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37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包括高压电极,包括配网输电线路和针式绝缘子,高压电极设置与配网输电线路上,且与针式绝缘子并联安装;以及多腔室灭弧单元,其上部为若干层环形结构组成的具有灭弧功能的多腔室结构;淬弧动作次数统计单元,设置多腔室灭弧单元的下部,淬弧动作次数统计单元包括供能电源、故障电流监测模块、数据采集控制器、数据存储以及通讯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实现装置淬弧动作次数和装置淬弧时间统计,且能够长期免维护、独立供能,为线路维护检修工作人员确定线路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易发位置提供参考。还可避免高压击穿和长期高压造成的绝缘损坏等故障,保证装置可靠稳定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雷领域多腔室灭弧间隙领域领域,特别是一种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各种电压等级电网运行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日益提高。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直接面向广大电力用户,负责分配电能的网络,将电能输送进千家万户,与人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息息相关。同时,雷电作为一种具有庞大能量的放电现象,一旦雷电击中线路或者雷电能量进入电力系统,就会对电力系统造成线路跳闸、设备损坏等严重危害,大概率会造成雷击跳闸导致停电事故的发生,而且雷击配电线路还会造成绝缘子灼伤、炸裂、掉串以及线路避雷器击穿等严重后果,严重威胁着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且与人民的日常需求相矛盾,亟需治理。而传统的堵塞型防雷措施并不能根本的将雷击危害切除,且安装线路金属避雷器等措施经济性低。疏导型防雷措施虽能将雷击能量泄放入地,但因不具有灭弧能力往往造成线路雷击跳闸率升高。不难看出,现有防雷措施在线路实际运行均存在明显局限性。
[0003]前期研究和实际安装运行证明,多级灭弧腔室串联结构具有优异的灭弧性能,将该结构运用在配电线路上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配网雷击跳闸和电弧灼伤绝缘子串、避雷器等问题。但目前已有的该类设备其灭弧腔室结构简单,功能上已实现对故障电弧的淬灭,但无法实现对每次多腔室灭弧装置在淬灭电弧时对装置淬灭电弧的时间和故障电弧的发生时刻的记录和统计,多腔室灭弧装置在原有基础上还可向功能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在配电网中运用的防雷灭弧间隙未有灭弧次数统计功能的缺点,实现多腔室灭弧间隙在实际线路运行时淬灭因线路过电压造成的故障电弧的次数,并对故障电弧的持续时间进行统计记录,方便线路检修人员巡查时调取线路故障情况。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其包括高压电极,包括配网输电线路和针式绝缘子,所述高压电极设置于所述配网输电线路上,且与所述针式绝缘子并联安装;以及,
[0008]多腔室灭弧单元,其上部为若干层环形结构组成的具有灭弧功能的多腔室结构;
[0009]淬弧动作次数统计单元,设置于所述多腔室灭弧单元的下部,所述淬弧动作次数
统计单元包括供能电源、故障电流监测模块、数据采集控制器、数据存储以及通讯模块。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压电极还包括外串空气间隙,所述外串空气间隙包括第一半球型金属电极和第二半球型金属电极,所述第一半球型金属电极设置于所述高压电极的底部,所述第二半球型金属电极设置于所述多腔室灭弧单元的顶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环形结构包括不锈钢球形电极和半密闭空腔,所述半密闭空腔呈收敛扩张结构,且所述不锈钢球形电极和所述半密闭空腔在同一水平面上依次呈环形排列,而各层所述环形结构之间通过上层末端的所述不锈钢球形电极与下层起始的所述不锈钢球形电极经所述半密闭空腔连接,依次重复构成若干个环形结构纵向叠加。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供能电源包括锂电池、光伏板、充放电路以及调压电路,光伏板吸收光能产生电能经充放电电路向锂电池充电,进行电能存储,锂电池经调压电路输出3V电压向数据采集控制器和通讯模块供电。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故障电流监测模块包括电流感应线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故障电流监测模块包括电流感应线圈,所述电流感应线圈由不导磁骨架、铜质线圈、积分电路经交联聚乙烯固封构成,且其呈中心开孔的环状结构,并在中心开孔处设置有导电金属棒,所述导电金属棒的一端连接所述多腔室灭弧单元,且另一端连接杆塔接地极。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故障电流监测模块还包括稳压电路和电光转换电路,其中稳压电路由稳压二极管和耐压电容并联构成,电光转换电路主要由绿色发光二极管和单模光纤构成。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光转换电路主要由绿色发光二极管和单模光纤构成。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采用低功耗微控制器,工作电压3V,工作电流1mA~10μA,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与电光转换电路连接,采集电光转换电路输出电压,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可由在外部控制进入休眠、待机模式。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讯模块采用CC2042低功耗蓝牙芯片,与上位机通讯、进行数据传输。
[001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采用本专利技术装置可在原有多腔室灭弧间隙的基础上实现装置淬弧动作次数和装置淬弧时间统计,且智能式多腔室灭弧装置中的数据统计模块具有长期免维护,独立供能不需外部供能,克服了原先多腔室灭弧间隙无法记录装置淬灭电弧次数统计淬灭电弧时间的问题,为线路维护检修工作人员确定线路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易发位置提供参考。装置的数据监测存储单元位于接地端,在实际使用中可避免高压击穿和长期高压造成的绝缘损坏等故障,保证装置可靠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2]图2为环形结构单元截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智能式多腔室灭弧间隙淬弧动作次数统计的模块结构图。
[0024]图4为智能式多腔室灭弧间隙计数模块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电极(100),包括配电网输电线路(101)和针式绝缘子(102),所述高压电极(100)设置于所述配电网输电线路(101)上,且与所述针式绝缘子(102)并联安装;以及,多腔室灭弧单元(200),其上部为若干层环形结构(201)组成的具有灭弧功能的多腔室结构;淬弧动作次数统计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多腔室灭弧单元(200)的下部,所述淬弧动作次数统计单元(300)包括供能电源(301)、故障电流监测模块(302)、数据采集控制器(303)、数据存储(304)以及通讯模块(3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100)还包括外串空气间隙(103),所述外串空气间隙(103)包括第一半球型金属电极(103a)和第二半球型金属电极(103b),所述第一半球型金属电极(103a)设置于所述高压电极(100)的底部,所述第二半球型金属电极(103b)设置于所述多腔室灭弧单元(200)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结构(201)包括不锈钢球形电极(201a)和半密闭空腔(201b),所述半密闭空腔(201b)呈收敛扩张结构,且所述不锈钢球形电极(201a)和所述半密闭空腔(201b)在同一水平面上依次呈环形排列,而各层所述环形结构(201)之间通过上层末端的所述不锈钢球形电极(201a)与下层起始的所述不锈钢球形电极(201a)经所述半密闭空腔(201b)连接,依次重复构成若干个环形结构(201)纵向叠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电源(301)包括锂电池、光伏板、充放电路以及调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翔肖小兵李跃付宇李华鹏何肖蒙刘安茳张洋周海袁涛杨忠吴敌黄志清张锐锋吴聪聪郝树青熊楠陈宇郑友卓王扬窦陈唐学用王颖舒龙秋风苗宇何心怡金庆远龙琴何洪流张恒荣吴鹏李前敏王卓月班诗雪黄如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