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用组对工装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13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用组对工装及施工方法,属于民用飞行器生产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对合集成过程中不需要移动部件的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组对工装包括定位器,所述的组对工装还包括支撑底架、固定驾车组件和移动驾车组件,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固装在所述的支撑底架上,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活动的布置在所述的支撑底架上,在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和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上均布置有所述的定位器;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过程中,构成大飞机驾驶舱的各个舱段通过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和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先后分别一次性的集成在所述的组对工装上。所述的组对工装上。所述的组对工装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用组对工装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对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属于民用飞行器生产制造工艺装备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所述组对工装对合集成大飞机驾驶舱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机组件对合是指飞机上各个组件通过工装上的定位器,如螺纹插销、限位插销、保型型面卡板、挡块、检查块等来实现组件的定位,再使各个组件通过刚性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组件或大部件的工艺方法。驾驶舱组件对合通常根据飞机组件的大小,装配的合理性、开敞性、安全性,插配关系等,对对合的组件策划不同的工艺装配流程,在满足飞机装配精度、技术要求等条件下,完成飞机驾驶舱组件对合工作。通常,大飞机结构形式复杂,机头驾驶舱主要包含机鼻组件、增压前端框、驾驶舱地板框架、驾驶舱左壁板、驾驶舱右壁板、天窗骨架组件、驾驶舱气密地板等。
[0003]现有的对合集成技术方案通常根据不同的对合结构形式、空间开敞程度、设计技术要求等按需设置不同功能的对合工装完成驾驶舱组件的对合。常采用从航向上方至航向下方的装配顺序,对称组件或互不存在连接关系的组件同时对合的装配方法,使用无法移动或无法让开的定位器实现定位功能,当一套对合工装完成部分驾驶舱下层组件对合后,起吊至其他对合工装上继续完成驾驶舱其他下层组件的对合工作。现有的这种对合集成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方案完成驾驶舱组件对合需要多套工装,成本高,占地面积大;2现有方案对合驾驶舱时,需起吊驾驶舱组件转移工位,起吊至另一套工装后重新定位,易造成累积误差,且从产品安全性上考虑,此起吊过程增加了造成产品故障的风险;3现有方案工装上定位器多,且无法移动或让开,装配空间开敞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对合集成过程中不需要移动部件的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以及一种采用所述组对工装对合集成大飞机驾驶舱的施工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包括定位器,所述的组对工装还包括支撑底架、固定驾车组件和移动驾车组件,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固装在所述的支撑底架上,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活动的布置在所述的支撑底架上,在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和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上均布置有所述的定位器;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过程中,构成大飞机驾驶舱的各个舱段通过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和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在所述定位器的配合下先后分别一次性的集成在所述的组对工装上。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支撑底架包括调整组件、支撑立柱组件和支撑平台组件,所述
的调整组件活动的布置在所述支撑立柱组件的底部,所述的支撑平台组件固装在所述支撑立柱组件的顶部,所述的定驾车组件和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上均布置在所述的支撑平台组件上。
[0007]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支撑立柱组件包括多根支撑立柱,所述的调整组件包括数量与所述的支撑立柱数量相当的多组升降调节螺栓组,在每一根支撑立柱的底部均分别布置有一组升降调节螺栓组,所述的支撑平台组件为一个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支撑平台架,所述的支撑平台架布置在各根支撑立柱构成的平台面上。
[0008]进一步的是,在所述的支撑平台架上还设置有滑轨和限位机构,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通过其底部的行走机构在所述滑轨的配合下活动的布置在所述的支撑平台架上,移动就位的移动驾车组件通过所述的限位机构限定其与固定驾车组件的相对位置。
[0009]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定位器包括定位器本体、伸缩拉杆、球形导向杆和螺旋升降杆,固装在伸缩拉杆、球形导向杆和螺旋升降杆上的各件定位器本体分别构成伸缩拉杆定位组、球形导向定位组、螺旋升降定位组、气密地板支撑组以及由定位器本体构成的支撑定位组,所述的伸缩拉杆定位组、所述的球形导向定位组、所述的螺旋升降定位组、所述的气密地板支撑组和所述的支撑定位组分别布置在相应的固定驾车组件和相应的移动驾车组件上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包括一组前置固定驾车组和一组底置固定驾车组,所述的前置固定驾车组固装在支撑底架的前端内侧,所述的底置固定驾车组与所述前置固定驾车组位置相适应的固装在前置固定驾车组后方的支撑底架上。
