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55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包括:滤清器主体以及油路管道,油路管道包括第一进油组件以及第二进油组件,第一进油组件包括第一进油管、第一出油管以及第一卸油管,涉及过滤器外壳技术领域,其中,换向轴移动至中间位置时,进油油道分两路进入换向轴,其中一路进油油道进入两个滤筒过滤后进入到出油油道后汇合。另一路进油油道进入死腔,故此时机油油量全部通过第一个进油油道进入两个滤筒。泄油油道此时不工作。当换向轴转动时,此时两路进油油道分成两路后,第一个进油油道只与其中一个滤筒的滤前油道连通,流入滤筒过滤后进入滤后油道。第二个进油油道直接进入泄油油道,将机油流回油箱。将机油流回油箱。将机油流回油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过滤器外壳
,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

技术介绍

[0002]机油滤清器在润滑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进入机体内的机油精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保证机油的全部良好过滤是实现这一作用的基础。因此保证过滤过程中机油压力的稳定极为重要。
[0003]传统的带有换向功能的双联机油滤清器在换向手柄打在中间时两个机油滤筒同时工作,在换向手柄打在左边或右边时,只有单个机油滤筒工作,此时可对另一个不工作的机油滤筒进行更换。在换向手柄切换过程中,会引起进入滤清器的机油流量发生成倍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会引起整个柴油机系统机油压力的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滤清器的机油流量发生成倍变化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换向轴移动至中间位置时,进油油道分两路进入换向轴,其中一路进油油道进入两个滤筒过滤后进入到出油油道后汇合。另一路进油油道进入死腔,故此时机油油量全部通过第一个进油油道进入两个滤筒。泄油油道此时不工作。当换向轴转动时,此时两路进油油道分成两路后,第一个进油油道只与其中一个滤筒的滤前油道连通,流入滤筒过滤后进入滤后油道。第二个进油油道直接进入泄油油道,将机油流回油箱。
[0005]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包括:滤清器主体、油路管道以及过滤机构,滤清器主体,用于对机油进行转运;油路管道,其设置于所述滤清器主体的外侧,用于进行输油;
[0007]其中,所述油路管道包括第一进油组件以及第二进油组件,所述第一进油组件包括第一进油管、第一出油管以及第一卸油管,所述第一进油管、第一出油管以及第一卸油管均安装在滤清器主体的外侧。
[0008]所述第二进油组件包括第二进油管、第二卸油管以及第二出油管,所述第二进油管、第二卸油管以及第二出油管均安装在滤清器主体的外侧且与第一进油组件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进油管、第二卸油管以及第二出油管依次由顺时针布置,所述第二进油管靠近第一卸油管的一侧,设有第一卸油管以及第二卸油管,保证了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同时工作时,机油流量经过分配进入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在其中一个滤筒工作时,另外一半的机油量通过第一卸油管或者第二卸油管泄走,保证进入第一滤筒或者第二滤筒的流量不变;
[0009]所述滤清器主体包括滤清器外壳,所述滤清器外壳为中空结构,所述滤清器外壳的内部设有换向轴,所述换向轴为不规则的结构,所述换向轴共设有四个角,且均为圆弧状
结构,所述换向轴内凹在滤清器外壳内部,所述换向轴轴心处设有换向手柄,且换向手柄与换向轴为垂直结构,换向轴移动至中间位置时,进油油道分两路进入换向轴的内部,其中一路第一进油管进入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过滤后进入到出油油道后汇合,另一路第二进油管进入死腔,故此时机油油量全部通过第一个进油油道,当换向轴转动时,此时两路进油油道分成两路后,第一进油管只与第一滤筒的第二支管连通,流入滤筒外壳过滤后进入第一支管,通过第一支管进入到第一出油管排出,第二进油管直接进入第二卸油管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油管、第一出油管以及第一卸油管依次由顺时针布置,所述第一进油管位于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和滤清器主体相交处的锐角处。
[0011]优选的,所述滤清器主体的对称位置处设有过滤机构,其包括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通过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的设置,可以使得在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的作用下对机油进行过滤,所述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对称设置在滤清器外壳的两侧,所述第一滤筒包括滤筒外壳、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所述滤筒外壳下方一侧设有第一支管,所述滤筒外壳下方远离第一支管的一侧设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和滤筒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分别为进油支管以及出油支管。
[0012]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
[0013]1、本专利技术中换向轴移动至中间位置时,进油油道分两路进入换向轴,其中一路进油油道进入两个滤筒过滤后进入到出油油道后汇合。另一路进油油道进入死腔,故此时机油油量全部通过第一个进油油道进入两个滤筒。泄油油道此时不工作。当换向轴转动时,此时两路进油油道分成两路后,第一个进油油道只与其中一个滤筒的滤前油道连通,流入滤筒过滤后进入滤后油道。第二个进油油道直接进入泄油油道,将机油流回油箱。
[0014]2、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第一卸油管以及第二卸油管,保证了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同时工作时,机油流量经过分配进入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在其中一个滤筒工作时,另外一半的机油量通过第一卸油管或者第二卸油管泄走,保证进入第一滤筒或者第二滤筒的流量不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油滤清器第一滤筒以及第二滤筒工作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油滤清器第一滤筒工作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换向轴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滤筒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0]1、滤清器外壳;2、换向轴;3、第一进油管;4、第一滤筒;41、滤筒外壳;42、第一支管;43、第二支管;5、第一出油管;6、第一卸油管;7、第二进油管;8、第二卸油管;9、第二出油管;10、第二滤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002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清器的机油流量发生成倍变化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换向轴移动至中间位置时,进油油道分两路进入换向轴,其中一路进油油道进入两个滤筒过滤后进入到出油油道后汇合。另一路进油油道进入死腔,故此时机油油量全部通过第一个进油油道进入两个滤筒。泄油油道此时不工作。当换向轴转动时,此时两路进油油道分成两路后,第一个进油油道只与其中一个滤筒的滤前油道连通,流入滤筒过滤后进入滤后油道。第二个进油油道直接进入泄油油道,将机油流回油箱。
[002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的具体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滤清器主体、油路管道以及过滤机构,滤清器主体,用于对机油进行转运;油路管道,其设置于滤清器主体的外侧,用于进行输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放油功能的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清器主体,用于对机油进行转运;油路管道,其设置于所述滤清器主体的外侧,用于进行输油;其中,所述油路管道包括第一进油组件以及第二进油组件,所述第一进油组件包括第一进油管(3)、第一出油管(5)以及第一卸油管(6),所述第一进油管(3)、第一出油管(5)以及第一卸油管(6)均安装在滤清器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一进油管(3)、第一出油管(5)以及第一卸油管(6)依次由顺时针布置,所述第一进油管(3)位于第一滤筒(4)以及第二滤筒(10)和滤清器主体相交处的锐角处;所述第二进油组件包括第二进油管(7)、第二卸油管(8)以及第二出油管(9),所述第二进油管(7)、第二卸油管(8)以及第二出油管(9)均安装在滤清器主体的外侧且与第一进油组件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进油管(7)、第二卸油管(8)以及第二出油管(9)依次由顺时针布置,所述第二进油管(7)靠近第一卸油管(6)的一侧;滤清器主体的对称位置处设有过滤机构,其包括第一滤筒(4)以及第二滤筒(10),所述第一滤筒(4)以及第二滤筒(10)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王增法李佳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