第一下气道;1
‑3‑
2、第一气腔;1
‑4‑
1、第一中气道;1
‑5‑
1、过块孔;1
‑7‑
1、第一凸环;1
‑8‑
1、拉深孔;1
‑9‑
1、过杆孔;2
‑2‑
1、第一安装槽;2
‑5‑
1、第二气道;2
‑6‑
1、尖部;2

10

1、第二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

3所示,拉伸中间孔结构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
[0023]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体1

0、上顶杆1

7、内脱块1

9,上模体1

0内形成有第一气道1
‑0‑
1、与第一气道1
‑0‑
1连通的第一气腔1
‑3‑
2,内脱块1

9滑动连接于第一气腔1
‑3‑
2内,且其上开设有与第一气腔1
‑3‑
2连通的过杆孔1
‑9‑
11
‑9‑
1,上顶杆1

7设于过杆孔1
‑9‑
1内,第一气道1
‑0‑
1和第一气腔1
‑3‑
2形成加压腔体,上顶杆1

7随加压腔体内气压变化而在过杆孔1
‑9‑
1内上下移动,过杆孔1
‑9‑
1的直径小于第一气道1
‑0‑
1的直径,上顶杆1

7的上端部具有沿径向外凸出的第一凸环1
‑7‑
1,第一凸环1
‑7‑
1的外径与第一气道1
‑0‑
1的内径相同或间隙配合,当上顶杆1

7下行至下极限位置时,第一凸环1
‑7‑
1架设于内脱块1

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中间孔结构,其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体、上顶杆、内脱块,所述上模体内形成有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一气腔,所述内脱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气腔内,且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过杆孔,所述上顶杆设于所述过杆孔内,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一气腔形成加压腔体,所述上顶杆随所述加压腔体内气压变化而在所述过杆孔内上下移动;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体、拉深冲头、下模板、弹性件和下顶杆,所述拉深冲头安装于所述下模体上,所述下模板套设于所述拉深冲头上并能沿所述拉深冲头上下移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拉深冲头上且位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模体之间,所述下模体、拉深冲头内形成有第二气道,所述下顶杆设于所述第二气道内且随所述第二气道内气压变化而在所述第二气道内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中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上设有第一气管接头,其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用于将气源的气体引入第一气道和第一气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中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上设有第二气管接头,其与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用于将气源的气体引入第二气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中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板、上模座、上夹板和止挡板,所述第一气腔形成于所述上夹板内,所述第一气道形成于所述上盖板、上模座以及上夹板上,所述止挡板形成有供所述内脱块的下端部穿过的过块孔,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丰陈晓敏戴小祥王腾朱纯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玛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