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623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包括框架机构、流道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检测雨水流量的检测机构,框架机构中的第一十字架与第二十字架分别位于套管的上下两表面,流道调节机构包括弧形板体、弧形弹性垫、丝杆和电机,若干弧形板体和弧形弹性垫位于套管内部,且弧形板体和弧形弹性垫间隔设置,丝杆位于套管内部中心轴心线位置处,电机位于第二十字架下端表面,且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丝杆上设有的螺纹套内侧螺纹与丝杆的外侧壁连接,螺纹套外侧壁与弧形板体内侧壁之间通过设有的连接杆相连,检测机构位于流道调节机构下方,可以实现实时跟踪自补偿,提高测量精确度。量精确度。量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测量
,具体为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量传感器适用于气象台、气象站、水文站、农林、国防等有关部门用来遥测液体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起止时间。用于防洪、供水调度、电站水库水情管理为目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自动野外测报站,为降水测量传感器。
[0003]在大雨或小雨时,集水斗的内径处于恒定状态,为了保证雨量测量的精度,流量传感器测量的流体在任何流速时都要是层流,所以流道的设计非常关键,一般要求流道中应该满管测量,从这个角度考虑要求流道尽可能的细一些;但是从实际测量考虑,由于雨量差异较大,大雨时为避免出现积水造成雨水外溢,流道又应该大一些,导致目前的雨量传感器在测量时精度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提高了雨量测量的精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包括框架机构、流道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检测雨水流量的检测机构;
[0006]所述框架机构包括套管、第一十字架以及第二十字架,所述第一十字架焊接位于所述套管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十字架焊接位于所述第一十字架下表面;
[0007]所述流道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套管内部,所述流道调节机构包括弧形板体、弧形弹性垫、丝杆和电机,若干所述弧形板体以及所述弧形弹性垫位于所述套管内部,且所述弧形板体和所述弧形弹性垫间隔设置,任意相邻的所述弧形板体与所述弧形弹性垫之间相连,若干个所述弧形板体与所述弧形弹性垫组成流道,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套管内部中心轴心线位置处,且所述丝杆顶端与所述第一十字架下表面中部通过设有的轴承相连,所述丝杆底端与所述第二十字架上表面中部通过设有的轴承转动相连,且所述丝杆的底端贯穿所述第二十字架的底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十字架下端表面,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焊接相连,所述丝杆上设有一螺纹套,且所述螺纹套内侧螺纹与所述丝杆的外侧壁连接,所述螺纹套外侧壁与所述弧形板体内侧壁之间通过设有的连接杆相连;
[0008]所述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流道调节机构下方,专门用于检测雨水流量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杆、流量传感器以及MEMS传感器芯片,所述流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套管下端,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流量传感器四周外壁,且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所述套管下端表面相连,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所述流量传感器外壁相连,所述流量传感器上表面设有流或固传热模型部,所述MEMS传感器芯片位于所述流量传感器内部的底端。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与所述弧形板体的数量一致,且所述连接杆呈环形排
列与所述螺纹套的外部,以确保所述螺纹套运动时,联动所有的所述弧形板体进行运动。
[0010]优选的,所述弧形弹性垫外侧壁与所述套管内侧壁之间通过设有的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与所述弧形弹性垫的数量一致,且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弧形弹性垫的外侧相互粘接,另一侧与所述套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用于为所述弧形弹性垫提供一个限位点,在流道收缩为小流道时,确定所述弧形弹性垫的形变状态。
[0011]优选的,所述MEMS传感器芯片的上下表面均贴附设有热敏元件,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内部设有两个电加热板,两个所述电加热板分别位于所述MEMS传感器芯片的上下两侧,通过两个所述电加热板对所述MEMS传感器芯片的上下游进行加热,使所述MEMS传感器芯片的上下游温差趋向为零。
[0012]优选的,所述MEMS传感器芯片上分别封装设有中央控制模块、雨量判断模块、温漂补偿模块以及时令检测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用于综合处理芯片接收的信号,所述雨量判断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用于粗略判断当前雨量处于何种雨量范围,所述温漂补偿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交互连接,包括时令温漂补偿模块和雨量温漂补偿模块;采用热敏补偿法进行温漂补偿;若雨量判断模块判定当前雨量为小雨时,雨量温漂补偿模块和电机启动,进行温漂补偿且调整流道为小流道;若雨量判断模块判定当前雨量为大雨时,雨量温漂补偿模块待机,电机启动,流道调整为大流道,所述时令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交互连接,用于判定春夏秋冬季节,与时令温漂补偿模块连接,根据时令确定温漂值。
[0013]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信号与所述热敏元件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0014]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电性输出端与所述电加热板和所述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相连。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利用低温漂的温度平衡模式作为测量参考,推算恒温差模式下的测量偏差,然后再用恒温差测试时进行补偿,避免了对流体温度的测量和每个传感器的校准操作,可以实现实时跟踪自补偿,提高测量精确度。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多流道设计方法有效解决了全量程测试和低雨量时的测量精度问题。采用不同流速的流道依次并入方式加入排水,一方面可保证流量杯中的雨水在任何雨量强度下不溢出,另一方面不同管径流道的存在可使雨量在不同量级都可有对应的流量传感器检测,保证了全量程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测量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测量装置俯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去除套管后的一视角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去除套管后的另一视角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测量装置立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MEMS传感器芯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系统模块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温漂补偿模块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10、框架机构;11、套管;12、第一十字架;13、第二十字架;20、流道调节机构;21、弧形板体;22、弧形弹性垫;221、连接板;23、丝杆;24、螺纹套;25、连接杆;26、电机;30、检测机构;31、支撑杆;32、流量传感器;33、流或固传热模型部;34、MEMS传感器芯片;35、电加热板;36、热敏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0]实施例: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包括框架机构10、流道调节机构20以及用于检测雨水流量的检测机构30;
[0031]其中,框架机构10包括套管11、第一十字架12以及第二十字架1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机构、流道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检测雨水流量的检测机构;所述框架机构包括套管、第一十字架以及第二十字架,所述第一十字架位于所述套管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十字架位于所述第一十字架下表面;所述流道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套管内部,所述流道调节机构包括弧形板体、弧形弹性垫、丝杆和电机,若干所述弧形板体以及所述弧形弹性垫位于所述套管内部,且所述弧形板体和所述弧形弹性垫间隔设置,任意相邻的所述弧形板体与所述弧形弹性垫之间相连,若干个所述弧形板体与所述弧形弹性垫组成流道,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套管内部中心轴心线位置处,且所述丝杆顶端与所述第一十字架下表面中部通过设有的轴承相连,所述丝杆底端与所述第二十字架上表面中部通过设有的轴承转动相连,且所述丝杆的底端贯穿所述第二十字架的底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十字架下端表面,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相连,所述丝杆上设有一螺纹套,且所述螺纹套内侧螺纹与所述丝杆的外侧壁连接,所述螺纹套外侧壁与所述弧形板体内侧壁之间通过设有的连接杆相连;所述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流道调节机构下方,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杆、流量传感器以及MEMS传感器芯片,所述流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套管下端,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流量传感器四周外壁,且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所述套管下端表面相连,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所述流量传感器外壁相连,所述流量传感器上表面设有流或固传热模型部,所述MEMS传感器芯片位于所述流量传感器内部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雨水流量测量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玮袁琦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