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10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陆基圆形池以及与陆基圆形池配合使用的虹吸排污装置,陆基圆形池为顶部开口的环形腔,且陆基圆形池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互配合的侧边板,两个相邻的侧边板上设有密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提高养殖投料喂养的效率、降低陆基圆形池底部的污染程度。降低陆基圆形池底部的污染程度。降低陆基圆形池底部的污染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的
,特别是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陆基循环水养殖池是一种以陆地为基础的养殖系统,在该系统控制下其有加大的养殖优势,在此控制下养成的鱼无污染、无土腥味、口感好,而且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可达传统鱼塘养殖的40倍,而且水可以循环利用,实现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003]然而,现有的陆基圆桶循环水养虽然能够进行排污,但是依然存在诸多缺陷:1、现有的鱼产生的排泄物不仅漂浮在面上,同时沉积在陆基圆桶的底部,如果直接进行表面的收集处理造成了陆基圆桶底部的污染,从而影响了陆基圆桶的使用寿命。2、现有投料过程中直接将鱼食投入至陆基圆桶中,且大部分鱼食会沉积在底座上,使得鱼料与排泄物进行混合,造成了鱼料的浪费。
[0004]基于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亟待需要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结构紧凑、提高养殖投料喂养的效率、降低陆基圆形池底部的污染程度的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陆基圆形池以及与陆基圆形池配合使用的虹吸排污装置,所述陆基圆形池为顶部开口的环形腔,且陆基圆形池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互配合的侧边板,两个相邻的侧边板上设有密封板;所述虹吸排污装置包括自动面排管、双口鱼马桶和面排系统底排管,所述双口鱼马桶设置在底座的中部,且自动面排管设置在双口鱼马桶的上方,所述双口鱼马桶的外部设有保护壳,且自动面排管的外部上设有套管一,所述套管一的端部设置在保护壳的上部,且为一体成型,所述底座的底部上设有支撑脚,且相邻支撑脚之间设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中部上设有通孔一,所述面排系统底排管嵌入在通孔一上,所述套管一上设有圆锥形挡料组件一和圆锥形挡料组件二。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中,所述侧边板与底座为密封可活动连接,且相邻两个侧边板之间的缝隙处喷涂密封胶,所述密封板设有直线段一、直线段二和柔性密封部件,且柔性密封部件的局部嵌入在缝隙处,并通过固定胶进行黏贴,所述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与侧边板的贴合处设有柔性密封部件,且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上设有通孔螺纹一,且侧边板上设有通孔螺纹一配合的盲孔内螺纹,并通过螺栓将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进行固定。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中,所述保护壳和套管一为
刚性耐腐材料制成,所述自动面排管上设有面排条形排水口,且套管一上设有与面排条形排水口相互连通的面排条形排水口二,所述套管一上设有卡垫一和卡垫二,且圆锥形挡料组件一设在卡垫一上,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二设在卡垫二上,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一与套管一的配合处设有底排污口一,所述套管一的内部与自动面排管为固定连接,所述自动面排管设有与底排污口一相互配合连接的底排污口一。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中,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二与套管一的配合处设有底排污口二,且自动面排管上也设有底排污口二,且与套管一上的底排污口二进行连通,所述套管一上的底排污口一和底排污口二可进行封堵和开启,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一和圆锥形挡料组件二的截面为倒V形结构。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中,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一包括扇形挡料板一,且扇形挡料板一至少设有4个,每个相邻所述扇形挡料板一之间设有扇形通孔一,且圆锥形挡料组件一可在卡垫一上实现自由的转动,所述扇形挡料板一设有第一扇形段和第二扇形段,且扇形挡料板一的两端上设有凸起板一和凸起板二,且凸起板一上设有三角条纹。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中,所述第一扇形段与第二扇形段之间设有凹槽一,且凹槽一的宽度小于固体养殖料的直径,所述第一扇形段上设有滤孔一,且第二扇形段上设有滤孔二,所述滤孔二的直径小于滤孔一的直径,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一与圆锥形挡料组件二之间的距离为100

