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43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钢板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护角上面搭建围堰,抽水机抽水,安置自流引水管引排水坑内的水;S2:切除横面和立面的破损钢板,凿除松散混凝土,在横面钢板破损部位上游切槽,立面钢板破损部位下游切槽;S3:立面新钢板的锚点位置确定,并安装在原先立面破损部位;S4:立面下游切槽填充环氧砂浆并养护;S5:超高性能混凝土填充凿除破损部位;S6:横面切化学灌浆槽并安装横面新钢板;S7:在横面上游切槽填充环氧砂浆并养护;S8:对横面新钢板进行化学灌浆,并对所有施工作业面涂聚脲层。涂聚脲层。涂聚脲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钢板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在泄洪洞处的钢板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让钢板锈蚀严重,容易使得钢板发生破损,钢板接触灌浆不密实,造成了钢板上游与混凝土接触部位密封不严,易出现混凝土破损,进而对钢板底部进行掏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通过在钢板底部增加环氧基化学灌浆材料对钢板与混凝土接触部位进行接触灌浆等方式进一步增加护角的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且对水坑中的液体进行抽排,保证修复区域能够进行干地施工。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在护角上面搭建围堰,对水坑中积水进行抽排;
[0006]S2:切除横面和立面的破损钢板,并清除松散混凝土,在横面钢板破损部位上游切出一个槽,立面破损钢板下游部位切出一个槽;
[0007]S3:立面新钢板的锚点位置确定,并安装在原先立面破损部位;
[0008]S4:将环氧砂浆填充在下游部位的槽中,并进行养护;
[0009]S5: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填充在横面破损部位,让混凝土从横面流到立面,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养护;
[0010]S6:在横面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表面安装钢板位置切出一个灌浆槽,钢板对应位置留置灌浆孔,并对横面新钢板进行安装;
[0011]S7:将环氧砂浆填充在原先破损部位上游的槽中,对环氧砂浆进行养护;
[0012]S8:对横面新钢板进行化学灌浆和后续的养护,最后对立面新钢板以及横面新钢板表面及施工作业表面涂聚脲层。
[0013]优选地,所述S1中将围堰移动到护角处,并固定安装在护角的一侧,围堰的高度为0.7m左右,且围堰处固定连接有抽水机,抽水机连接有数根自流引水管,通过抽水机将水坑中的水进行引排。
[0014]优选地,所述S2中所述横面钢板破损部位上游切出的槽,为宽5cm、深3cm的槽,立面破损钢板下游部位切出的槽,为宽3cm、深2cm的槽,横面钢板破损部位上游的槽与立面钢板破损部位下游的槽的长度均与其破损部位的长度一致。
[0015]优选地,所述S3中将立面新钢板的锚点与原先立面破损位部位的锚点对齐,把立面新钢板安装在原先立面破损位置,让新钢板与旧钢板安装在一起。
[0016]优选地,所述S4中将环氧砂浆填充在立面钢板破损部位下游的宽3cm、深2cm槽中,通过环氧砂浆将宽3cm、深2cm槽堵上,并需要与完好混凝土表面保持在同一个立面上,并等待环氧砂浆固化。
[0017]优选地,所述S5中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填充在横面破损部位,通过超高性能混凝土将横面破损位置堵上,填充好之后,通过超高性能混凝土自流到立面处,之后将横面上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抹平,让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原先的混凝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等待超高性能混凝土凝结。
[0018]优选地,所述S6中通过切割机将横面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表面切出一个化学灌浆槽,化学灌浆槽由横面破损位置从左到右时,右边有多个分叉,将横面新钢板进行安装,并安装在横面破损部位,通过横面新钢板将横面破损部位钢板更换。
[0019]优选地,所述S7中将环氧砂浆填充在横面破损位置上游宽5cm、深3cm槽中,将宽5cm、深3cm槽堵上,并需要与完好混凝土表面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并等待环氧砂浆固化。
[0020]优选地,所述S8中对横面新钢板进行化学灌浆的横面新钢板的表面有若干灌浆孔,灌浆孔立面有灌浆管,每个灌浆孔的间隔距离是一样的。
