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保持部,能够保持光学元件,且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容纳部,将容纳于该容纳部的内侧的保持部,以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通过沿光轴正交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部件支撑;以及固定部,通过沿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弹性部件,以使容纳部能够在光轴正交方向上摆动的方式支撑容纳部,第一弹性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与保持部连接并与驱动部电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容纳部连接;第三连接部,与第二弹性部件电连接;以及倾斜部,以使得与第一连接部的高度位置相比第三连接部的高度位置更从固定部间隔开的方式倾斜,该高度位置是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上的高度位置。上的高度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中搭载有小型的摄像机模块。在这样的摄像机模块中,使用了对光学元件进行驱动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0003]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有自动聚焦功能(以下称为“AF功能”,AF:Auto Focus,自动聚焦)及手抖修正功能(以下称为“OIS功能”,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学图像稳定)。光学元件驱动装置通过AF功能来自动地进行拍摄被拍摄物时的对焦,通过OIS功能对拍摄时产生的手抖(振动)在光学上进行修正来减轻了图像模糊。
[0004]例如,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具有AF功能和OIS功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专利文献1示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有:能够保持透镜的透镜支架;具有线圈及磁铁,并使透镜支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以及使透镜支架沿与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驱动部。
[0005]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第二驱动部具有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相对于基体将包含透镜支架的部分以能够沿与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光轴正交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另外,第一驱动部具备导体部,该导体部与线圈及支撑部件电连接并且具有向光轴方向的弹性,导体部使得透镜支架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导体部具备在光轴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分别配置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在导体部中,与支撑部件的连接位置的高度和与透镜支架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互不相同。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6
‑
1808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那样,在光轴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分别配置的第一导体部及第二导体部,为了兼顾各自的电气功能及弹性功能,以互不接触且互不干扰的方式配置。因此,第一导体部及第二导体部成为复杂的结构和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8、图9)。由于这样的复杂的结构和配置,使得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有可能产生组装精度的下降或个体差等。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该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能够在使与将包含可动部的部分以能够在光轴正交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的部分之间的连接位置和与可动部之间的连接位置这两者不同的状态下,使将可动部以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的部件的结构和配置更为简洁。
[0012]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具备:
[0014]保持部,能够保持光学元件,且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0015]容纳部,在将所述保持部容纳于该容纳部的内侧的状态下,以使所述保持部能够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通过沿光轴正交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部件支撑所述保持部;以及
[0016]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容纳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间隔开配置,且通过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弹性部件,以使所述容纳部能够在所述光轴正交方向上摆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容纳部,
[0017]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保持部连接并与所述驱动部电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容纳部连接;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电连接;以及倾斜部,以使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高度位置相比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高度位置更从所述固定部间隔开的方式倾斜,该高度位置是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
[0018]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具备:
[0019]所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以及
[0020]摄像部,对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成像的被拍摄物像进行摄像。
[0021]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搭载装置是作为信息设备或运输设备的摄像机搭载装置,具备:
[0022]所述摄像机模块;以及
[0023]图像处理部,对由所述摄像机模块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0024]专利技术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使与将包含可动部的部分以能够在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的部分之间的连接位置和与可动部之间的连接位置这两者不同的状态下,使将可动部以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撑的部件的结构和配置更为简洁。
附图说明
[0026]图1A是表示搭载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模块的智能手机的主视图;
[0027]图1B是图1A所示的智能手机的后视图;
[0028]图2是表示摄像机模块及摄像部的立体图;
[0029]图3是摄像机模块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30]图4是从底面侧观察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0031]图5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0032]图6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OIS固定部的俯视图;
[0033]图7是透过地表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OIS固定部的基板内部的俯视图;
[0034]图8是将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从OIS可动部分离地表示OIS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
[0035]图9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OIS可动部的仰视图;
[0036]图10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OIS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
[0037]图11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上侧板簧的俯视图;
[0038]图12是表示在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OIS可动部中拆下了上侧板簧的状态的主
体的俯视图;
[0039]图13是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OIS可动部的俯视图;
[0040]图14是放大表示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1]图15A是用来说明上侧板簧的连接工序的图,且是用来说明上侧板簧向外侧支架的上阶侧的连接的图;
[0042]图15B是用来说明上侧板簧的连接工序的图,且是用来说明上侧板簧向内侧支架的连接的图;
[0043]图15C是用来说明上侧板簧的连接工序的图,且是用来说明上侧板簧向外侧支架的下阶侧的连接的图;
[0044]图15D是用来说明上侧板簧的连接工序的图,且是用来说明上侧板簧与吊线之间的连接的图;
[0045]图16A是表示作为搭载车载用摄像机模块的摄像机搭载装置的汽车的主视图;以及
[0046]图16B是从斜后方侧观察图16A所示的汽车的立体图。
[0047]附图标记说明
[0048]1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0049]2 透镜部
[0050]3 罩
[0051]4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主体
[0052]5 摄像部
[0053]10 OIS可动部
[0054]11 AF可动部
[0055]12 AF固定部
[0056]20 OIS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部,能够保持光学元件,且通过驱动部的驱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容纳部,在将所述保持部容纳于该容纳部的内侧的状态下,以使所述保持部能够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通过沿光轴正交方向延伸的第一弹性部件支撑所述保持部;以及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容纳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间隔开配置,且通过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弹性部件,以使所述容纳部能够在所述光轴正交方向上摆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容纳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保持部连接并与所述驱动部电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容纳部连接;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电连接;以及倾斜部,以使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高度位置相比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高度位置更从所述固定部间隔开的方式倾斜,该高度位置是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下侧第二连接部和上侧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下侧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相比,所述上侧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本征宏,有路诚,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