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昌春专利>正文

农用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00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设于上、下连接板上的若干根两组高压电极,每根高压电极被另一组中的两根高压电极所间隔开,所述的两组高压电极分别与一根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位于上连接板一侧,另一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位于下连接板一侧。由于两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被相互错开,分别电连接两组高压电极电连接端的电连接线之间不会发生放电现象,延长了电连接线的使用寿命,杀虫灯的电能利用率高,对害虫成虫的防治效果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光谱杀虫灯,尤其涉及一种农用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技术背景在农业生产上,害虫的危害是巨大的。对害虫的防治主要有三种方法,即手工捕杀、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手工捕杀由于劳动强度高、防治效果差早已被人们所摒弃。化学防治具有效果好、劳动强度低的优点。但使用化学药剂对农作物进行防治后,其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农作物被农药喷洒过后具有一定的药物残留,人食用后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害虫也会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农民在防治的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具有更高毒性的药物。生物防治方法简便、高效,一般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因此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现在也出现了一种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其是利用害虫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这一特性来进行害虫防治的。利用该方法对害虫进行防治时,是在田地里放置通电的光谱杀虫灯。该光谱杀虫灯的结构主要包括上罩壳、集虫盒、设于上罩壳与集虫盒之间的高压栅和发光灯。现有的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上设有两组高压电极,每组高压电极都具有若干根,并且每组中的一根高压电极都被另一组中的两根高压电极相互间隔开。每组高压电极分别与一根导线电连接,这样当害虫的成虫被设在高压栅内的发光灯所引诱、并飞到两根高压电极之间时,就会被两根高压电极之间所具有的高压电击死亡。现有的高压栅中的两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点都处于高压栅上的下连接板一侧,每组高压电机通过裸露的导线电连接在一起。由于光谱杀虫灯的使用环境在野外,下连接板上易积水,加之积在下连接板上的灰尘,裸露的、分别电连接两组高压电极的导线之间易产生放电现象,并伴随有难闻的臭味。两根导线之间发生放电时,一方面会使裸露的导线发生氧化,影响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会降低两组高压电极之间的电压,这既增加了电能的损耗,同时也使光谱杀虫灯的防治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其具有使用寿命长、使用稳定性高,对害虫成虫的防治效果好,电能损耗低的优点。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农用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设于上、下连接板上的若干根两组高压电极,每根高压电极被另一组中的两根高压电极所间隔开,所述的两组高压电极分别与一根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位于上连接板一侧,另一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位于下连接板一侧。在本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中,所述两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分别位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在本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中,所述两组高压电极中,其中一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位于上连接板的上表面上,另一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位于下连接板的下表面上。由于高压栅中的两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点被相互错开一定的距离,既使把具有该种结构的高压栅放置在野外的田地里,分别电连接两组高压电极的裸露的两根导线之间也不会发生放电现象,该两根导线不会因放电现象而导致氧化,提高了该两根导线的使用寿命。由于上述的两根导线之间不会发生放电现象,高压栅中相邻的两根高压电极之间会保持有很高的电压,对害虫成虫的防治效率高,电能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高压栅装配在光谱杀虫灯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普通的高压栅上电连接点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高压栅中一组高压电极电连接点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罩壳;2、发光灯;3、上连接板;4、导线;5、高压电极;6、下连接板;7、集虫盒;8、电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由图中可知,光谱杀虫灯的结构主要包括设于上部的上罩壳1、设于下部的集虫盒7、设于上罩壳1与集虫盒7之间的高压栅、设于高压栅内的发光灯2。上述的高压栅主要由上连接板3、下连接板6、设于上连接板3与下连接板6之间的两组高压电极5所构成。其中该两组高压电极5分别与导线4电连接,每组高压电极5都具有若干根,每组中的一根高压电极5都由另一组中的两根高压电极5所间隔开,每组高压电极5连接在连接板上的一端通过电连接线8相互电连接在一起,该电连接线8与导线4电连接。其中的一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一端位于上连接板3的一侧,另一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端位于下连接板6的一侧,上述两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端优选分别位于上连接板3和下连接板6上,最优选分别位于上连接板3的上表面上和下连接板6的下表面上。为了适应害虫成虫的趋光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光谱杀虫灯防治害虫的效果,在发光灯2的灯管的内壁上涂上特定的荧光粉,使发光灯2发出蓝紫色光,其波长最好为350nm左右。权利要求1.一种农用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包括上连接板(3)、下连接板(6)、设于上、下连接板上的若干根两组高压电极(5),每根高压电极(5)被另一组中的两根高压电极(5)所间隔开,所述的两组高压电极(5)分别与一根导线(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端位于上连接板(3)一侧,另一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端位于下连接板(6)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端分别位于上连接板(3)和下连接板(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用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高压电极(5)中,其中一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端位于上连接板(3)的上表面上,另一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端位于下连接板(6)的下表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设于上、下连接板上的若干根两组高压电极,每根高压电极被另一组中的两根高压电极所间隔开,所述的两组高压电极分别与一根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位于上连接板一侧,另一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位于下连接板一侧。由于两组高压电极的电连接端被相互错开,分别电连接两组高压电极电连接端的电连接线之间不会发生放电现象,延长了电连接线的使用寿命,杀虫灯的电能利用率高,对害虫成虫的防治效果好。文档编号H01T19/00GK2872856SQ20052011746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徐昌春 申请人:徐昌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用光谱杀虫灯上的高压栅,包括上连接板(3)、下连接板(6)、设于上、下连接板上的若干根两组高压电极(5),每根高压电极(5)被另一组中的两根高压电极(5)所间隔开,所述的两组高压电极(5)分别与一根导线(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端位于上连接板(3)一侧,另一组高压电极(5)的电连接端位于下连接板(6)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昌春
申请(专利权)人:徐昌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