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08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驱动组件连接设置在拉压试验机上,扭矩传感器连接设置在驱动组件上;第一产品连接工装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扭矩传感器上,扭矩传感器带动第一产品连接工装的转动;高低温箱连接设置在拉压试验机,第一产品连接工装的另一端贯穿高低温箱的顶板延伸至高低温箱内,与产品相连;第二产品连接工装设置在拉压试验机的底部,贯穿高低温箱的底板;热电偶设置在产品上;驱动组件、扭矩传感器、热电偶以及高低温箱均电连接采集与驱动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拓展了试验的温度范围,实现了高低温环境与不同转速下的旋转类启动阻尼力矩、动态阻尼力矩的测量,可进行实时输出。输出。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力矩的测量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尤其是一种高低温环境下的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载荷天线的展开惯量越来越大,展开阻力矩较大,根据铰链设计准则,铰链展开力矩会造成展开速度较大,有可能会导致某载荷展开冲击过大造成载荷失效,为避免此风险,在铰链展开时并联旋转阻尼器进行展开末段恒速展开设计,降低卫星展开冲击,保证卫星载荷安全。卫星在轨温度环境恶劣,因此需模拟地外环境,在高低温条件下测试动态阻尼力矩的稳定性。
[0003]以往测试方法依靠启动力矩、阻尼力矩通过加装测量盘和悬挂祛码实现。首先,由于被测产品多为锥形或圆形结构,测量盘的位置选取、力臂长度都将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其次,由于启动力矩通常大于正常旋转时的阻尼力矩,而旋转的阻尼力矩是个动态量,所以悬挂祛码的方式可以测出启动力矩,但不能准确测量出阻尼力矩的大小以及旋转过程中变化量;再次,方向回转角速率则是通过测量方向机旋转一周所用时间换算得出,又因启动力矩大于旋转阻尼力矩,所以整个测量过程实际为一个加速旋转过程,而非匀速旋转,得到的只是平均转速,因此该方法并不能准确测量出方向回转角速率;最后,因为此方法为人工操作,无法在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内完成上述操作。
[0004]公开号为CN20550627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动态旋转阻尼力矩测量装置,包括旋钮、压力表、固定调节件和扭力杆,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压力表的外圈,所述扭力杆固定在所述旋钮上,通过该扭力杆拨动所述旋钮旋转;所述压力表中设置有两根指针,其中一根指针固定不动,另一根指针随所述旋钮的转动而转过相应的角度;所述固定调节件能卡住所述扭力杆,使所述旋钮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但是该专利文献存在需要人工读数,且无法适应高低温环境的缺陷。
[0005]公开号为CN20415442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动态旋转阻尼力矩测量装置,涉及转矩的测量装置
,所述装置中的转速可控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旋转装置连接托盘连接在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阻尼力矩传感器和角速率传感器安装在减速机构上,阻尼力矩传感器和角速率传感器与计算机电连接,用于将采集的数据传送给计算机进行计算,转速可控电机的控制端与计算机电连接,计算机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转速可控电机的运行状态。但是该专利文献将减速器、力矩传感器、角速率传感器安装到了一起,限制了温度环境的拓展。
[0006]公开号为CN100476381C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转角型电动执行机构的力矩测试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测力传感器和支撑平台,液压缸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活塞杆另一端经测力传感器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测力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所述转角型电动执行机构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扇形齿轮,液压缸固定连接与扇形齿轮相配合的直线齿条;液压泵经换向阀与液压缸连接,液压泵与换向阀之间设有溢流阀。但是该
专利文献未对温度试验条件进行适应。
[0007]公开号为CN105203243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阻尼器的动态力矩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所述的一种阻尼器的动态力矩的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基座;设于固定基座上的阻尼器;与所述阻尼器的旋转轴连接固定的第一转向轮;设于固定基座上的第二转向轮;以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第一转向轮连接固定,另一端绕过第二转向轮并向下伸出,所述牵引绳与所述第二转向轮形成相对滑动。但是该专利文献仍然存在无法适应高低温环境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包括拉压试验机、驱动组件、扭矩传感器、第一产品连接工装、高低温箱、热电偶、第二产品连接工装以及采集与驱动设备;
[0010]所述驱动组件连接设置在所述拉压试验机上,所述扭矩传感器连接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扭矩传感器转动;
