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95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包括花前施肥、花前修剪、花前控水和药物控梢等步骤。花前控水包括于催花前20~25天,停止灌水,通过水胁迫控制营养生长,积累养分,促使花芽分化。药物控梢包括于催花前20天,用控梢催花药液对树干及叶面均匀喷施1次,所述控梢催花药液包括浓度为98%的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5%的多效唑以及浓度为1.8%的爱多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花前施肥、花前修剪、花前控水和药物控梢等步骤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榴莲开花和产期调节,显著增加了榴莲结果批次,通过控制榴莲的开花结果时间,降低了异常天气对榴莲开花结果的负面影响,提高了榴莲果品质与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榴莲种植
,具体的是一种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榴莲(Durio zibethinus Murr)属木棉科(Bombacaceae)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水果,种植榴莲嫁接苗3~5年开始结果,7~8年后进入盛果期,一株树结果少则几十个,多则几百个,结果期可长达数年之久,按国际市场近几年价格计算,一株树年产值均在二千元以上。我国海南省种植的榴莲在自然状态下1~2月批量开花,果实集中在5~6月成熟,受到不利天气影响坐果结实率偏低,其他月份少花少果,难以形成批量结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成为榴莲生产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催花,调控作物内在生理状态,改变自然开花时节,调节产期,延长开花结果时间,一方面可平衡市场供应,稳定价格,另一方面可错开自然开花季节低温阴雨等恶劣天气对开花坐果的不利影响,提高产量产值,增加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通过花前施肥、修剪、控水和药物控梢等步骤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榴莲开花和产期调节,降低了异常天气对榴莲开花结果的负面影响,提高了榴莲果品质与产量,适用于榴莲产区高效生产的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花前施肥:于催花前2个月,每株沟施有机肥60公斤和复合肥3公斤,花蕾期每株施用水肥2次,2次水肥施肥间隔10天,施肥量每株每次30升,所述复合肥中的氮磷钾的比例为20:20:20,所述水肥中包括占水肥总重量2%的复合肥、占水肥总重量3%的饼肥;花前修剪:于催花前30
±
2天,进行修剪;花前控水:于催花前20~25天,停止灌水,通过水胁迫控制营养生长,积累养分,促使花芽分化;药物控梢:于催花前20天,用控梢催花药液对树干及叶面均匀喷施1次,所述控梢催花药液包括浓度为98%的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5%的多效唑以及浓度为1.8%的爱多收。
[0006]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药物控梢步骤中,控梢催花药液包括浓度为15%的多效唑700~1000倍水溶液、浓度为98%的磷酸二氢钾500倍水溶液、浓度为1.8%的爱多收5000倍水溶液,按多效唑、磷酸二氢钾和爱多收的配比混合配置出控梢催花药液,每株榴莲树的控梢催花药用量视树冠大小而定,以均匀喷湿叶片正反面和树干不滴药液为宜。
[0007]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肥包括充分腐熟的羊粪、鸡粪和鸽子粪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50%以上,所述沟施包括在树盘内以环状、放射状、点状在树冠投影处内侧挖深25厘米,宽20~25厘米的施肥沟,然后把有机肥和复合肥埋入其中。
[0008]在上述实施例中,花蕾期水肥的施肥方式为将有机肥和饼肥分别进行研磨,然后混合在水中,以水肥一体形式浇灌到树盘内,饼肥为豆饼、花生麸、菜籽饼和葵花籽饼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花前修剪步骤中,包括将树高控制在6~8 米,有骨干枝12~15个,分4~5层,骨干枝与分枝长度控制在2.5~3米之间。第一个分枝离地面高约1米左右,每层分枝前后、左右均匀分布于干周,层间距0.5~0.6米,形成通风透光、疏散分层的丰产树形。通过花前修剪,去掉过密交叉、竞争徒长、纤细过长无效枝,使树体通风透光,为开花结果创造出充足的空间,从而提高榴莲的产量。
