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牙齿矫正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57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S牙齿矫正器及其制造方法,FS牙齿矫正器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第一分体一端面设有第一咬合槽,且第一咬合槽适配患者上牙列轮廓。第一分体远离第一咬合槽的端面对应患者前牙部分设有安装槽,第二分体可拆卸地固定于该安装槽,第二分体远离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咬合槽。第一分体远离第一咬合槽的端面设有第三咬合槽,第二咬合槽与第三咬合槽相连通,且两者侧壁适配患者下牙列轮廓。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分体及第二分体,患者在治疗初期时,仅需穿戴第一分体,待患者颌位稳定且可重复地进行咬合运动后,再同时穿戴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有利于患者颌位的快速稳定,使原先不稳定的下颌有唯一咬合位置,从而迅速地治疗髁突吸收。疗髁突吸收。疗髁突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S牙齿矫正器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指一种FS牙齿矫正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是一种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明,以髁突进行性吸收为特点的颞下颌关节非功能性改建疾病。该病好发于年龄15至35岁的女性,在正畸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5000,其治疗模式多样,如药物治疗、颞下颌关节锚固术、正颌手术结合关节手术以及自体肋软骨移植的髁突置换术等。
[0003]其中,让患者穿戴FS牙齿矫正器(FS,Functional

Spl int,功能性夹板),也是治疗该疾病的可行方法,然而常用的FS牙齿矫正器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仅根据牙列制作,未考虑牙列所在的颌骨位置,导致患者在穿戴FS牙齿矫正器时,其髁突依然处于错误位置,疗效不佳;
[0005]2)在治疗初期,颌位未稳定之前,需反复调磨患者所穿戴的FS牙齿矫正器,极大地延长了患者颌位稳定的时间,治疗进度较慢。此外,在调磨FS牙齿矫正器时,常需依赖咬合纸颜色印记确认调磨部分,难以精确地找到FS牙齿矫正器需调磨的部分,存在调磨不精确、不彻底等问题,易造成患者颌位不稳定,同样会延缓治疗时长。
[0006]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FS牙齿矫正器及其制造方法,能够精准地找到髁突的理想位置,并保证患者颌位稳定,从而最大程度上加快患者的治疗进度。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0]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
[0011]所述第一分体一端面设有第一咬合槽,且所述第一咬合槽适配于患者上牙列轮廓,及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第一咬合槽的端面对应患者前牙部分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分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安装槽;
[0012]所述第二分体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咬合槽,及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第一咬合槽的端面设有第三咬合槽,所述第二咬合槽与所述第三咬合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咬合槽与所述第三咬合槽侧壁适配于患者下牙列轮廓。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至少一卡合槽,且所述第二分体对应所述卡合槽处设有卡合凸台;
[0014]所述卡合槽与所述卡合块限位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分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卡合槽内。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咬合槽对应患者后牙牙尖处设有第一凸块;
[0016]所述第三咬合槽对应患者尖牙牙尖处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侧壁与切牙牙尖所呈夹角为70
°
,且所述第二凸块侧壁长度小于3mm;及
[0017]所述第二咬合槽槽底为一光滑的平面。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咬合槽对应患者切牙切端设有磨点,所述磨点采用低耐磨材料制成。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咬合槽深度不低于1mm;
[0020]和/或
[0021]所述第二咬合槽和所述第三咬合槽深度均不低于1mm。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FS牙齿矫正器呈U型构造;
[0023]和/或
[0024]所述第一咬合槽及所述第三咬合槽对应患者后牙区设有至少一箭头卡环。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FS牙齿矫正器的制造方法,用于上述任一项所提供的FS牙齿矫正器,包括:
[0026]患者口内取印模,制造石膏模型;
[0027]获取患者新的咬合关系,并对患者进行面弓转移,根据获得的信息确定髁突的理想位置,制作三维模型;
[0028]采用3D打印获取FS牙齿矫正器;
[0029]对FS牙齿矫正器精细调磨,并进行整形抛光。
[0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患者新的咬合关系,包括:
[0031]将椅位调整至与地平面呈45
°
,使患者保持头部后仰;
[0032]左手拇指和食指放置于患者上颌第一磨牙处,右手拇指和食指放置于患者颏部,向后推入,消除患者原始咬合关系;
[0033]利用蓝蜡记录患者新的咬合关系。
[00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获得的信息确定髁突的理想位置,包括:
[0035]将患者头骨的扫描成像导入三维外科设计软件;
[0036]结合头影测量与咬合关系,确定下颌骨理想位置,进而确定髁突理想位置。
[00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FS牙齿矫正器精细调磨,包括:
[0038]患者穿戴第一分体,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复诊;
[0039]加戴第二分体,模拟咀嚼活动片刻后,观察切牙磨点的磨损程度,判断切牙的引导线,对FS牙齿矫正器进行精细调磨;
[0040]患者咬红纸,再次试戴FS牙齿矫正器,确认FS牙齿矫正器与患者上下牙列的接触关系;
[0041]符合所需的接触关系,则停止精细调磨,未符合所需的接触关系,则继续精细调磨。
[004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43]1、本专利中,FS牙齿矫正器包括第一分体及第二分体,患者在治疗初期时,仅需穿戴第一分体,待患者颌位稳定且可重复地进行咬合运动后,再同时穿戴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有利于患者颌位的快速稳定,对髁突吸收具有显著疗效。
[0044]2、本专利中,通过设置由低耐磨材料制成的磨点,患者仅需短时间试戴,磨点便会
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医护人员可直接根据磨点的磨损程度,判断切牙的引导线,以更好地对FS牙齿矫正器精细调磨,精度更高,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治疗进度及治疗效果均得到大幅度提升。
[0045]3、本专利中,通过设置箭头卡环,使得FS牙齿矫正器能够稳固地固定于患者牙部,防止FS牙齿矫正器移动,保证其治疗效果。
[0046]4、本专利中,将头影测量与咬合关系相结合,从而确定下颌骨的理想位置,进而确定髁突的理想位置,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4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8]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FS牙齿矫正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分体在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0]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分体的前视图;
[0051]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分体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2]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分体在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3]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分体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4]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分体的俯视图;
[0055]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FS牙齿矫正器的截面视图;
[0056]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FS牙齿矫正器的在使用时的截面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一端面设有第一咬合槽,且所述第一咬合槽适配于患者上牙列轮廓,及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第一咬合槽的端面对应患者前牙部分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分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分体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二咬合槽,及所述第一分体远离所述第一咬合槽的端面设有第三咬合槽,所述第二咬合槽与所述第三咬合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咬合槽与所述第三咬合槽侧壁适配于患者下牙列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至少一卡合槽,且所述第二分体对应所述卡合槽处设有卡合凸台;所述卡合槽与所述卡合块限位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分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卡合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咬合槽对应患者后牙牙尖处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三咬合槽对应患者尖牙牙尖处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侧壁与切牙牙尖所呈夹角为70
°
,且所述第二凸块侧壁长度小于3mm;及所述第二咬合槽槽底为一光滑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咬合槽对应患者切牙切端设有磨点,所述磨点采用低耐磨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咬合槽深度不低于1mm;和/或所述第二咬合槽和所述第三咬合槽深度均不低于1m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FS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FS牙齿矫正器呈U型构造;和/或所述第一咬合槽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凌勇郑美里何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