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型电容器以及集成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48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成型电容器(5A)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2),每个电容器元件具有第一内部电极(8)和第二内部电极(9);外装体(12),在内部收容多个电容器元件(2);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3),设置于外装体(12)的外表面,与多个电容器元件(2)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第一内部电极(8)分别电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4),设置于外装体(12)的外表面,与多个电容器元件(2)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第二内部电极(9)分别电连接。多个电容器元件(2)中的至少第一电容器元件(2a)的第一外部电极层(3)具有在从其厚度方向俯视时从外缘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5)或者从外缘的一部分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5a)。部(15a)。部(15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集成型电容器以及集成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型电容器以及集成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在由纵横的槽分离为多个的导电体的至少单面设置阀金属多孔质部作为第一电极,至少在该阀金属多孔质部的表面设置电介质膜,在该电介质膜上设置固体电解质层,在该固体电解质层上设置集电体层,在上述导电体的一部分设置在内壁形成有绝缘层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设置与集电体层电连接且在第一电极的端子电极侧露出的作为第二电极的引出电极,在上述槽设置用于将第一电极、电介质膜、固体电解质层、集电体层以及引出电极分别分割为单独的电容器元件的绝缘部。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272957号公报
[0004]在固体电解电容器等电解电容器中,不可避免地在制造过程中在形成于作为内部电极的阳极的表面的氧化膜(电介质膜)产生膜的厚度较薄的缺陷部。因此,在缺陷部产生漏电流。在最坏的情况下,以缺陷部为起点发生绝缘破坏,而在使用中存在导致电容器破坏的情况。因此,为了在电解电容器的制造过程中修复缺陷部而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陈化处理。在陈化处理时,为了进行自我修复,需要对作为外部电极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施加电压。
[0005]在该情况下,针对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集成有多个独立的电容器元件的集成型电容器,需要对各个电容器元件的电极施加电压。在将集成型电容器内置于电子设备的基板的情况下,要求集成更多的电容器元件。具体而言,在多数情况下在一个集成型电容器中集成50~100个左右的电容器元件,在该情况下,也存在电压施加点为一百~几百处的情况。
[0006]上述的问题不限于对电解电容器进行陈化处理的情况,例如,由于在为了确认有无短路而对各种电容器施加电压的情况等下也同样地产生,因此可以说这是不限定于电容器的种类的集成型电容器共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对各个电容器元件的电极施加电压的集成型电容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对各个电容器元件的电极施加电压的集成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型电容器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每个电容器元件具有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外装体,在内部收容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分别电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二内部电极分别电连接。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至少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层具有在从其厚度方向俯视时从外缘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外缘的一部分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0009]本专利技术的集成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的工序,上述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每个电容器元件具有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外装体,在内部收容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分别电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二内部电极分别电连接;经由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的第一布线,将上述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彼此电连结的工序;经由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的第二布线,将上述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彼此电连结的工序;对上述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中的任意一个与上述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中的任意一个之间施加电压的工序;在上述施加电压的工序后,切断上述第一布线,将上述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彼此电分离的工序;以及在上述施加电压的工序后,切断上述第二布线,将上述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彼此电分离的工序。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容易对各个电容器元件的电极施加电压的集成型电容器。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容易对各个电容器元件的电极施加电压的集成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集成型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2]图2A是图1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a

a

剖视图。
[0013]图2B是图1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b

b

剖视图。
[0014]图2C是图1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c

c

剖视图。
[0015]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外部电极层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6]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外部电极层的另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7]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制造图1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8]图6是图5所示的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的d

d

剖视图。
[0019]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集成型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20]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制造图7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21]图9是图8所示的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的d

d

剖视图。
[0022]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集成型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23]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用于制造图10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24]图12是图11所示的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的d

d

剖视图。
[0025]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集成型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26]图14是图13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e

e

剖视图的一个例子。
[0027]图15是切断图14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第一布线之前的剖视图。
[0028]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集成型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29]图17是图16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e

e

剖视图的一个例子。
[0030]图18是图16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e

e

剖视图的另一个例子。
[0031]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制造图17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0032]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制造图18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0033]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集成型电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34]图22是图21所示的集成型电容器的e

e

剖视图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集成型电容器,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每个电容器元件具有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外装体,在内部收容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分别电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二内部电极分别电连接,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至少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层具有在从其厚度方向俯视时从外缘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外缘的一部分向内侧凹陷的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还具有第三外部电极层,上述第三外部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上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内部电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上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三外部电极层具有在从其厚度方向俯视时从外缘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的凸部或者从外缘的一部分向内侧凹陷的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还具有虚设电极层,上述虚设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和上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相邻的第二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内部电极电连接,上述第二电容器元件的上述虚设电极层与上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层相邻。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上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层具有上述凸部,在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在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层的上述凸部突出的方向的延长线上设置有激光吸收率比该凸部低的材料层。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在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层的上述凸部突出的方向的延长线上或者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层的上述凹部凹陷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延长线上具有下陷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上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内部电极或者上述第二内部电极配置为:在从上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层的厚度方向俯视时,与上述下陷部重叠。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上述外装体由激光透射率为90%以上的材料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上述外装体由玻璃构成。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上述外装体由树脂构成。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型电容器,其中,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分别是电解电容器。12.一种集成型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具备:
准备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的工序,上述电容器元件的集合体具备:多个电容器元件,每个电容器元件具有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外装体,在内部收容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一内部电极分别电连接;以及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上述多个电容器元件中的每个电容器元件的上述第二内部电极分别电连接;经由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的第一布线,将上述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彼此电连结的工序;经由设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的第二布线,将上述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彼此电连结的工序;对上述多个第一外部电极层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外部电极层与上述多个第二外部电极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朝彦高桥真理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