[0010]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在花前控水步骤中,如遇自然降水过多,在地面上等于或大于树冠投影半径1/3的榴莲树下铺设塑料布或地布遮雨,降低榴莲树附近地面中土壤的含水量,减少根系吸水。
[0011]在所述药物控梢步骤中,控梢催花药液包括浓度为15%的多效唑750倍水溶液、浓度为98%的磷酸二氢钾500倍水溶液、浓度为1.8%的爱多收5000倍水溶液,每株催花药液用量视树冠大小而定,以均匀喷湿叶片正反面和树干不药液为宜。
[0012]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的实施次数为每年至少2次。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花前施肥、花前修剪、花前控水和药物控梢等步骤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榴莲开花和产期调节,显著增加了榴莲结果批次,通过调控榴莲的开花结果时间,降低了异常天气对榴莲开花结果的负面影响,提高了榴莲果品质与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且该方法方便易行,稳定持久;通过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保护环境与生态。
[0014]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榴莲催花产期调节试验统计图。
[0017]图2是多效唑控稍催花试验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涉及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花前施肥:于催花前2个月,每株沟施有机肥60公斤和复合肥3公斤,花蕾期每株施用水肥2次,2次水肥施肥间隔10天,施肥量每株每次30升,所述复合肥中的氮磷钾的比例为20:20:20,所述水肥中包括占水肥总重量2%的复合肥、占水肥总重量3%的饼肥;花前修剪:于催花前30
±
2天,进行修剪;花前控水:于催花前25天,停止灌水,通过水胁迫控制营养生长,积累养分,促使花芽分化;药物控梢:于催花前20天,用控梢催花药液对树干及叶面均匀喷施1次,所述控梢催花药液包括浓度为98%的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5%的多效唑以及浓度为1.8%的爱多收。控梢催花药液包括浓度为15%的多效唑700~1000倍水溶液、浓度为98%的磷酸二氢钾500倍水溶液、浓度为1.8%的爱多收5000倍水溶液,按多效唑、磷酸二氢钾和爱多收的配比混合配置出控梢催花药液,每株榴莲树的控梢催花药用量视树冠大小而定,以均匀喷湿叶片正反面和树干不滴药液为宜。
[0020]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肥包括充分腐熟的羊粪、鸡粪和鸽子粪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50%以上,所述沟施包括在树盘内以沟状在树冠投影处内侧挖深25厘米,宽20~25厘米的施肥沟,然后把有机肥和复合肥埋入其中。
[0021]在上述实施例中,花蕾期水肥的施肥方式为将有机肥和饼肥分别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花前施肥:于催花前2个月,每株沟施有机肥60公斤和复合肥3公斤,花蕾期每株施用水肥2次,2次水肥施肥间隔10天,施肥量每株每次30升,所述复合肥中的氮磷钾的比例为20:20:20,所述水肥中包括占水肥总重量2%的复合肥、占水肥总重量3%的饼肥;花前修剪:于催花前30
±
2天,进行修剪;花前控水:于催花前20~25天,停止灌水,通过水胁迫控制营养生长,积累养分,促使花芽分化;药物控梢:于催花前20天,用控梢催花药液对树干及叶面均匀喷施1次,所述控梢催花药液包括浓度为98%的磷酸二氢钾、浓度为15%的多效唑以及浓度为1.8%的爱多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物控梢步骤中,控梢催花药液包括浓度为15%的多效唑700~1000倍水溶液、浓度为98%的磷酸二氢钾500倍水溶液、浓度为1.8%的爱多收5000倍水溶液,按多效唑、磷酸二氢钾和爱多收的配比混合配置出控梢催花药液,每株榴莲树的控梢催花药用量视树冠大小而定,以均匀喷湿叶片正反面和树干不滴药液为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榴莲催花产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包括充分腐熟的羊粪、鸡粪和鸽子粪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50%以上,所述沟施包括在树盘内以环状、放射状、点状在树冠投影处内侧挖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宏冯学杰华敏谢圣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