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设备(2)的显示组件(1),所述显示组件(1)包括可折叠显示元件(3)和可折叠框架(4)。所述显示组件(1)用于设置在折叠端位置(P1)和延伸端位置(P2)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所述框架(4)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第二折叠部分(6)和枢轴铰链(7),所述枢轴铰链(7)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互连,使得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可绕延伸穿过所述枢轴铰链(7)的组件旋转轴线(C)相对于彼此枢转。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一起形成第一框架表面(4a)和第二框架表面(4b),所述第二框架表面(4b)平行于所述第一框架表面(4a)延伸;所述显示元件(3)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元件(5a、6a)和第二元件(5b、6b);所述第二元件(5b、6b)用于沿垂直远离所述组件旋转轴线(C)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5a、6a)移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1)展开,并且沿垂直朝向所述组件旋转轴线(C)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5a、6a)移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1)折叠。所述显示元件(3)用于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第二框架表面(4b)滑动,以响应所述第二元件(5b、6b)的移动。这使得所述设备的宽度(包括所述显示组件)尽可能小,而不会在折叠在一起时过多地增加所述设备的深度,并且使得所述设备的所述显示元件至少在使用期间和延伸时尽可能大。示元件至少在使用期间和延伸时尽可能大。示元件至少在使用期间和延伸时尽可能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显示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包括可折叠显示元件和可折叠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在设计平板电脑、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它们的尺寸。为了提供尽可能好的电子设备,设备的外部尺寸必须尽可能小,同时仍然能使该设备的显示器尽可能大,至少在使用期间是这样。
[0003]该问题可以通过使电子设备可折叠来解决,例如通过使用铰链互连几个框架部分,并用一个大显示器覆盖框架部分。框架部分和显示器可以折叠在一起以使电子设备的宽度尽可能小,并且可以展开以提供尽可能大的显示器。电子设备的宽度可以减小,但是由于多个壳体部分彼此堆叠在一起,使得电子设备的深度增加。深度甚至可以大于宽度,因此,此类折叠电子设备既笨重又不美观。
[0004]此外,由于折叠显示区域承受非常高的应力并累加过长折叠长度,因此显示器连续折叠和展开可能会导致由于疲劳而发生永久变形。
[0005]一种可能的方案是为电子设备提供可滚动或者更确切地说可滑动的显示器,从而使得设备的框架部分能够随着显示器的展开而向外扩展或移动,同时框架部分为扩展显示器提供支撑。然而,可能的扩展量仅限于显示器扩展宽度与设备原始宽度呈2:1的比例。此外,手动滑动(例如,使用拇指)显示器可能会导致显示器出现折痕或凹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显示组件。上述和其它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特征实现。根据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其它实现方式是显而易见的。
[0007]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可折叠显示元件和可折叠框架,所述显示组件用于设置在折叠端位置和延伸端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在从所述折叠端位置朝向所述延伸端位置移动时,所述显示组件展开;在从所述延伸端位置朝向所述折叠端位置移动时,所述显示组件折叠;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折叠部分、第二折叠部分和枢轴铰链,所述枢轴铰链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互连,使得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可绕延伸穿过所述枢轴铰链的组件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枢转,其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一起形成第一框架表面和第二框架表面,所述第二框架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框架表面延伸;通过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第一主框架表面并且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第二主框架表面,所述显示元件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所述第二元件用于沿垂直远离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移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展开,并且沿垂直朝向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移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折叠;所述显示元件用于至少部分
地沿着所述第二框架表面滑动,以响应所述第二元件的移动。
[0008]此类方案使得所述设备的宽度(包括所述显示组件)尽可能小,而不会在折叠在一起时过多地增加所述设备的深度,并且使得所述设备的所述显示元件至少在使用期间和延伸时尽可能大。此外,由于所述显示元件的实际折叠区域分布在较大区域,使得由于折叠而在所述显示元件上施加的应力也分布在较大区域,从而降低了所述显示元件发生永久变形的风险。
[0009]在所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边缘表面和第二边缘表面,所述第一边缘表面和所述第二边缘表面在所述第一框架表面与所述第二框架表面之间并且平行于所述组件旋转轴线延伸,所述第一折叠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表面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表面邻近所述组件旋转轴线延伸,所述显示元件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折叠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表面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使一个显示元件穿过边缘延伸到框架元件的相对侧上,可以在多个显示部分之间没有任何可见间隙的情况下扩展所述显示元件。
[0010]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三边缘表面和第四边缘表面,所述第三边缘表面和所述第四边缘表面在所述第一框架表面与所述第二框架表面之间垂直于所述组件旋转轴线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边缘表面和所述第二边缘表面延伸,所述显示元件延伸穿过所述第三边缘表面和所述第四边缘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使一个显示元件延伸到边缘表面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叠和扩展所述显示元件,而不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尺寸产生任何显著影响。
[0011]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元件用于:在所述显示组件展开时,沿平行于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第一方向沿着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框架表面滑动,或远离所述第一折叠部分或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枢转;并且用于:在所述显示组件折叠时,沿平行于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第二方向沿着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框架表面滑动,或朝向所述第一折叠部分或所述第二折叠部分枢转。这使得所述显示元件能够沿两个轴线延伸,从而进一步增大到所述显示器的扩展尺寸。