200cm。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中,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二包括上部圆形挡料板一和下部圆形挡料板二,且上部圆形挡料板一与下部圆形挡料板二为自由的转动,且两者之间为相互配合,所述上部圆形挡料板一包括扇形挡料板二和扇形通孔二,且扇形挡料板二与扇形通孔二之间为间隔设置,所述扇形挡料板二上设有滤孔三,且滤孔三的直径小于滤孔二的直径。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中,所述扇形挡料板二的顶部设有弧形尖刺凸起和弧形凸起,且扇形挡料板二的底部上设有凸起块一、凸起块二和凸起块三,所述凸起块一、凸起块二和凸起块三上均设有圆锥形尖刺凸起,所述下部圆形挡料板二的表面上设有波纹凸起,且波纹凸起与圆锥形尖刺凸起之间为相互配合。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中,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一与圆锥形挡料组件二均为刚性防腐材料制成,自动面排管为PVC材料制成,且底座、圆锥形挡料组件一、圆锥形挡料组件二和侧边板均至少设有2种不同的规格。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本体包括陆基圆形池以及与陆基圆形池配合使用的虹吸排污装置,陆基圆形池为顶部开口的环形腔,且陆基圆形池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互配合的侧边板,使得能够进行便捷的更换和组装,提高了陆基圆形池的使用寿命,两个相邻的侧边板上设有密封板,虹吸排污装置包括自动面排管、双口鱼马桶和面排系统底排管,双口鱼马桶设置在底座的中部,且自动面排管设置在双口鱼马桶的上方,双口鱼马桶的外部设有保护壳,且自动面排管的外部上设有套管一,套管一的设置使得能够提高自动面排管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将圆锥形挡料组件一和圆锥形挡料组件二进行平稳的固定,套管一的端部设置在保护壳的上部,且为一体成型,底座的底部上设有支撑脚,且相邻支撑脚之间设有支撑板
一,支撑板一的中部上设有通孔一,面排系统底排管嵌入在通孔一上,套管一上设有圆锥形挡料组件一和圆锥形挡料组件二,使得能够在两者之间能够在鱼料落入的过程中进行喂食,从而提高了鱼料的投喂效率。
[0016]2、本专利技术的侧边板与底座为密封可活动连接,使得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进行拼接组装,且相邻两个侧边板之间的缝隙处喷涂密封胶,密封板设有直线段一、直线段二和柔性密封部件,且柔性密封部件的局部嵌入在缝隙处,并通过固定胶进行黏贴,使得能够将缝隙处进行紧密的密封,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与侧边板的贴合处设有柔性密封部件,防止了漏水,相对于现有的底部直接采取薄膜而言,具有延长了使用寿命,且能防止传统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破裂,从而造成的损失,且该侧边板和底座能够进行便捷的移动,且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上设有通孔螺纹一,且侧边板上设有通孔螺纹一配合的盲孔内螺纹,并通过螺栓将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进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陆基圆形池以及与陆基圆形池配合使用的虹吸排污装置,所述陆基圆形池为顶部开口的环形腔,且陆基圆形池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互配合的侧边板,两个相邻的侧边板上设有密封板;所述虹吸排污装置包括自动面排管、双口鱼马桶和面排系统底排管,所述双口鱼马桶设置在底座的中部,且自动面排管设置在双口鱼马桶的上方,所述双口鱼马桶的外部设有保护壳,且自动面排管的外部上设有套管一,所述套管一的端部设置在保护壳的上部,且为一体成型,所述底座的底部上设有支撑脚,且相邻支撑脚之间设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的中部上设有通孔一,所述面排系统底排管嵌入在通孔一上,所述套管一上设有圆锥形挡料组件一和圆锥形挡料组件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板与底座为密封可活动连接,且相邻两个侧边板之间的缝隙处喷涂密封胶,所述密封板设有直线段一、直线段二和柔性密封部件,且柔性密封部件的局部嵌入在缝隙处,并通过固定胶进行黏贴,所述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与侧边板的贴合处设有柔性密封部件,且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上设有通孔螺纹一,且侧边板上设有通孔螺纹一配合的盲孔内螺纹,并通过螺栓将直线段一和直线段二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和套管一为刚性耐腐材料制成,所述自动面排管上设有面排条形排水口,且套管一上设有与面排条形排水口相互连通的面排条形排水口二,所述套管一上设有卡垫一和卡垫二,且圆锥形挡料组件一设在卡垫一上,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二设在卡垫二上,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一与套管一的配合处设有底排污口一,所述套管一的内部与自动面排管为固定连接,所述自动面排管设有与底排污口一相互配合连接的底排污口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的自动虹吸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挡料组件二与套管一的配合处设有底排污口二,且自动面排管上也设有底排污口二,且与套管一上的底排污口二进行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玉吴春林李小勇段中华洪琴风郑维薇敖爱军刘文珍傅红梅曾维农黄志明刘新奇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新干县桔红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