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70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模板件,模板件包括多个竖向排布的模板,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拉紧件,支撑件的一端固定于模板件上,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拉紧件的一端固定于模板件上高于支撑件的位置处,拉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与地面接触的位置处,还包括若干连接支撑装置,连接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模板可拆卸连接,第一模块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模块固定连接,第二模块能与第一凹槽滑动配合。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现有墙柱模板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的安装步骤繁琐的问题。置的安装步骤繁琐的问题。置的安装步骤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在墙柱浇筑模板的应用中,普遍采用穿墙螺杆及背楞对模板进行加固。该方式极易使螺杆遗留在墙体内,后期需采用机械切割取出遗留在墙体内的螺杆。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12127621A公开了一种墙柱模板,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模板件和连接两模板件的连接件,模板件由多个模板拼接而成,墙柱模板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固定于模板件上;第二紧固件,固定于第一紧固件上,且第二紧固件压设于多个模板之间的拼接位置上;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拉紧件,支撑件两端分别固定模板件和地面,拉紧件一端固定于模板件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撑件与地面接触位置处。通过将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交叉设于模板件上,并将第二紧固件压设于模板件的拼接缝位置处,以增加模板件的稳固性。该专利技术在模板件上设置支撑件和拉紧件,提供给模板件一个向外的支撑力和向内的拉紧力,进一步的提高模板件的稳固性;并且,该专利技术通过不用穿过墙体的可拆卸装置对模板件进行了连接、固定以及支撑,不会让连接件遗留在墙体内。
[0004]上述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了数量众多的各种紧固装置通过繁琐的安装步骤完成,对于需要赶进度的施工项目来说,是非常耗时的;2、上述装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模板的上下第一紧固件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只能通过目测对齐上下第一紧固件,而目测对齐上下第一紧固件就会出现有偏差的情况,这种偏差会导致上下第二紧固件不易顺利连接上下两个第一紧固件,并且墙柱的高度越高,所需的模板就会越多,所需的第一紧固件就会越多,目测对齐的次数也会越多,从而导致偏差的累计,进而产生第二紧固件不能顺利连接上下多个第一紧固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墙柱模板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的安装步骤繁琐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模板件,模板件包括多个竖向排布的模板,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拉紧件,支撑件的一端固定于模板件上,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拉紧件的一端固定于模板件上高于支撑件的位置处,拉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与地面接触的位置处,还包括若干连接支撑装置,连接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模板可拆卸连接,第一模块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模块固定连接,第二模块能与第一凹槽滑动配合。
[0007]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0008]1、现有技术需要先用固定扣将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模板上,同时竖直方向上多个第一紧固件需要人工对齐,然后再将第二紧固件穿过多个第一紧固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
模板上安装数量众多的固定扣和第一紧固件,并将多个固定扣和第一紧固件对齐以便于第二紧固件的安装,这一过程安装步骤繁琐且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将第一模块固定在模板上,然后将模板上的第二模块伸入相邻模板上的第一凹槽来连接相邻两块模板;通过第二模块伸入第一凹槽能实现:(1)相邻两个连接支撑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的对齐;(2)对相邻的两模板起到了紧固的作用,防止了相邻两模板之间的滑动。(3)对相邻的两模板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一方面提高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模板发生弯折。本方案省去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齐的步骤和单独操作进行紧固的步骤,操作更简便,也节省了时间。
[0009]2、现有技术所使用多种零部件在安装之前没有连接关系,多种零部件需要分别收纳,使得其收纳起来较为麻烦,在实际施工中比较容易发生零件丢失的情况,而本方案技术的连接支撑装置是一体的,不需要分别收纳,收纳方便且不易丢失。
[00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模块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一圆孔,还包括旋钮柱,旋钮柱与第一圆孔螺纹连接。旋钮柱旋入第一圆孔后,旋钮柱会抵紧另一个连接支撑装置的第二块,增加两个连接支撑装置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进而增加了上下两模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旋钮柱上设有手柄。旋钮柱上的手柄使得旋钮柱能更容易被人旋转。
[00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模块上设有能够与旋钮柱螺纹连接的第二圆孔。旋钮与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螺纹连接后,通过旋钮柱的旋入限制上下两个连接支撑装置的相对运动,从而增加上下两个连接支撑装置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进而增加了上下两模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钢丝绳,通过钢丝绳连接墙柱两侧同一高度的旋钮柱。使用钢丝绳将墙柱两侧模板连接,增加墙柱两侧模板件之间的稳固性。
[00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旋钮柱上设有第一绳孔和第二绳孔,钢丝绳为两根,一根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墙柱两侧的第一绳孔,另一根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墙柱两侧的第二绳孔。通过旋钮柱上的第一绳孔和第二绳孔将墙柱两侧旋钮柱连接,对墙柱两侧模板件产生一个由外向内的支撑力,旋转旋钮柱,钢丝绳在旋钮柱上缠绕收缩,进一步增加钢丝绳对墙柱两侧模板的支撑力,进而增加墙柱两侧模板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一延伸单元,第一延伸单元包括与第一模块固定连接的四个延伸块,两个延伸块位于第一模块上接近第一凹槽的两侧,另外两个延伸块位于第一模块上接近第二模块的两侧。使用现有的螺栓将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模块的相邻延伸块连接,从而增加相邻两个第一模块连接的紧固性,进而增加相邻两模板连接的紧固性。
[0016]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二延伸单元,第二延伸单元包括两个延伸片体,两个延伸片体分别位于第一模块两侧。使用现有的螺栓连接两个延伸片体与模板,从而将第一模块固定在模板上,从而增加第一模块与模板连接的紧固性。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连接支撑装置的支撑方法,用该方法对整个墙柱模板进行支撑,以更简便的方式解决了模板件的固定问题。
[001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的支
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1):使用现有的螺栓将延伸片体连接在模板上,从而使得第一模块与模板连接;
[0020]步骤(2):将模板上的第二模块伸入相邻模板上的第一凹槽内,使得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重合;
[0021]步骤(3):将旋钮柱旋入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内;
[0022]步骤(4):使用现有的螺栓将相邻两个第一模块的相邻延伸块连接;
[0023]步骤(5):用一根钢丝绳分别连接位于同一高度的墙柱两侧的第一绳孔,用另一根钢丝绳分别连接同一高度的墙柱两侧的第二绳孔,旋转旋钮柱,使得钢丝绳在旋钮柱上缠绕收紧;
[0024]步骤(6):将支撑件的一端固定于模板件,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于地面,将拉紧件的一端固定于模板件上高于支撑件的位置处,拉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与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模板件,模板件包括多个竖向排布的模板,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拉紧件,支撑件的一端固定于模板件上,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拉紧件的一端固定于模板件上高于支撑件的位置处,拉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与地面接触的位置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连接支撑装置,连接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模板可拆卸连接,第一模块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模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模块固定连接,第二模块能与第一凹槽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一圆孔,还包括旋钮柱,旋钮柱与第一圆孔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柱上设有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上设有能够与旋钮柱螺纹连接的第二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绳,通过钢丝绳连接墙柱两侧同一高度的旋钮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墙柱连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旋钮柱上设有第一绳孔和第二绳孔,钢丝绳为两根,一根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墙柱两侧的第一绳孔,另一根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意余杰李潇庞道济段文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