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差值法的双电压等级直流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32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差值法的双电压等级直流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及方法,该电路包括第一切换桥电阻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动态差值法的双电压等级直流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直流系统绝缘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动态差值法的双电压等级直流绝缘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直流系统绝缘检测方法较多,常见方法包含电桥法、变频探测法、直流漏电流法以及动态差值法,其中电桥法仅能用于母线绝缘检测,无法检测支路的绝缘;变频探测法会增大系统的电压纹波系数,造成分辨率降低;直流漏电流法即能够检测母线绝缘,又能检测支路绝缘,但由于漏电流通常较小,且直流传感器的零点漂移可能造成误报;动态差值法是基于直流漏电法的改进,通过两次投切电阻后获得母线和支路的电压变化量与漏电流变化量的比值来实现绝缘检测。
[0003]但目前的动态差值法,仅适用于单一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而变电站直流系统常有11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因此,无法满足对具有两种直流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开展检测的需求,通用性较差,若仪器选择不正确则会造成测量误差较大,精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差值法的双电压等级直流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及方法,以期能适用于两种电压等级变电站的绝缘电阻检测,克服传统直流绝缘检测电路仅能适用于单一电压等级直流系统的局限性,从而能提高检测电路的通用性。
[0005]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动态差值法的双电压等级直流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的特点在于,是接入直流系统中,所述直流系统的母线绝缘电阻记为正对地电阻R
+
、负对地电阻R

;所述直流系统的i号支路上的支路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i号支路上的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i号支路上的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所述直流系统的i

1号支路上的支路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1,i

1号支路上的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1)+
、i

1号支路上的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1)


[0007]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正极切换开关K1,负极切换开关K2;
[0008]若对所述直流系统中母线绝缘电阻进行检测,则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直流系统的连接关系为:
[0009]所述正对地电阻R
+
的一端通过所述正极切换开关K1与所述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一端或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的一端并联,正对地电阻R
+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另一端和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的另一端连接;
[0010]由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和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构成第一组切换开关;
[0011]所述正极切换开关K1与所述正对地电阻R
+
的一端接入直流系统的正极U
+
公共端;
[0012]所述负对地电阻R

的一端通过所述负极切换开关K2与所述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的一端或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的一端并联,所述负对地电阻R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的另一端和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的另一端连接;
[0013]由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和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构成第二组切换开关;
[0014]所述负极切换开关K2与所述负对地电阻R

的一端接入直流系统的负极U

公共端;
[0015]若对所述直流系统中i号支路上的支路绝缘电阻进行检测,则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直流系统的连接关系为:
[0016]所述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一端通过所述正极切换开关K1与所述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一端或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的一端并联,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另一端和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的另一端连接;
[0017]由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和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构成第一组切换开关;
[0018]所述正极切换开关K1与所述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一端接入直流系统的正极U
+
公共端;
[0019]所述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一端通过所述负极切换开关K2与所述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的一端或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的一端并联,所述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的另一端和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的另一端连接;
[0020]由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和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构成第二组切换开关;
[0021]所述负极切换开关K2与所述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一端接入直流系统的负极U

公共端;
[0022]所述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另一端与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另一端均接地。
[0023]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动态差值法的母线绝缘电阻的检测方法的特点在于,是应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中,并按如下步骤进行:
[0024]步骤a1、判别所述直流系统的电压等级,若U=220V,则执行步骤a2;若U=110V,则执行步骤a3;
[0025]步骤a2:检测电压等级为220V的直流系统的母线绝缘电阻:
[0026]步骤a2.1、闭合正极切换开关K1,将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与直流系统正对地电阻R
+
并联,此时利用直流接地故障查找仪检测流过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电流为I
a
,检测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两端电压为U
1+
,负对地电阻R

的两端电压为U1‑
,则有: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差值法的双电压等级直流绝缘电阻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是接入直流系统中,所述直流系统的母线绝缘电阻记为正对地电阻R
+
、负对地电阻R

;所述直流系统的i号支路上的支路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i号支路上的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i号支路上的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所述直流系统的i

1号支路上的支路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1,i

1号支路上的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1)+
、i

1号支路上的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1)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正极切换开关K1,负极切换开关K2;若对所述直流系统中母线绝缘电阻进行检测,则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直流系统的连接关系为:所述正对地电阻R
+
的一端通过所述正极切换开关K1与所述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一端或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的一端并联,正对地电阻R
+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另一端和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的另一端连接;由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和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构成第一组切换开关;所述正极切换开关K1与所述正对地电阻R
+
的一端接入直流系统的正极U
+
公共端;所述负对地电阻R

的一端通过所述负极切换开关K2与所述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的一端或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的一端并联,所述负对地电阻R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的另一端和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的另一端连接;由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和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构成第二组切换开关;所述负极切换开关K2与所述负对地电阻R

的一端接入直流系统的负极U

公共端;若对所述直流系统中i号支路上的支路绝缘电阻进行检测,则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直流系统的连接关系为:所述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一端通过所述正极切换开关K1与所述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一端或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的一端并联,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的另一端和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的另一端连接;由第一切换桥电阻R
t1
和第二切换桥电阻R
t2
构成第一组切换开关;所述正极切换开关K1与所述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一端接入直流系统的正极U
+
公共端;所述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一端通过所述负极切换开关K2与所述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的一端或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的一端并联,所述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的另一端和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的另一端连接;由第三切换桥电阻R
t3
和第四切换桥电阻R
t4
构成第二组切换开关;所述负极切换开关K2与所述支路负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一端接入直流系统的负极U

公共端;所述支路正对地绝缘电阻记为R
i+
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平平张健韬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