[0012]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垂直远离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所述方向从所述第一边缘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表面延伸,垂直朝向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所述方向从所述第二边缘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表面延伸。
[0013]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平行于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向外延伸,平行于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向内延伸。
[0014]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折叠端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彼此叠加;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延伸端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彼此成角度延伸,从而为所述组件提供最大宽度范围。
[0015]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角度介于180
°
和240
°
之间,从而使得所述延伸端位置既可以是平板电脑模式,又可以是桌面支架模式。
[0016]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元件用于在所述显示元件上施加接触力,使得所述显示元件的一部分沿垂直远离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所述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框架表面滑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展开;所述第二元件用于在所述显示元件上施加成形力,使得所述显示元件的一部分沿垂直朝向所述组件旋转轴线的所述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框架表面滑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折叠;与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延伸端位置时相比,在所述显示组件处于所述折叠端位置时,所述显示元件覆盖所述第二框架表面的区域更大。这是一种可靠的机械方案,在折叠时,所述方案可以容纳在设备壳体内;在延伸时,所述方案既可延伸所述显示元件,又可为所述延伸的显示元件提供支撑。
[00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2)的显示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1)包括可折叠显示元件(3)和可折叠框架(4),所述显示组件(1)用于设置在折叠端位置(P1)和延伸端位置(P2)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在从所述折叠端位置(P1)朝向所述延伸端位置(P2)移动时,所述显示组件(1)展开;在从所述延伸端位置(P2)朝向所述折叠端位置(P1)移动时,所述显示组件(1)折叠;所述框架(4)包括第一折叠部分(5)、第二折叠部分(6)和枢轴铰链(7),所述枢轴铰链(7)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互连,使得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可绕延伸穿过所述枢轴铰链(7)的组件旋转轴线(C)相对于彼此枢转,其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一起形成第一框架表面(4a)和第二框架表面(4b),所述第二框架表面(4b)平行于所述第一框架表面(4a)延伸;所述显示元件(3)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其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元件(5a、6a)和第二元件(5b、6b);所述第二元件(5b、6b)用于沿垂直远离所述组件旋转轴线(C)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5a、6a)移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1)展开,并且沿垂直朝向所述组件旋转轴线(C)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5a、6a)移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1)折叠;所述显示元件(3)用于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第二框架表面(4b)滑动,以响应所述第二元件(5b、6b)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元件(3)用于:在所述显示组件(1)展开时,沿平行于所述组件旋转轴线(C)的第一方向沿着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框架表面(4b)滑动,或远离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或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枢转;并且用于:在所述显示组件(1)折叠时,沿平行于所述组件旋转轴线(C)的第二方向沿着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框架表面(4b)滑动,或朝向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或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枢转。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件(5b、6b)用于在所述显示元件(3)上施加接触力,使得所述显示元件(3)的一部分沿垂直远离所述组件旋转轴线(C)的所述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框架表面(4b)滑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1)展开;所述第二元件(5b、6b)用于在所述显示元件(3)上施加成形力,使得所述显示元件(3)的一部分沿垂直朝向所述组件旋转轴线(C)的所述方向沿着所述第二框架表面(4b)滑动,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1)折叠;与在所述显示组件(1)处于所述延伸端位置(P2)时相比,在所述显示组件(1)处于所述折叠端位置(P1)时,所述显示元件(3)覆盖所述第二框架表面(4b)的区域更大。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分(5)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6)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另一第二元件(5b、6b),所述另一第二元件(5b、6b)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5a、6a)移动,使得所述显示元件(3)沿所述第一方向展开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1)展开,并且使得所述显示元件(3)沿所述第二方向折叠以响应所述显示组件(1)折叠。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1)还包括至少一个延伸机构(9),所述延伸机构(9)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5a、6a)移动所述第二元件(5b、6b)。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机构(9)包括至少一个细长连接元件;在所述显示组件(1)展开时,所述细长连接元件(9)具有足够的刚性,能够沿垂直远离所述组件旋转轴线(C)的所述方向或远离的所述第一方向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