[0010]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包括一组后置移动驾车组和两组侧向移动驾车组,所述的后置移动驾车组活动的布置在底置固定驾车组后方的支撑底架上,两组所述的侧向移动驾车组相互对称并活动的布置在底置固定驾车组两侧的支撑底架上。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行走机构为分别设置在后置移动驾车组底部和两组侧向移动驾车底部的形状与相应滑轨形状相适应的导向移动滑槽。
[0012]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后置限位组、前置限位组、左侧限位组和右侧限位组,一组所述的后置移动驾车组和两组所述的侧向移动驾车组分别通过相应的后置限位组、前置限位组、左侧限位组和右侧限位组限位并锁定。一种采用所述组对工装对合集成大飞机驾驶舱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施工方法以制作和支设完成的所述组对工装为基础按下述步骤一次性完成大飞机驾驶舱的对合集成,1)利用滑轨滑动后置移动驾车组至后置限位处,利用后置移动驾车组上左右对称设置的伸缩拉杆定位组和底置固定驾车组上左右对称设置的螺杆升降定位组抓住产品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驾驶舱地板框架;2)在右侧向移动驾车组的右侧限位处,利用支撑定位组抓住产品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驾驶舱右壁板,然后再利用滑轨将侧向移动驾车组推至右侧限位处并用右侧限位组的插销限位,与驾驶舱右壁板对称的完成驾驶舱左壁板的定位;3)利用拉杆将对称设置的伸缩拉杆定位组退回并立即上架天窗骨架组件,然后再复原伸缩拉杆定位组抓住产品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固定天窗骨架组件;4)待驾驶舱地板框架与驾驶舱的左右壁板、天窗骨架铆接完成后,拆卸后置移动驾车组上的伸缩拉杆定位组,并滑动后置移动驾车组至后置限位处,通过后置移动驾车组
上左右对称设置的伸缩拉杆定位组抓住产品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固定增压前端框,然后再滑动后置移动驾车组至前置限位处,利用前置限位组的插销限位完成增压前端框的对合;5)增压前端框铆接完成后,放开相应的伸缩拉杆定位器和相应的伸缩拉杆定位组,利用滑轨滑动后置移动驾车组至滑轨后端,利用左右对称设置的球形导向定位组和相应的伸缩拉杆定位组抓住产品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固定机鼻组件,再将后置移动驾车利用滑轨滑动至后置限位组处完成对合工作;6同时或分先后开工对合机鼻组件和驾驶舱气密地板,松开驾驶舱地板框架处的螺杆升降定位组利用螺杆将定位装置下降至驾驶舱气密地板安装理论位置处,将相应螺杆升降定位组的顶部型面作为气密地板支撑型面并利用分布在底置固定驾车组上的气密地板支撑组将气密地板铺设上去,最后利用产品之间内部的协调关系完成定位对合工作。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以现有的定位器为基础,通过增加设置支撑底架、固定驾车组件和移动驾车组件,然后将所述的固定驾车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包括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对工装还包括支撑底架(1)、固定驾车组件(2)和移动驾车组件(3),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2)固装在所述的支撑底架(1)上,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3)活动的布置在所述的支撑底架(1)上,在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2)和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3)上均布置有所述的定位器;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过程中,构成大飞机驾驶舱的各个舱段通过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2)和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3)在所述定位器的配合下先后分别一次性的集成在所述的组对工装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底架(1)包括调整组件(4)、支撑立柱组件(5)和支撑平台组件(6),所述的调整组件(4)活动的布置在所述支撑立柱组件(5)的底部,所述的支撑平台组件(6)固装在所述支撑立柱组件(5)的顶部,所述的定驾车组件(2)和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3)上均布置在所述的支撑平台组件(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立柱组件(5)包括多根支撑立柱(7),所述的调整组件(4)包括数量与所述的支撑立柱(7)数量相当的多组升降调节螺栓组(8),在每一根支撑立柱(7)的底部均分别布置有一组升降调节螺栓组(8),所述的支撑平台组件(6)为一个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支撑平台架,所述的支撑平台架布置在各根支撑立柱(7)构成的平台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平台架上还设置有滑轨(9)和限位机构,所述的移动驾车组件(3)通过其底部的行走机构在所述滑轨(9)的配合下活动的布置在所述的支撑平台架上,移动就位的移动驾车组件(3)通过所述的限位机构限定其与固定驾车组件(2)的相对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器包括定位器本体、伸缩拉杆、球形导向杆和螺旋升降杆,固装在伸缩拉杆、球形导向杆和螺旋升降杆上的各件定位器本体分别构成伸缩拉杆定位组(10)、球形导向定位组(11)、螺旋升降定位组(12)、气密地板支撑组(13)以及由定位器本体构成的支撑定位组(14),所述的伸缩拉杆定位组(10)、所述的球形导向定位组(11)、所述的螺旋升降定位组(12)、所述的气密地板支撑组(13)和所述的支撑定位组(14)分别布置在相应的固定驾车组件(2)和相应的移动驾车组件(3)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大飞机驾驶舱多段组件对合集成的组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驾车组件(2)包括一组前置固定驾车组(15)和一组底置固定驾车组(16),所述的前置固定驾车组(15)固装在支撑底架(1)的前端内侧,所述的底置固定驾车组(16)与所述前置固定驾车组(15)位置相适应的固装在前置固定驾车组(15)后方的支撑底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朝旺黄箫丁峰邓伯孟付超郭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