[0011]所述第一产品连接工装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扭矩传感器上,所述扭矩传感器带动所述第一产品连接工装的转动;
[0012]所述高低温箱连接设置在所述拉压试验机,所述第一产品连接工装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高低温箱的顶板延伸至所述高低温箱内;
[0013]所述第二产品连接工装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拉压试验机的底部,所述第二产品连接工装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高低温箱的底板延伸至所述高低温箱内;
[0014]所述热电偶设置在所述产品上;
[0015]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扭矩传感器、所述热电偶以及所述高低温箱均电连接所述采集与驱动设备。
[001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支架和电机;
[0017]所述电机支架连接设置在所述拉压试验机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上;
[0018]所述扭矩传感器连接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0019]优选的,所述采集与驱动设备包括上位机和板卡;
[0020]所述板卡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板卡电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采集与驱动设备还包括数采;
[0022]所述数采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所述数采电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采集与驱动设备还包括机柜;
[0024]所述机柜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所述热电偶与所述机柜电连接。
[0025]优选的,所述采集与驱动设备还包括控制器;
[0026]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所述高低温箱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7]优选的,所述电机支架通过试验机连接工装连接设置在所述拉压试验机上。
[0028]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扭矩传感器相连接。
[0029]优选的,所述扭矩传感器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产品连接工装相连接。
[0030]优选的,所述热电偶设置为两个。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2]1、本专利技术拓展了试验的温度范围,实现了高低温环境与不同转速下的旋转类启动阻尼力矩、动态阻尼力矩的测量;
[0033]2、本专利技术的采集与驱动设备通过集成板卡,同时采集传感器输出扭矩、电机转速与产品温度并驱动电机,可对当前转速下的力矩与扭转刚度进行实时输出;
[0034]3、本专利技术将产品置于高低温箱内,扭矩输出、扭矩测量均位于舱外,满足了极限高低温环境下动态阻尼力矩的测量需求。
附图说明
[003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示出:
[0038]试验机连接工装1
ꢀꢀꢀꢀꢀꢀꢀꢀꢀꢀꢀꢀꢀꢀꢀꢀꢀꢀꢀꢀꢀꢀ
热电偶10
[0039]电机支架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压试验机(13)、驱动组件、扭矩传感器(5)、第一产品连接工装(7)、高低温箱(8)、热电偶(10)、第二产品连接工装(11)以及采集与驱动设备(12);所述驱动组件连接设置在所述拉压试验机(13)上,所述扭矩传感器(5)连接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扭矩传感器(5)转动;所述第一产品连接工装(7)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扭矩传感器(5)上,所述扭矩传感器(5)带动所述第一产品连接工装(7)的转动;所述高低温箱(8)连接设置在所述拉压试验机(13),所述第一产品连接工装(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高低温箱(8)的顶板延伸至所述高低温箱(8)内;所述第二产品连接工装(1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拉压试验机(13)的底部,所述第二产品连接工装(1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高低温箱(8)的底板延伸至所述高低温箱(8)内;所述第一产品连接工装(7)和所述第二产品连接工装(11)用于固定产品(9);所述热电偶(10)设置在所述产品(9)上;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扭矩传感器(5)、所述热电偶(10)以及所述高低温箱(8)均电连接所述采集与驱动设备(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支架(2)和电机(3);所述电机支架(2)连接设置在所述拉压试验机(13)上,所述电机(3)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2)上;所述扭矩传感器(5)连接设置在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阻尼力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奥男周春华熊良磊王嘉登束山山方厚招叶子龙郑鸣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