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16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定位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分析基站、智能反射面以及目标终端之间的信号发送和接收的时间信息,从而得到目标终端的定位信息,不仅能够实现对位于室内环境的目标终端进行定位,还能够降低为获得定位信息的条件和提高定位准确度。位信息的条件和提高定位准确度。位信息的条件和提高定位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终端等用户设备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室外定位,但是室内定位精度较低。基于基站的定位虽然可以提升室内定位的精度,但是由于需要依赖多个时间精确同步的基站协同作业,导致在实际定位中应用性不高,局限性较大。
[0003]如何准确有效的定位,是当下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提高定位可行性以及定位精度。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获取第一时间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基站发送第一定位信号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定位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定位信号与所述终端接收第一定位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根据所述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第一时间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得到所述终端位置信息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发送第一定位信号至终端,并获得基站发送时间;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信号,并获得基站接收时间;获取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定位信号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根据所述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基站发送时间、基站接收时间、第二时间信息,得到所述终端位置信息。
[0007]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定位信号,并获得终端接收时间;发送第二定位信号至所述基站,并获得终端发送时间;获取第一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基站发送第一定位信号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定位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根据所述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终端接收时间、终端发送时间、第一时间信息,得到所述终端位置信息。
[0008]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发送第一定位信号,并获得基站发送时间;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定位信号,并获得终端接收时间;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定位信号至所述基站,并获得终端发送时间;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定位信号,并获得基站接收时间;根据所述基站发送时间、终端接收时间、终端发送时间、基站接收时间,得
到所述终端位置信息。
[0009]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站,用于获取第一时间信息,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基站发送信号与所述基站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终端,用于获取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发送信号与所述终端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智能反射面,用于提供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所述信号传输路径为反射路径;定位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对所述终端进行定位。
[0010]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二、三、四方面的定位方法。
[0011]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第一、二、三、四方面的定位方法。
[0012]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第一、二、三、四方面的定位方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GPS定位系统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的示意图;
[0014]图2为用户终端在室内场景如商场或地下停车场的示意图;
[0015]图3为多基站协同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定位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定位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定位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6]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
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7]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本申请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示例性地”或者“可选地”等词用于表示作为例子、例证或说明,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有优势。使用“进一步地”、“示例性地”或者“可选地”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0028]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IE

A(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先进的长期演进)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获取第一时间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基站发送第一定位信号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定位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表征终端发送第二定位信号与所述终端接收第一定位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根据所述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第一时间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得到所述终端位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由所述基站发出,分别经由视线传输路径、第一反射路径、第二反射路径传输至所述终端;所述第二定位信号所述终端发出,分别经由视线传输路径、第一反射路径、第二反射路径传输至基站;所述第一反射路径通过第一智能反射面提供,所述第二反射路径通过第二智能反射面提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包括第一基站时间差值、第二基站时间差值、第三基站时间差值;其中,所述第一基站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视线传输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得到;所述第二基站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一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得到;所述第三基站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二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得到;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包括第一终端时间差值、第二终端时间差值、第三终端时间差值;其中,所述第一终端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视线传输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得到;所述第二终端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一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得到;所述第三终端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二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由所述基站发出,分别经由第四反射路径、第五反射路径、第六反射路径传输至终端;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由所述基站发出,分别经由第四反射路径、第五反射路径、第六反射路径传输至基站;所述第四反射路径通过第四智能反射面提供,所述第五反射路径通过第五智能反射面提供,所述第六反射路径通过第六智能反射面提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包括第四基站时间差值、第五基站时间差值、第六基站时间差值;其中,所述第四基站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四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得到;所述第五基站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五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得到;
所述第六基站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六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得到;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包括第四终端时间差值、第五终端时间差值、第六终端时间差值;其中,所述第四终端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四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得到;所述第五终端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五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得到;所述第六终端时间差值,根据经由所述第六反射路径传输的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得到。6.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发送第一定位信号至终端,并获得基站发送时间;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信号,并获得基站接收时间;获取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定位信号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根据所述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基站发送时间、基站接收时间、第二时间信息,得到所述终端位置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第一定位信号至终端,并获得基站发送时间,包括:发送第一定位信号,分别经由视线传输路径、第一反射路径、第二反射路径传输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反射路径通过第一智能反射面提供,所述第二反射路径通过第二智能反射面提供;或发送第一定位信号,分别经由第四反射路径、第五反射路径、第六反射路径、传输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四反射路径通过第四智能反射面提供,所述第五反射路径通过第五智能反射面提供,所述第六反射路径通过第六智能反射面提供。8.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定位信号,并获得终端接收时间;发送第二定位信号至所述基站,并获得终端发送时间;获取第一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基站发送第一定位信号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定位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根据所述智能反射面参数信息、基站参数信息、终端接收时间、终端发送时间、第一时间信息,得到所述终端位置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第二定位信号至所述基站,并获得终端发送时间,包括:发送第二定位信号,分别经由视线传输路径、第一反射路径、第二反射路径传输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反射路径通过第一智能反射面提供,所述第二反射路径通过第二智能反射面提供;或发送第二定位信号,分别经由第四反射路径、第五反射路径、第六反射路径、传输至所述终端,其中,所述第四反射路径通过第四智能反射面提供,所述第五反射路径通过第五
智能反射面提供,所述第六反射路径通过第六智能反射面提供。10.一种定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站,用于获取第一时间信息,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基站发送信号与所述基站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终端,用于获取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表征所述终端发送信号与所述终端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值的信息;智能反射面,用于提供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所述信号传输路径为反射路径;定位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对所述终端进行定位。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体用于:发送第一定位信号至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定位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定位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定位信号的接收时间,得到所述第一时间信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正毛欢欢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