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注浆体及其灌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59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预制装配注浆体及其灌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砼桩中设置钢筋笼,并通过袖阀管和带双栓塞的注浆管进行注浆,在注浆后投入碎石并用钢筋插捣,由此逐层灌浆,以提升树根桩的整体强度。树根桩的整体强度。树根桩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注浆体及其灌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装配注浆体及其灌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树根桩是一种小直径的钻孔灌注桩,其直径通常为100~300mm,在钢套管的导向下用旋转法钻进,在托换工程中使用时,往往要钻穿既有建筑物的基础进入地基土中直至设计标高,清孔后下放钢筋,钢筋数量从一根到数根,视桩径而定;同时放入注浆管,再用压力注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边灌、边振、边拔管而成桩。亦可放入钢筋笼再放碎石,然后注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而成桩。根据设计需要,树根桩可以是垂直的或倾斜的;也可以是单根的或成排的;可以是端承桩,也可以是摩擦桩。但是,现有的树根桩结构强度有限,如何提高其强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预制装配注浆体及其灌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树根桩结构强度有限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灌浆方法,包括:
[0005]用钻机在设定区域钻出作业孔;
[0006]向作业孔内投放钢筋笼,并在钢筋笼中放入至少一根直通孔底的袖阀管;
[0007]向作业孔中投入填料以固定钢筋笼和袖阀管;
[0008]在袖阀管中插入注浆管以放下带双栓塞的注浆管进行注浆;
[0009]投入碎石并用钢筋插捣,使骨料分布于桩身。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作业孔内投放钢筋笼前包括以下步骤:
[0011]焊接钢筋笼,每段钢筋笼的长度根据现场条件和吊车的吊放能力,钢筋笼的接头采用焊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作业孔内投放钢筋笼前包括以下步骤:
[0013]将袖阀管的管底口封住,在管底口上方钻设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为0.5~2.0cm,纵向间距为5~20cm。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作业孔内投放钢筋笼包括以下步骤:
[0015]钢筋笼放入前要先绑好砂浆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定位置后,立即固定。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预制装配注浆体,应用所述灌浆方法制成。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制装配注浆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8]砼桩;
[0019]钢筋笼,设置在所述砼桩中;
[0020]延伸部,自所述砼桩侧壁向四周延伸;
[0021]岩土层,所述岩土层内包括由所述延伸部填充的间隙结构。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装配注浆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砼桩上端的格构砼。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装配注浆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砼桩中,并与所述砼桩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抽气管。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管的管壁还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抽气孔。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砼桩中设置钢筋笼,并通过袖阀管和带双栓塞的注浆管进行注浆,在注浆后投入碎石并用钢筋插捣,由此逐层灌浆,以提升预树根桩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预制装配注浆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2]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
“”
、“第二”等的描述,则该
“”
、“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
“”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和/或”为例,包括方案,或方案,或和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灌浆方法,参照图1,包括以下步骤:
[0034]1、钻孔
[0035]采用小型地质钻机钻孔,采用水或泥浆循环冷却钻头,并对钻孔产生的残渣进行排除。
[0036]2、钢筋笼制作
[0037]每段钢筋笼的长度可根据现场条件和吊车的吊放能力确定。钢筋笼的接头采用焊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0038]3、灌浆管的制作
[0039]为防止泥浆进入管内,需在管底口用聚乙烯胶布封住,在管底口以上1米范围内做出花管形状,其孔眼直径为0.8厘米,纵向间距10厘米,竖向四排,灌浆管放在钢筋笼内,一起放到钻孔内。
[0040]4、钢筋笼和灌浆管的投放
[0041]待成孔完毕,钻杆全部提出后,向孔内投放钢筋笼,并放入至少一根直通孔底的灌浆管,钢筋笼放入前要先绑好砂浆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后,要立即固定。
[0042]5、灌浆成桩
[0043]在钢筋笼和灌浆管沉入钻孔后,采用袖阀管注浆,用填料置换孔内泥浆,浇注时要避免填料进入花管内,待填料具备一定强度后,在花管内放下带双栓塞的注浆管进行注浆。
[0044]填料主要由水泥、黏土和水混合而成。为确保水泥浆的流动度、可灌性,可掺入适量外加剂,每根压浆管在压浆过程中要一气呵成,花管在灌注过程中,一般要埋入填料中2~3米,以保证桩体的质量。灌浆后立即投入碎石(5~25mm),用钢筋插捣,使骨料分布于桩身。控制钢筋每圈均布三根,竖向每隔3m放置一组。钢筋采用双面焊接。
[004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砼桩中设置钢筋笼,并通过袖阀管和带双栓塞的注浆管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钻机在设定区域钻出作业孔;向作业孔内投放钢筋笼,并在钢筋笼中放入至少一根直通孔底的袖阀管;向作业孔中投入填料以固定钢筋笼和袖阀管;在袖阀管中插入注浆管以放下带双栓塞的注浆管进行注浆;投入碎石并用钢筋插捣,使骨料分布于桩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作业孔内投放钢筋笼前包括以下步骤:焊接钢筋笼,每段钢筋笼的长度根据现场条件和吊车的吊放能力,钢筋笼的接头采用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作业孔内投放钢筋笼前包括以下步骤:将袖阀管的管底口封住,在管底口上方钻设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为0.5~2.0cm,纵向间距为5~2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作业孔内投放钢筋笼包括以下步骤:钢筋笼放入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光邓文彬潘文志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