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5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化工生产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合成氨装置中含有氨气的管道进行合并,通过公式Q=Av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焦炉煤气制LNG联产合成氨工艺的基本原理为:利用煤气中CO、CO2、H2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发生甲烷化反应生成气态CH4,通过深冷技术降温后分离出液态甲烷,剩余未反应完的H2与外界N2在铁基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NH3,NH3经过降温、冷却、闪蒸后送入产品罐外销。为保护催化剂,该工艺在甲烷化反应前对煤气质量要求较高,原料煤气需要经过粗脱硫后,进入氧化锌脱硫剂进行精脱硫,煤气总硫<0.1ppm后方能进行反应,粗脱硫装置中多采用氧化铁作为吸附剂。合成氨反应定期排出驰放气降低反应气体中的CH4含量,为提高纯度对液氨进行闪蒸,闪蒸汽与驰放气合并(统称为含氨尾气)后甲烷化装置循环利用。
[0003]现有的生产工艺存在以下问题:受前道工序种煤气质量波动影响,当氧化铁吸附硫化氢饱和后,煤气指标即出现含硫化氢超标的问题。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塔内氧化铁吸附剂需要立即更换,由此带来大量的检修、更换任务,以及衍生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合成氨装置中含有氨气的管道进行合并,通过公式Q=AvT

Pr/>’
计算出最大流量所需要的管路通径,将含氨尾气管路与粗脱硫塔进口管道相连;式中:
[0008]A为管道截面积;
[0009]v为管道内介质最大允许流速;
[0010]T

为温度校正系数,计算公式=(当下温度+273K)/273K;
[0011]P

为压力校正系数,计算公式=传输两端压力差/0.1,单位MPa;
[0012](2)对进口煤气含硫、尾气含氨的摩尔分数进行计算,按照氨硫比<1:1来控制含氨尾气流量,防止氨硫比过大,形成硫化铵流入水中,对生化系统细菌活性造成冲击;
[0013](3)控制粗脱硫塔内温度<40℃。
[0014]优选的,所述含氨尾气管路与粗脱硫塔之间保留路径距离>15m。
[0015]优选的,预留出至少5s的反应时间,保证含氨尾气与H2S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指气体在容器、管道内的停留时间,停留时视为发生反应。
[0016]优选的,所述含氨尾气管路上设有调节阀、流量计和取样口,为改造后的氨硫比控制提供硬件支撑;
[0017]优选的,由于氨与水结合是放热反应,因此工艺操作时需要关注粗脱硫塔内温度,
控制塔内温度<40℃,防止温度过高造成脱硫塔吸附H2S效果变差。
[0018]优选的,当粗脱硫塔内温度升高>40℃时,降低含氨尾气流量,调整塔内温度。
[0019]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包括粗脱硫塔、PSA吸附装置、精脱硫塔、甲烷化装置、液化装置、合成氨装置和闪蒸器;所述粗脱硫塔、PSA吸附装置和精脱硫塔依次连接;所述精脱硫塔与甲烷化装置连接;所述甲烷化装置与液化装置连接;所述液化装置与LNG储罐连接;所述合成氨装置与氨气冷却装置连接;所述氨气冷却装置与闪蒸器连接;所述闪蒸器分别与液氨储罐和火炬连接;所述闪蒸器通过氨尾气管道与粗脱硫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合成氨装置与氨尾气管道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氨尾气管道设有螺杆压缩机。
[0021]优选的,所述氨尾气管道为DN40管道。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专利技术将含氨尾气并入粗脱硫塔前,可以利用粗脱硫塔中煤气饱和水、游离水与氨气形成低浓度液氨,在粗脱硫塔前发生NH3+H2S+H2O==NH4HS
·
H2O的化学反应实现脱硫目的,利用硫化氢铵易溶于水的性质,将煤气中的H2S通过排污输送到脱硫系统以外,降低粗脱硫塔前的H2S含量,达到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检修频次的目的。
[0024](2)本专利技术氨气不进入甲烷化工序、深冷液化工序,可从根本上遏制甲烷化工序洗氨不充分,氨气进入冷箱造成氨冻堵的问题,每年可节约冷箱复温复工费用300万元/年。
[0025](3)若氨气进入火炬燃烧,会发生4NH3+5O2==4NO+6H2O反应,造成大气中NO污染,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氨气对空燃烧的环保问题。
[0026](4)通常为了回收氨气,会在液氨球罐旁增设“微动力氨回收装置”,此部分投资在100

200万不等,且每年还会产生约60万元/年的运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可免除该部分固定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0027](5)本专利技术控制氨硫比,通过理论计算确保氨硫比<1:1,既保证H2S与NH3之间的反应,又确保不会因为氨气NH3过量生成(NH4)2S,溶于水后对生化细菌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中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

粗脱硫塔,2

PSA吸附装置,3

精脱硫装置,4

甲烷化装置,5

液化装置,6

合成氨装置,7

氨气冷却装置,8

闪蒸器,9

火炬,10

LNG储罐,11

液氨储罐,12

氨尾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1
[0034]一种LNG联产合成氨中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装置,包括粗脱硫塔1、PSA吸附装置2、精脱硫塔3、甲烷化装置4、液化装置5、合成氨装置6和闪蒸器8;所述粗脱硫塔1、PSA吸附装置2和精脱硫3塔依次连接;所述精脱硫塔3与甲烷化装置4连接;所述甲烷化装置4与液化装置5连接;所述液化装置5与LNG储罐10连接;所述合成氨装置6与氨气冷却装置7连接;所述氨气冷却装置7与闪蒸器8连接;所述闪蒸器8分别与液氨储罐11和火炬9连接;所述闪蒸器8通过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合成氨装置中含有氨气的管道进行合并,通过公式Q=AvT

P

计算出最大流量所需要的管路通径,将含氨尾气管路与粗脱硫塔进口管道相连;式中:A为管道截面积;v为管道内介质最大允许流速;T

为温度校正系数,计算公式=(当下温度+273)/273;P

为压力校正系数,计算公式=传输两端压力差/0.1,单位MPa;(2)对进口煤气含硫、尾气含氨的摩尔分数进行计算,按照氨硫比<1:1来控制含氨尾气流量,防止氨硫比过大,形成硫化铵流入水中,对生化系统细菌活性造成冲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尾气管路与粗脱硫塔之间保留路径距离>15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预留出至少5s的反应时间,保证含氨尾气与H2S有充足的反应时间。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张满冀传玖张守强许保明李梦阳张宁栾树龙倪维龙亓斌刘峰刘玉斌杨文明沈传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