[0021]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切割机对破损的钢板进行切割,并将旧的混凝土进行凿除,将立面新钢板的锚点与原先立面破损位部位的锚点对齐,把立面新钢板安装在原先立面破损位置,保证位置的对齐,将立面新钢板与锚点进行焊接,让新钢板与旧钢板安装在一起,将环氧砂浆填充在下游部位的宽3cm、深2cm槽中,通过环氧砂浆将宽3cm、深2cm槽堵上,让环氧砂浆固化,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填充在横面破损部位,通过超高性能混凝土将横面破损位置填充,填充好之后,通过超高混凝土自流到立面处,之后将横面上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抹平,让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原先的混凝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等待超高混凝土凝结,将横面新钢板进行安装,并安装在横面破损部位,通过横面新钢板将横面破损部位钢板更换,将环氧砂浆填充在宽5cm、深3cm槽中,将宽5cm、深3cm槽堵上,并等待环氧砂浆固化,对横面新钢板进行化学灌浆,最后对立面新钢板以及横面新钢板表面进行涂聚脲层,将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封堵,完成密封。
[0023]2、本专利技术自流引水管的数量为多个,便于进行液体进行抽动,将水坑中的液体进行抽排,并将抽水机另一侧连接的软管对液体进行释放,将抽动好的液体释放在其他地方,防止在后续工作时,液体向下流动,且围堰的高度为0.7m左右,保证修复区域能够进行干地施工。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在破损部位的护角上面搭建围堰,并固定安装在护角的一侧,围堰的高度为0.7m左右,且围堰处固定连接有抽水机,抽水机连接有数根自流引水管,通过抽水机将水坑
中的水进行引排并将抽水机另一侧连接的软管对液体进行释放,将抽动好的液体释放在其他地方,防止在后续工作时,液体向下流动,且设置有0.7m左右的围堰,保证修复区域能够进行干地施工;
[0027]S2:通过切割机对破损的钢板进行切除,包括横面与立面的破损钢板,并打磨清除钢板的棱角和变形,使得钢板方便焊接,并通过电锤对混凝土进行凿除松散,对护角底部的基面进行清理,凿除原有混凝土,并采用切割机对横面钢板破损部位上游混凝土进行切槽,切除宽度约为5cm,采用电锤进行凿除,凿除深度约为3cm,在横面上游破损部位切出一个宽5cm、深3cm的槽,槽的长度与破损部位的长度一致,同样用切割机和电锤在立面钢板破损部位下游切出一个宽3cm、深2cm槽,槽的长度与破损部位的长度一致;
[0028]S3:立面新钢板的锚点位置确定,将立面新钢板的锚点与原先立面破损位部位的锚点对齐,优先选用与原有锚筋焊接的方式把立面新钢板安装在原先立面破损位置,让新钢板与旧钢板安装在一起;
[0029]S4:将环氧砂浆填充在立面破损部位下游的宽3cm、深2cm槽中,通过环氧砂浆将宽3cm、深2cm槽堵上,并需要与完好混凝土表面保持在同一个立面上,并对环氧砂浆进行养护,并养护至质地干燥;
[0030]S5: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填充在横面破损部位,通过超高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护角上面搭建围堰,对水坑中积水进行抽排;S2:切除横面和立面的破损钢板,并清除松散混凝土,在横面钢板破损部位上游切出一个槽,立面破损钢板下游部位切出一个槽;S3:立面新钢板的锚点位置确定,并安装在原先立面破损部位;S4:将环氧砂浆填充在下游部位的槽中,并进行养护;S5: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填充在横面破损部位,让混凝土从横面流到立面,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养护;S6:在横面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表面安装钢板位置切出一个灌浆槽,钢板对应位置留置灌浆孔,并对横面新钢板进行安装;S7:将环氧砂浆填充在原先破损部位上游的槽中,对环氧砂浆进行养护;S8:对横面新钢板进行化学灌浆和后续的养护,最后对立面新钢板以及横面新钢板表面及施工作业表面涂聚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围堰移动到护角处,并固定安装在护角的一侧,围堰的高度为0.7m左右,且围堰处固定连接有抽水机,抽水机连接有数根自流引水管,通过抽水机将水坑中的水进行引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横面钢板破损部位上游切出的槽,为宽5cm、深3cm的槽,立面破损钢板下游部位切出的槽,为宽3cm、深2cm的槽,横面钢板破损部位上游的槽与立面钢板破损部位下游的槽的长度均与其破损部位的长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钢板护角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将立面新钢板的锚点与原先立面破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宇飞李子奇张智张勇任莉萍欧娅玲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